TQF-10-ERM多用炉操作指南一、准备工作1、多用炉生产线周围,料车行走区域内不得有异物,生产线场地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消防器材必须放置在明显的位置。
2、工件进炉前应首先检查空炉温度,设定在900—930℃为宜,以免工件进炉造成降温过低。
3、将待处理工件,根据大小结构不同,装入专用或合适的料盘/料筐。
装炉量一般情况下以最大装炉量的70-80%为佳,最大不能超过1000Kg(为毛重,含料盘/料筐重量)。
然后送入清洗机清洗并烘干(见装卸料操作规程),或在回火炉里预热。
二、启动多用炉生产线的辅助设施1、接通主电源开关,检查电压值为380-400V。
2、启动循环水系统,使供水压力为0.2-0.3MPa。
3、启动压缩空气系统,使压缩空气出口压力为0.5-0.7MPa,主炉单机工作压力最小不得低于0.5MPa。
4、所有压力传感器必须设定在适当的工作压力上。
5、检查液化器/丙烷压力,使其出口压力为10-40KPa。
6、检查N2压力,使其出口压力为10-40KPa。
三、启动设备1、检查各限位开关是否准确可靠。
2、检查料车的运行状态及各停车位置是否准确无误。
3、确认设备处于启动前的状态(前炉门、内炉门关闭,外炉门处于外推状态,并有150㎜缝隙,淬火升降台处于上工位,炉链处于初始状态,各冷却水阀均处于打开状态)。
4、将油槽温度限制器设定在150℃,调节风扇及氧探头的冷却水流量,使其出水口水柱直径约为5-6mm,出水口水温为30-40℃为宜。
冷却水流量不宜过大,否则易使风扇及氧探头的水入口处出现温度过低,在对应的炉膛内壁易形成水冷凝。
5、调节淬火室炉壁冷却水的水流大小,观察出水口的出水状态为控水状态即可(一TQF-10-ERM多用炉操作指南旦调节好,以后不必再动)。
6、检查淬火油槽的油位,使其达到油标指定的油位,油位过低,必须及时添加。
7、接通控制柜上的主电源开关“Main switch”、控制电源开关“APT”(1=开0=关),待PLC正常运行后按故障复位按钮。
8、将加热器超温控制器设定在1050℃。
(根据使用工艺的最高温度)9、加热室超温监控的上限设定在最高工作温度以上20-30℃,通过按“报警关/灯测试”和“故障复位”按扭使超温保护起作用。
四、加热1、将主炉外炉门左侧操作面板上的加热室风扇开关设置在“2”的位置。
(1=关、 2=开、 ST=手动)2、通过TP170A触摸屏将加热室温度设置为100℃,保温1小时后,然后将加热室温度设置为250℃,保温4小时,以后每隔2小时将加热室温度提高100℃,直到850℃再保温1小时(整个加热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上升温速度仅适用于停炉时间很短(1-2天)的情况,如果停炉时间较长也可适当降低升温速度,即将每个保温时间延长。
℃850℃750℃1h650℃2h550℃2h450℃2h350℃2h250℃2h100℃4h1h冷炉升温过程示意图TQF-10-ERM多用炉操作指南3、打开液化气阀门,关闭外门,点燃排气口尾气长明火的点火烧嘴。
4、启动C/N(气氛)面板启动C/N面板须满足以下六个条件:※设备处于“on-line”(联机,即PC机与PLC建立通讯联系)状态;※炉温必须超过750℃(一般在850℃以上);※有氮气通入且流量浮子高于传感器;※尾气长明火已点燃;※压缩空气在规定范围内(不能低于0.5MPa);※液化气或丙烷供应正常;○1将控制系统设置在“联机”即“ONLINE”状态;将CO控制方式设置在“计算”即“Calculated”状态;将填料文档设置在“Manual”及“手动”状态。
