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临沂市滨河景区总体规划-文本.

(整理)临沂市滨河景区总体规划-文本.

临沂市滨河景区总体规划文本规划总论 (1)第一章现状背景与资源 (2)第二章旅游客源市场 (2)第三章旅游发展战略 (3)第四章旅游开发规划 (4)第五章旅游分区开发 (4)第七章滨水景观建设 (7)第八章旅游活动策划 (8)第九章旅游线路设计 (9)第十章旅游商品规划 (10)第十一章旅游市场营销 (10)第十二章旅游基础设施 (11)第十三章景区防洪规划 (12)第十四章环境保护规划 (12)第十五章景区组织管理 (13)临沂市滨河景区总体规划文本规划总论一、规划背景进入新世纪,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大临沂、新临沂”的宏伟目标,成功争创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临沂市滨河景区依托城市建设,按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路,通过几年的城市建设努力,发挥出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临沂市城市旅游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滨河景区先后被水利部评定为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跻身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行列,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滨河景区自建成以来,实行市场化运作,发展滨河旅游业,先后公开招标了19处服务经营网点,成功举办了沂河广场艺术节、龙舟对抗赛、沂河沙雕艺术节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的称赞。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滨河景区,突出特色,提升景区综合效益,2006年5月,滨河景区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编制旅游规划,经招标专家综合评定,北京创新旅游开发中心中标,《滨河景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

二、规划范围景区范围包括沂河左岸自分沂入沭水道205国道桥至汶泗公路汤头桥、右岸自刘家道口闸至白沙埠的前石梁头村北,祊河自入沂河口至临沂城北外环路。

以上所属河段河道两岸堤防、道路及堤防内所有陆域、水域,滨河防洪工程建设的设施及橡胶坝,河道两岸堤防以外滨河防洪工程建设的部分;城市规划区内已列入滨河防洪工程规划的所属区域;沿河两岸堤防以外与管理范围相连接的区域200米范围,纳入滨河景区外围保护地带,总面积近6000公顷,水面3600公顷,蓄水量1亿立方米。

三、规划性质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的第1.0.3条的规定,“滨河景区”应该属于中型风景区。

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要求,滨河景区规划应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二个阶段进行。

考虑滨河景区作为景观河道在临沂市城市旅游中的特殊地位及其作为行洪河道的重要作用,规划的内容和性质又远远超出了风景名胜区的简单概念。

本次滨河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确定为旅游区总体规划。

四、规划分期为使本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保持一定的弹性,将规划时段选定为2008—2020年,分为近、中、远三期,具体规划年限分期如下:近期:2008-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五、规划依据1. 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2. 国家规范、法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03)《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200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03)《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03)3、地方法规及其他资料《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定》(2004)《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临沂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7)《山东省临沂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03)《临沂市滨河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06)《临沂市滨河景区百里健身长廊设计方案》(2007)《临沂统计年鉴》(2007)六、规划原则1、充分考虑行洪安全滨河景区区域的沂河河道与祊河河道均是行洪河道,在河道两岸以及滨水地带开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行洪安全问题。

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开发旅游。

2、与有关规划相协调(1)与城市规划相协调(2)与水利防洪规划相协调(3)与全市旅游规划相协调(4)与城市相关规划相协调3、充分利用河流二滩地积极消化利用河滩土地,立足内滩挖潜,建设休闲旅游设施,缓解紧张的城市休闲旅游用地。

4、打造滨水宜居环境尊重自然环境及地方历史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创造独具特色、品质一流的人居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一章现状背景与资源1.区位交通背景1.1地理位置优越临沂滨河景区位于临沂市区,整个景区贯穿临沂市区南北,沂河、祊河、柳青河三河在市区交汇,居于城市中心位置。

南起正在建设中的刘家道口枢纽,北至临沂城北外环,其中沂河左岸向北延伸至河东区汤头桥。

总长度100公里,汇水面积34平方公里,滩地面积15平方公里,整个区域形成一个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

具体位于东经118°21′~118°25′,北纬34°56′~35°4′。

1.2对外交通发达临沂地处鲁东南地区,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日东高速公路及327、310、205、206四条国道从区内穿越,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辐射本地与周边客源市场。

目前,临沂市形成了以一场(临沂飞机场)、二港(日照港、岚山港)、四纵(205、206国道、京沪高速公路、沂蒙公路)、四横(327国道、日东高速公路、文泗公路、兖石铁路)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

五年来,临沂市交通部门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55亿元,建成竹曲高速公路76.5公里,新改建国道678.8公里,县到市全部实现了“一小时生活圈”,即从各县县城都可以在1小时内到达临沂城区。

