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真题精解介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真题精解介绍

北京大学2013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从语言谱系来看,藏语属于语系语族;英语属于语系语族;阿拉伯语属于语系。

2. 和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基本关系。

3.仄声在古代汉语中是指,和。

4.从词的结构类型来看,“猩猩”属于,“星星”属于。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两句词句中用到了和两种修辞方法。

6.语言演变的特点是和。

7.从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上来看,俄语属于,日语属于。

8.请写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方法:苗赏刃虎9.指出下列汉字所属的四呼类型:日表熊孔10.请用国际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秋韵词学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

2.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是词汇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3.单纯词是由一个汉字记录的。

4.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充当谓语的。

5.发音时气流在共鸣腔中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叫浊音。

6.在济南话中,“天”的调值为213,与普通话上声的调值相近,由此可见,“天”在济南话中是个上声字。

7.“他个子高。

”是一个主谓谓语句。

8.修辞是从语言运用效果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不是语言的要素,因而跟语音、词汇、语法无关。

9.普通话“六”的韵母中包含韵头、韵腹和韵尾。

10.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

11.零声母音节就是指没有声母的音节。

12.在现代汉语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

13.“chun”和“qun”两个韵母的音节相同。

14.“zi”和“zhi”的韵母都属于齐齿呼。

15.一个词可能会有好几个反义词。

16.“太美了!”是形容词谓语句。

17.“撤回”是补充式合成词。

18.词由语素构成,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9.语体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体风格上,在用词上没什么差异。

20.《汉语拼音方案》的记音原则是“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普通话中,能和“j、q、x”构成音节的韵母属于()。

A.齐齿呼和撮口呼B.齐齿呼和合口呼C.开口呼和合口呼D.合口呼和撮口呼2.“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词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现象所反映的词义的主要性质是:A.概括性B.民族性C.模糊性D.客观性3.我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是()。

A.金文B.甲骨文C.陶文D.小篆4.“汗颜、冲凉”分别属于()。

A.方言词、外来词B.古语词、方言词C.古语词、外来词D.外来词、方言词5.下列各项中,韵母都是中响复韵母的是()。

A.结果B.追求C.漂亮D.高楼6.下列各组中,都是区别词的一组是()。

A.长期、潜在B.固有、生动C.民营、新颖D.精装、亲自7.汉语普通话中“盖儿”的音是()。

A.两个音节B.一个音节C.一个语素D.两个词8.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方面的变化。

A.语义B.语法组合规则C.语法聚合规则D.形态9.“给他一本书”中的“一本书”是()。

A.近宾语B.双宾语C.远宾语D.补语10.下列各组中,两个词词类相同的是()。

A.不但、假如B.从、仅C.也、及D.伟大、扩大11.下列属于会意字的是()。

A.卡B.燕C.亦D.猪12.下列词的意义变化途径不同的一项是()。

A.走B.金C.涕D.闻13.下列可以用来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是()。

A.不是…而是…B.不但不…反而…C.不是…就是…D.尽管…还是…14.一个词尾可以表示多个语法意义的语言属于()。

A.屈折语B.孤立语C.复综语D.粘着语15.音高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语言一般属于()。

A.汉藏语系B.印欧语系C.南岛语系D.阿尔泰语系16.语言的谱系分类属于以下哪种语言学派?()A.结构主义语言学B.转换生成语言学C.历史比较语言学D.传统语言学17.[g]和[k]两个音素()。

A.在英语里是不同的音位,在汉语里是相同的音位。

B.在汉语里是不同的音位,在英语里是同一个音位。

C.在汉语、英语里都是不同的音位。

D.在汉语、英语里是同一个音位。

18.都属于汉藏语系语言的是()。

A.蒙古语汉语维吾尔语傣语B.蒙古语汉语藏语满语C.壮语汉语瑶语傣语D.壮语藏语瑶语满语19.“天边升起一轮红日”这个句子是()。

A.连谓句B.存现句C.双宾句D.主谓谓语句20.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标准字体是()。

A.大篆B.隶书C.金文D.小篆21.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A.土话B.客家话C.客套话D.黑话22.下列各组字中,每个字都是形声字的是()。

A.伟、阁、体B.功、基、伍C.哀、街、花D.溢、松、相23.下列句子中,属于复句的是()。

A.只有小李去请,他才会来。

B.只有我自己的儿子,才信得过。

C.他不会因为你而改变决定。

D.无论谁,也不能阻止社会的发展。

24.每个词都跟“书本”结构方式相同的一组是()。

A.读者、花B瓣B.玉器、车辆C.纸张、枪支D.鹰犬、眉目25.下列句子中,属于连动句的是()。

A.他学会了射击。

B.妈妈上街买菜。

C.他一来就走。

D.我们沿着河边走着。

26.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

A.老师告诉我明天有考试。

B.父母希望孩子快长大。

C.他去伦敦学习。

D.老板派他去谈判。

27.下列句子中的宾语属于受事的是()。

A.我考研究生。

BB.他修钢笔。

C.我想存活期。

D.昨天下雨。

28.下列汉字中,声旁相同的一组是()。

A.闻、问B.臂、脏C.贼、坎D.玺、珏29.普通话声母zh、ch、sh出现的语音环境与j、q、x出现的语音环境()。

A.对立B.互补C.部分对立D.部分互补30.下列双音节中属于叠韵单纯词的是()。

A.蚯蚓B.匍匐C.望洋D.窈窕贰汉语应用能力(共40分)四.什么是声调?不同的声调怎么形成的?(10分)五.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文字?请举例说明。

