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根据国家煤矿文件精神;为强化煤矿安全基础,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的过程管控,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制定本方案。

第一条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一、组织机构组长: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常务副组长:安全副总经理副组长:生产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精煤公司经理、书记非煤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成员:安全副总工程师开拓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地质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总经理助理公司党委委员公司董事成员单位:生产职能科室生产区队地面生产单位地面生产单位车间班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安监站,办公室主任:安监站站长二、工作职责(一)组长职责1、组织制定和完善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关制度和实施细则;2、指导、协调各专业系统、各下属公司厂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进行监督考核;3、协调解决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4、研究解决各系统重大安全隐患的治理问题。

(二)常务副组长职责1、组织协调指导各专业系统、各下属公司厂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参与制定和完善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关制度和实施细则;3、督促领导组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4、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中,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销号信息的备案;5、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工作,拟定初步考核意见。

(三)副组长职责1、负责组织、协调本专业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组织本专业系统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整改督导、挂牌督办、验收销号;3、组织制定完善本专业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4、组织本专业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考核工作。

(四)成员职责1、负责定期组织开展分管专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专项检查活动,并督促落实;2、参与组织协调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督导、挂牌督办、验收销号;3、帮助基层单位解决隐患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公司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汇报整改情况;4、组织制定完善分管业务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和监督、考核工作。

(五)成员单位工作职责1、参与制定和完善本区队及车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关制度;2、排查生产作业前、中、后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或做到信息反馈。

3、现场组织整改落实上级部门及自检排查出的安全隐患。

(六)领导组办公室工作职责1、组织协调指导各专业系统、各下属公司厂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参与制定和完善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关制度和实施细则;3、督促领导组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4、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中,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销号信息的备案;5、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工作,拟定初步考核意见。

第二条安全生产隐患分级分类一、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一)重大隐患(15个方面)1、“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矿井全年原煤产量超过矿井核定 (设计)生产能力110%的,或者矿井月产量超过矿井核定 (设计)生产能力10%的;(2)矿井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有关标准规定的最短时间组织生产、造成接续紧张的,或者采用“剃头下山”开采的;(3)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不达标组织生产的;(4)煤矿未制定或者未严格执行井下劳动定员制度的。

2、“瓦斯超限作业”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瓦斯检查存在漏检、假检的;(2)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

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的;(2)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或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3)未进行区域或者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4)未按规定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5)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或者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不达标仍然组织生产建设的;(6)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7)使用架线式电机车的。

4、“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不能正常运行”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应当建立而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的;(2)未按规定安设、调校甲烷传感器,人为造成甲烷传感器失效的,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或者断电范围不符合规定的;(3)安全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恢复的,或者对系统记录的瓦斯超限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屏蔽的。

5、“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矿井总风量不足的;(2)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工作能力不匹配的;(3)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4)没有按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或者生产水平和采区未实现分区通风的;(5)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任一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未设置专用回风巷的,或者突出煤层工作面没有独立的回风系统的;(6)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7)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的;(8)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电、风电闭锁装置或者不能正常使用的;(9)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建设矿井局部通风不能实现双风机、双电源且自动切换的;(10)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建设矿井进入二期工程前,其他建设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没有形成地面主要通风机供风的全风压通风系统的。

6、“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建设的;(2)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矿井没有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和配备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的;(3)在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4)未按规定留设或者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的;(5)有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6)受地表水倒灌威胁的矿井在强降雨天气或其来水上游发生洪水期间未实施停产撤人的;(7)建设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没有按设计建成永久排水系统的。

7、“超层越界开采”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或者标高而进行开采的;(2)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而开采的;(3)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

8、“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首次发生过冲击地压动力现象,半年内没有完成冲击地压危险性鉴定的;(2)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未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的;(3)未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或者采取的防治措施没有消除冲击地压危险仍组织生产建设的。

9、“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未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建设的;(2)高瓦斯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不能有效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3)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生产建设的。

10、“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使用被列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者工艺的;(2)井下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者防爆等级与矿井瓦斯等级不符的;(3)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未使用专用发爆器的,或者裸露放炮的;(4)采煤工作面不能保证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的;(5)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