○2打开丙烷管路上的手动阀。
○3打开氮气管路上的手动阀,使氮气流量计的流量在4-5m3/h。
○4将空气电动阀的开关设定在“AUTO”(自动)的位置。
○5将内炉门开关“Inner door”置于“1”开的位置,待内门打开后,再将外门开关“Outer door”置于“1”开的位置,待火帘点燃后,外门打开。
○6同时按下控制柜上的报警关/灯测试和复位按扭,并保持一段时间。
○7按下“保护气体开”按扭(“protactive gas ON”),并保持一段时间,此时如满足条件,电磁阀打开,空气鼓风机启动,调节丙烷流量(0.2-0.4m3/h),同时观察炉膛进气孔处有燃烧的火焰时,说明C/N面板启动成功,此时关闭内炉门和外炉门,C/N面板启动程序完成。
○8观察C/N面板上的各种介质的常规流量(设定好后不要随意再调整任何阀)。
氮气流量:4-5m3/h(启动C/N前充氮气的流量)丙烷常规流量:0.2-0.4 m3/h炉门打开时丙烷流量:0.3-0.5 m3/h氧探头参比空气流量:20ml/minTQF-10-ERM多用炉操作指南氧探头清洗时空气流量:80ml/min○9如果所需丙烷压力以及鼓风机压力低于设定值,15秒后C/N面板停止,并出现故障报警(“保护气开”按扭指示灯会闪烁,控制柜上的故障灯和模拟图相应指示也闪烁)此时可调节相应介质流量或调节设定压力,然后再重新启动C/N面板。
○10C/N面板突然关闭时的重新启动当出现以下五种情况时,C/N面板随即关闭,且相应指示闪烁。
※加热室温度降到750℃以下,“750℃延时Ⅰ”和/或“750℃延时Ⅱ”安全时间结束(大约1.5h后)。
※丙烷压力低于设定的下限或鼓风机空气压力低于开关的设定值。
※压缩空气低于外炉门压紧气缸压力监控的设定值(大约0.4MPa)。
※炉门打开时间过长。
※停电。
○11如果C/N面板具备启动条件,而且炉门也没有打开过,关闭间隔时间又不超过30分钟,则启动C/N面板不必打开任何炉门而只需直接按“保护气开”按扭和控制柜“故障复位”按扭即可。
如果时间超过30分钟,则设备必须先要仔细排气,才可按照C/N面板启动程序,重新启动C/N面板。
五、工件装炉(自动方式)1、将控制柜上的方式开关置于“操作”方式,运行工艺时不得随意改动。
2、通过计算机在相应的“菜单”中确定所要使用的炉号。
3、在TP170触摸屏上设置工艺时间21、22、27和28时间为15-30分钟(炉门安全和清洗淬火室时间),第一次设定后不得随意改动。
4、进入相应的“菜单”,调用对应的程序(见《装炉程序调用步骤》)。
程序调用且工艺时间21、22、27和28计完后,控制系统给出装料信号,铃响,“装料”“load”按扭亮。
5、通过装卸料车、传送料台将已清洗、烘干过的工件送往炉子外门,使装卸料车对准炉门,此时应特别注意料盘必须与料车中线对正且平行于料车两边,(两边间隙一样)!!!TQF-10-ERM多用炉操作指南6、按下装料“load”按扭,30秒后前门打开,用料车将工件装入加热室中,然后再次按下装料“load”按扭,前门关闭,热处理工艺程序自动进行。
六、工件由加热室传送到淬火室1、在工件由加热室传送到淬火室以前5分钟,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是否在规定压力范围内。
2、工件在加热室的程序执完成后,推进链首先空转半周,将热链导入非受力状态,此时内门自动升起,然后炉链将工件推送到淬火室,内门自动降下关闭。
3、对于工件在加热室到淬火室油冷而言,在工件淬火入油中之前,淬火油温度应达到工艺设定值,油热交换器启动时,油压为0.15-0.25MPa,水压为0.04-0.07MPa,设定好后不得随意调整。