(10分)六.判断改错题(10分)1.判断下列各词的释义是否有问题,若有请改正。

(1)鞋:足上所穿的履。

(2)营业: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

(3)偏僻:交通不便,也不热闹的荒僻地方。

(4)秀:表演,展示。

(5)戏迷:对于戏剧着了迷,称戏迷。

2.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问题,若有问题请改正。

(1)他忙里忙外,细大不弃,是个好管家。

(2)50年代每到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举行了游行。

(3)玛丽现在的梦想是运用自如汉语。

(4)下课了!我们干脆去食堂吃饭。

七.文言文阅读(共10分)1.请给下列古文标点(5分)孔子行道而息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馬子贡请往説之畢辭野人不聴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請往説之因謂野人曰子不耕於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説相谓曰説皆如此其辯也獨如嚮之人解馬而舆之説如此其無方也而猶行外物豈可必哉2.根据上段古文填空(5分)(1)“逸”的意思是(2)“辭”的意思是(3)“説”的意思是(4)“獨”的意思是(5)“必”的意思是叁汉语语言分析(30分)八.语法分析1.分析下面三个短语在结构和语法意义上的异同。

(1)死了三天了(2)等了三天了(3)挂了三天了2.分析下列歧义结构(1)照片放大了一点儿(2)反对的是他3.简要回答,为什么(1)可以说(2)不可以说?(1)喝酒以后,他的脸会马上红起来。

(2)喝酒以后,他的脸会连忙红起来。

答案一.填空题1.汉藏藏缅印欧日耳曼闪2.聚合组合3.上声去声入声4.叠音重叠5.比喻拟人6.系统性渐变性7.屈折语黏着语8.会意形声指示象形9.齐齿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10.[tɕʻiou55] [yn51] [tsʻɿ35] [ɕyɛ35]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 18.√ 19.× 20.×三.1.A 2.C 3.B 4.B 5.C 6.A 7.B 8.B 9.C 10.A 11.A 12.B 13.B 14.A 15.A 16.C 17.B 18.C 19.B 20.D 21.D 22.B 23.A 24.C 25.B 26.D 27.B 28.A 29.B 30.B四.答:能区别音节的意义的音高就是“声调”。

不同的声调是由调值、调类的不同造成的。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基本调值。

五.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记录音素、音节的叫属于表音文字,记录语素、词的属于表意文字。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具体表现为:汉字用成千上万个符号去表示或区别不同的语素、词的意义,这些符号都是由不同笔画构成的表意符号,汉语所用的表意符号有几万个形体;现行汉字体系中形声字最多,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实际上声旁本来也是表意字。

六.1.(1)有问题,“履”是鞋的一种,且是古汉语词,不能作为解释“鞋”的用语。

改为:走路时着地、穿在脚上的东西。

(2)有问题。

“营业”是动词,表示一种动作行为,但是释义部分为一名词性短语,应改为“经营业务”。

(3)“偏僻”是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属性,释义部分为名词性短语,表示处所,显然不正确。

应改为:交通不便,也不热闹。

(4)正确。

(5)释义不合适,“戏迷”指人,释义部分是个陈述,不是指称,应改为:对于戏剧着了迷的人。

2.(1)“细大不弃”用词不当,(2)“了”应删除,句子开始部分有“每到国庆节”,表示经常性的动作行为,(3)玛丽现在的梦想是汉语可以运用自如。

(4)“干脆”用词不当,应改为“立刻”。

七.文言文阅读1.孔子行道而息,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馬。

子贡请往説之。

畢辭,野人不聴。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請往説之。

”因謂野人曰:“子不耕於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説,相谓曰:“説皆如此其辯也,獨如嚮之人?”解馬而舆之。

説如此其無方也而猶行,外物豈可必哉?2.(1)奔跑(2)讲话(3)高兴(4)表示反问,岂,难道(5)一定八.语法分析1.都属于“动词+了+时量+了”的句法格式,内部层次构造相同,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也相同(动补式)。

其区别是:(1)死了三天了,其中的时量成分“三天”只指明“死”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

(2)“等了三天了”,其中的时量成分“三天”,只指明“等”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

(3)“挂了三天了”,其中的时量成分“三天”,既可以指明“挂”这一动作行为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也可以指“挂”这一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还可以指由行为动作造成的“事物存在状态”所持续的时间。

据此,以上三组动词各自具有的语义特征可概括为:“死”:[+完成,-持续,-状态]“等”:[-完成,+持续,-状态]“挂”:[+完成,+持续,+状态]2.(1)句(1)的歧义是内部构造层次不同导致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