11、“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单回路供电的;(2)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3)进入二期工程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及水害严重的建设矿井,进入三期工程的其他建设矿井,没有形成双回路供电的。

12、“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批准,或者批准后做出重大变更后未经再次审批擅自组织施工的;(2)改扩建矿井在改扩建区域生产的;(3)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超出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的。

13、“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的,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生产经营单位将煤矿承包或者托管给没有合法有效煤矿生产建设证照的单位或者个人的;(2)煤矿实行承包(托管)但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约定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合同而进行生产的;(3)承包方(承托方)未按规定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的;(4)承包方(承托方)再次将煤矿承包(托管)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5)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或者井巷维修作业作为独立工程承包(托管)给其他企业或者个人的。

14、“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而进行生产建设的;(2)改制期间,未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生产建设的;(3)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而进行生产建设的。

15、“其他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没有分别配备矿长、总工程师和分管安全、生产、机电的副矿长,以及负责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2)未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3)出现瓦斯动力现象,或者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了突出,或者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0.74MPa的非突出矿井,未立即按照突出煤层管理并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的(直接认定为突出矿井的除外);(4)图纸作假、隐瞒采掘工作面的。

(二)一般隐患(其它方面)一般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A级、B级、C级隐患(一)A级隐患1、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3、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4、未按规定制定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计划或者未按计划检修;5、煤矿企业未制定井下劳动定员或者实际入井人数超过规定人数;6、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7、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8、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9、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10、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抽放瓦斯系统,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11、未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12、未采取防治突出措施;13、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14、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15、未按规定配备防治突出装备和仪器的;16、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米3/分钟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米3/分钟,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而未建立抽放瓦斯系统;17、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第(二)项规定而未建立抽放瓦斯系统;18、未配备专职人员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19、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安设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并发出声光报警;20、矿井总风量不足;21、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22、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22、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23、违反规定串联通风;24、没有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25、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26、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27、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构筑质量不符合标准、设置不能满足通风安全需要;28、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或者甲烷断电仪和风电闭锁装置;29、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30、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没有配备防治水机构或人员,未按规定设置防治水设施和配备有关技术装备、仪器的;31、在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32、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33、有明显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34、国土资源部门认定为超层越界;35、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进行开采;36、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开采的;37、擅自开采保安煤柱;38、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未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39、未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40、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未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的;41、高瓦斯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有效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42、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未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者观测点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未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性灌浆或者全部充填、注隋性气体等措施;43、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生产;44、开采容易自燃煤层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45、被列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工艺,超过规定期限仍在使用;46、突出矿井在2006年1月6日之前未采取安全措施使用架线式电机车或者在此之后仍继续使用架线式电机车;47、矿井提升人员的绞车、钢丝绳、提升容器、斜井人车等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48、使用非阻燃皮带、非阻燃电缆,采区内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49、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未使用专用发爆器的;50、采用不能保证2个畅通安全出口采煤工艺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按规定开采者除外)的;51、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矿井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52、单回路供电;53、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5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批准擅自组织施工;55、对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做出重大变更后未经再次审批并组织施工;56、改扩建矿井在改扩建区域生产;57、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超出安全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5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并批准而擅自组织生产;59、生产经营单位将煤矿(矿井)承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60、煤矿(矿井)实行承包(托管)但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载有双方安全责任与权力内容的承包合同进行生产;61、承包方(承托方)未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62、承包方(承托方)再次转包;63、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或者井巷维修作业对外承包;64、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进行生产;65、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人员进行生产;66、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进行生产;67、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没有专用回风井;68、未实行壁式开采;69、生产能力30万吨/年及以下矿井,同一煤层超过一个回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70、以掘代采;71、下井作业人员超过规定、未在井口挂牌明示;72、没有按核定生产能力配备相应数量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并持证上岗;73、一证多坑矿井超出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范围开采;74、主提升井兼作回风井无控制外部漏风措施、漏风超过规;75、井下作业人员未在具有四级以上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接受培训教育并考核合格定;76、超出安全生产许可证载明许可范围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