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复习资料单选:1’×20 多选:2’×10 名词解释:5’×3问答题:5’×6 案例分析:15’名词解释: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管理目标和策略,在全面、系统与动态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的风险控制、风险融资、风险补偿的决策体系、方法与过程的总称。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合同: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再保险:再保险又称分保,是保险人将其所承担的保险业务分给另一个或几个保险人分担的保险。
投保人:投保人又称要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被保险人: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受益人: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保险价值:保险价值是指保险标的的商定价值,即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约定的保险财产的价值。
保险金额:保险金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最高限制。
财产保险:财产保险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财产与其有关利益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而遭受经济损失时给予补偿的保险。
人寿保险:人寿保险简称寿险,是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以生死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
保证:保证是最大诚信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
指保险人和投保人在保险合同中约定,投保人担保对某一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或担保某一事项的真实性。
保证是保险合同的基础。
物上代位:物上代位是指当保险标的因受保险事故大声全损或推定全损时,保险人在全额赔付保险金之后,即可取得对该保险标的的所有权,即代位取得对该标的的权利与义务。
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保险经纪人: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
保险公估人:保险活动当事人可以委托保险公估机构等依法设立的独立评估机构或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对保险事故进行评估和鉴定。
一、风险管理的程序(P20)(一)目标的建立:1.风险管理的总目标2.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1)损前目标:①经济目标,②安全系数目标,③合法性目标,④社会责任目标;(2)损后目标:①生存目标,②持续经营目标,③获利能力目标,④收益稳定目标,⑤发展目标,⑥社会责任目标。
(二)风险的识别:1.保单汇编分析,2.风险清单分析,3.流程分析,4.财务报表分析(三)风险的估算(四)选择对付风险的方式(五)计划的实施(六)检查和评估二、处理风险的主要方法(P24)(一)风险控制型处理方法1.风险回避2.损失控制3.风险隔离:(1)分割风险单位;(2)复制风险单位;(二)风险融资型处理方法1.风险自留2.合同转移:(1)出售;(2)租赁;(3)委托保管;(4)分包;(5)担保合同;(6)签订免除责任协议;3.通过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4.利用其他合约进行融资5.保险三、保险运行的基本要素(P38-42)(一)可保风险(二)多数人的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三)保险基金的聚集与投资运营(四)保险运行的法律基础(五)保险精算技术基础四、可保风险的条件(P38)(一)可保风险必须是非投机性风险(二)风险必须具有不确定性(是否发生、发生时间、发生原因与结果,不确定)(三)风险的发生是意外的(四)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五)风险的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五、保险的微观作用、宏观作用(P61)(一)保险的微观作用1.保障企业和家庭的财产稳定,减轻人们的不安情绪2.促进企业和家庭有效控制风险老师课件:1.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2.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3.有利于安定人们生活4.有利于受灾企业与时恢复生产5.提高企业和个人信用(二)保险的宏观作用1.保险是政府履行社会安全保障职能的重要手段2.保险可以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3.保险可以促进金融繁荣和金融稳定4.保险有助于活跃经济,促进贸易往来老师课件:1.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2.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3.有利于社会安定4.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六、保险的基本职能和派生职能(P58)基本职能:(一)经济补偿:1.分散风险;2.赔偿与给付派生职能:(一)资金融通:筹资和投资(二)社会管理:1.社会风险管理;2.社会关系管理;3.社会信用管理;4.社会保障管理七、保险合同基本条款包含的内容(P97)(一)保险人的名称和住所(二)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名称和住所(三)保险标的(四)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五)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六)保险价值(七)保险金额(八)保险费与其支付的办法(九)保险金额赔偿或给付办法(十)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十一)订立合同的年、月、日(十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八、保险合同的有效条件(P105)(一)合同主体必须具有保险合同的主体资格(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三)合同内容合法九、在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投保人与保险人要履行的义务(P107)(一)投保人:1.如实告知;2.交纳保险费;3.维护保险标的安全;4.风险程度增加告知5.保险事故发生的告知;6.出险施救;7.提供单证;8.协助追偿(二)保险人:1.承担保险责任;2.条款说明;3.与时签发保险单证;4.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再保险分出人保密十、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P128)(一)与赌博从本质上划清了界限(二)防止道德风险的产生(三)限制保险补偿的程度十一、近因的含义与近因原则的含义(P148)(一)近因:是指在风险和损害之间,导致损害发生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二)近因原则的含义是:在风险与保险标的的损害关系中,如果近因属于承保风险,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如果近因属于除外风险或未保风险,则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十二、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对哪些人具有保险利益(P133)1.本人2.配偶、子女、父母3.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抚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4.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十三、代位求偿权产生的条件(P154)1.保险标的的损失属于保险事故造成的,保险人应承担赔付责任2.保险标的的损失同时是由第三方的责任所造成,被保险人有权依法向责任方请求赔偿,但尚未依法提出请求而先依保险合同向保险人提出索赔3.保险人履行了赔偿责任此三个前提条件同时具备时保险人才能取得代位求偿权。
十四、在哪些情况下,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遗产(P94)被保险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1.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法确定的;2.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3.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的,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
十五、投保人违反了如实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P142-143)1.关于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对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不退保险费。
2.关于过失不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未告知事实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以退还保险费。
3.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
十六、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P151)补偿原则是指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通过保险赔偿,使被保险人恢复到受损前的经济现状,但不能使其因损失而额外受益。
补偿原则包含三层意思:1.无损失则无补偿,补偿须以损失的发生为前提;2.保险人所补偿的损失只能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即由于保险事故造成的保险标的的损失;3.保险赔偿以补偿实际损失为限。
十七、企业财产中保险中基本险的责任保险范围(P249)1.火灾2.爆炸:(1)物理性爆炸;(2)化学性爆炸3.雷击:(1)直接雷击;(2)感应雷击4.飞行物体与其他空中运行物体堕落5.保险人拥有财产所有权的自用的供电、供水、供气设备因遭受保险事故而损坏,并引起停电、停水、停气以致造成保险标的的直接损失。
6.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为抢救保险标的或防止灾害蔓延,采取合理的必要的措施而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以与被保险人为减少保险财产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
十八、企业财产保险中保险金额如何确定(P250)1.固定资产的保险金额(1)按账面原值确定保险金额(2)按账面价值加成数确定保险金额(3)按重置价确定保险金额(4)按其他方式确定保险金额2.流动资产的保险金额3.帐外财产和代保管财产的保险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