七、工件出炉1、淬火室的程序完成后,炉子控制系统给出卸料信号(铃响,卸料按钮“Unload”亮)。
2、将装/卸料车开到待出炉的外炉门处,对准外炉门(车自动停止位置)。
3、按下卸料“Unload”按钮,火帘点燃,外炉门打开,用装/卸料车将工件从淬火室拉到装/卸料车上。
4、再次按下卸料“Unload”按钮,外炉门关闭,程序结束。
八、关闭炉子1、关闭C/N面板关闭C/N面板的必备条件※加热室的温度必须在750℃以上。
※尾气长明火必须处于工作状态。
○1用相应的手动开关打开内炉门、外炉门和前炉门。
○2关闭通向C/N面板控制系统管路上的所有手动阀门。
15秒后,C/N面板关闭。
故障指示灯和模拟图相应指示均会闪烁。
○3按下“保护气体关”“Protective gas off”按扭,C/N面板关闭。
○4将加热室风扇开关置于(“start”)手动的位置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加热室处于通TQF-10-ERM多用炉操作指南风状态,以吹出炉膛中残存的气氛。
○5观察并确认炉底板缝隙中及炉膛内没有火焰冒出时,关闭前炉门和内炉门,外门落在150mm的顶杆上,气缸在外推位置不要压紧炉门,然后关闭尾气点火嘴和火帘点火嘴,并把计算机设置为脱机状态。
2、停机○1关掉计算机电源和UPS电源。
○2关掉炉子保护气供应管路上的手动阀。
○3在TP170A接触屏上将加热室温度定为0℃,也可将超温监控温度设置为0℃,采用自然降温。
○4在TP-170A触摸屏上将油循环开关关闭,使搅拌电机停止工作。
○5当炉温降至200℃以下时,关闭风扇冷却水,将风扇开关置于“1”(关)的位置,使风扇电机停止工作。
○6关闭丙烷管路阀门,关闭压缩空气阀门,关闭氮气阀门。
○7关闭控制柜上的控制电源开关和主电源开关“Main switch”。
九、手动操作(调整方式)1、将控制柜上的方式开关置于“调整”方式,点燃尾气长明火,故障复位。
2、将升降台开关置于“2”时,升降台下降;将升降台开关置于“1”时,升降台上升。
3、将内炉门开关置于“1”,打开内炉门。
4、升降台只有处于上位,才可以对推进链进行操作。
5、将推进链开关置于“1”,推进链运行0—1/2。
6、将推进链开关置于“2”,且内门已经打开时,推进链运行1/2—1,到达原位后停止。
7、将内炉门开关置于“0”,关闭内炉门。
8、将外炉门开关置于“0”,关闭外炉门。
十、几种特殊情况及处理办法1、周末停产时的炉子状态TQF-10-ERM多用炉操作指南○1如果短期停产,在炉子中没有工件的情况下(一般指待料状态),可将加热室的温度设定在900℃,将碳势设置在0.4%C,空炉运行(联机控制)。
○2如果停产时间较长,待工件出炉后,可关闭C/N面板,然后将加热室温度设定在850℃(脱机控制),炉子外门落在顶杆上并保持外推状态。
2、停电及设备故障状态下炉中工件的处理※停电时最重要的是迅速启动备用水源,确保炉子风扇、氧探头冷却水供应。
○1停电时间少于20分钟,来电后计算机仍处于联机状态。
直接按下“保护气体开”(“protective gas ON”)按钮重新启动C/N面板,此时系统继续执行原程序,须由有关人员对执行程序做相应修改,以完成后续过程。
○2停电时间较长,工件停在加热室中,炉温降到750℃以下,计算机不要联机。
※此时应保证有足够的氮气通入,来电后若要将工件直接出炉时,可先在TP-170A 触摸屏上分别选择加热室工艺方式“1”和淬火工艺方式“1”(空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