2.旅游资源现状2.1 滨河景区旅游资源滨河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由水体旅游资源、滨河沙滩资源、河中湿地、河中岛屿、滨河田野景观、市政水利设施景观、城市滨水休闲设施、滨水城市景观8个部分构成。

2.2 景区周边旅游资源距离景区较近的旅游景观资源有:人民公园、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盛能游乐园、王羲之故居、动植物园、汤头温泉、临沂国际影视城、新四军军部旧址,还有历史名人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算圣刘洪、大书法家颜真卿等都曾出生或活动于此。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吸引着大批游人。

艾山、汤山、寨山、册山、茶山、铁山等山体,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是市民健身、休闲的场所。

其中蒙山旅游区最为著名,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5年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3.旅游产业现状临沂市旅游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起点高,步子大,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目前临沂全市有景区31家,其中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11家。

临沂市旅游接待条件也不断改善,目前已有星级酒店56家,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13家,全市有旅行社发展到101 家,旅游接待设施完善。

2006年临沂市接待旅游总人数达1262.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80.65亿元,在山东17地市的旅游产业排名中位居第8位。

旅游业总产值相当于全市GDP的7%,已成为临沂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4.社会经济发展临沂市总人口1022.73万人(截至2006年末),为山东省第一人口大市,人口密度为595人/平方公里。

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00.47万人,占总人口的19.6%。

全市城镇总人口为320.93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2.9%。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1404.86亿元,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65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730.83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495.38亿元,增长18.3%。

三大产业比例为12.7:52:35.3,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国、地税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5%,同比提高0.74个百分点。

5.景区开发现状2003年,临沂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滨水生态城”的特色发展战略。

先后投资8亿元,在北起临沂城北外环,南到刘家道口水利枢纽范围内的沂河、祊河临沂城区两岸,修建了集防洪、蓄水、交通、观光、休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全长106公里的滨河大道,按照“以河为轴,两岸开发”的总体思路,开发建设临沂市滨河景区。

2007年,临沂市委、政府又提出了打造“商旅、书法、兵学、地热和水上运动‘五城’”战略构想。

其中的水上运动城所指的即是滨河景区。

目前已经开发了沂蒙精神广场、音乐灯光喷泉、小埠东橡胶坝景区、迎宾广场、沙滩浴场、滨河体育运动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第二章旅游客源市场1.客源市场分析1.1客源市场现状临沂市国内旅游市场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征:旅游呈发展趋势,接待总量较大,人均花费不高,旅游经济效益不明显。

临沂市海外客源市场游客总量较少,旅游花费较低。

随着临沂市城市功能的提升、综合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完善,市场营销力度的加大,海外客源市场将呈现飞越式发展,在旅游所占地位和比重将上升。

1.2地域结构特征从国内客源市场的地域空间结构看,主要集中于临沂所在的山东省和周边临近省市,如江苏、北京、河北、河南等。

从海外客源市场地域空间看,日本市场所占比例最高为32%,港澳台市场占24%,韩国占19%,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地区占临沂海外游客市场的3/4。

除东亚市场外,东南亚市场也占据重要地位。

远程市场如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均占据较低比例。

1.3客源市场特征目前,临沂客源市场主要有以下特征:●年龄阶层集中于中青年,即20~45岁,以城镇居民为主;●旅游方式以散客、自助方式为主,个人出游、家庭出游分别占27.8%和20.8%;●观光旅游约占56%,休闲度假占27%,商务、会议各占2.4%;●游客对自然山水、民俗风情、生态环境、红色旅游具有较高的兴趣;●游客多为一日游,省内游客占大多数。

1.4市场潜力分析对滨河景区而言,本地消费力度的提高,将对中高档的休闲、娱乐、度假类型的产品有更高的需求,将为其带来广阔的本地客源市场。

淮海经济带因地域空间靠近临沂,是滨河景区未来发展必须依托的主要市场,该经济带的经济水平目前已经达到了能大量出游的程度,是滨河景区发展亟待拓展的市场。

环渤海经济带是中国传统意义上重要的客源市场,该区域部分城市位于距离临沂滨河旅游区6小时车程范围内,适宜中长假休闲、度假活动,该区域的商贸客源也是滨河旅游区重要的拓展方向。

滨河景区所在的临沂与周边的日照等地形成的综合旅游目的地群,由于海滨度假、温泉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等的差异,对长三角地区游客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将吸引大量度假游客,而滨河景区依仗位居市区的优势,将获益于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