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不好的原因有什么
1.学习自觉性较差
初中生学习自觉性较差,缺少解题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动机好象是为了家长和老师,他们没有认识到学习本身的重要性和意义。
他们好象也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以他们
觉得是老师和家长在逼他们学习,于是他们学会做面子活,只是完全为了满足老师或家长
对自己的要求,比如:磨时间、做题时乱添答案只限制于为了完成老师或家长的任务,而
不愿花时间深入思考和练习、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时不注重步骤、过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学习意志薄弱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比较薄弱。
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一开始掌
握的知识不系统、不连贯,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而言,初中的数学教材更显逻辑性。
特别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
学的知识往往就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不好或未理解的话,
就会直接影响深一层次内容的学习,影响技能的形成,就会造成知识脱节,跟不上集体学
习的进程,在加在自身的毅力薄弱。
其结果往往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放弃数学的学习。
一
般表现在他们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的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继而是放弃。
遇
到问题不会积极思考,畏难情绪时有发生。
另外,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关心一般只限于思
想教育和物质满足,对于学生的意志,毅力,情感,耐力等教育都不够,因此孩子在数学
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不想办法克服,而是放弃数学。
3.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无兴趣或兴趣低
一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学好数学,导致基础不好,这是恶性循环的结果:基础不好
必然得不到好的成绩;成绩不好,会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没有学习兴趣,势必降低学习效率,使基础更加不牢固。
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使不感兴趣的学科越来越差,而成绩越差则
兴趣越低。
一部分学生还认为“学了没用”。
有些学生感到数学学了没用,既不能解决眼
下的问题,又对自己将来的“前途”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打不起精神来,往往以“得过
且过”宽慰自己,结果成绩变得连“过得去”也难以维持。
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
这也会导致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
4.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①粗心。
学生常常在简单的计算上出错,或把除号看成加号,加号看成除号;抄错得数;草稿随意写,桌子上写,书角上也写;不验算,不检查;书写不规范,例如将7写得像1;没有读题习惯,审题不细,这些都是造成错误率高的重要原因。
②边学边玩,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时专用。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常常将
孩子锁在家里,不让孩子出去玩。
其实这样不好,如果孩子觉得永远都是学习,永远没有
盼头,他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不高,甚至厌倦学习,慢慢地就会养成边玩边学的坏习惯,有
父母在的时候就装装样子,父母一不注意,他就偷偷地玩。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行为。
什么是
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向学生做了如下具体解释,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
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
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
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3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
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
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
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
解决在课堂上。
4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
“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
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5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
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6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
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7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
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
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
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
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
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8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
要环节。
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经常进行
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3、循序渐进,防止急躁由于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初中学生容易急躁,
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
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
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为什么初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
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③不听不记,思维懒惰。
有的学生不愿意记定律公式,例如,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法则、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公式等都不能熟记。
④思维单一,不能横向思考或纵深思考。
比如2/5表示什么意思呢?老师给了三个括号,一般同学只知道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5,表示这样两份的数,用2/5。
有少部分同
学能答出第二种含意:表示2除以5是多少,两个1/5是多少。
只有很少的人能答出第三
种含义:2的1/5是多少,把两个单位平均分成5份,取1份是多少。
5.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注不够
在同一个大班级下,学生的数学成绩有好,有中等,有差。
那么对每个不同层次的学
生来说,老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具体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班级中等水平的学生占多数,那么老师大多数时间只能关注到中等水平的学生。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也不大
愿意放更多的时间在他们身上,在加之他们本来数学成绩又差,自己已经放弃了。
那么最后,只能是永远也不能得到提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