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轴与轴毂联接
指出图示传动系统中的轴各为什么轴?
Ⅰ
动力
输入
Ⅱ
动力 输出
Ⅳ
Ⅲ
Ⅰ-转轴 ;Ⅱ-转轴;Ⅲ-转轴 ;Ⅳ-传动轴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三、轴设计的主要内容
1.选择材料及热处理方式。 2.结构设计---轴上零件的安装、固定及其所需的倒角、圆角、键 槽等 3.强度计算---力学模型、弯扭拒图、定危险剖面、危险剖面的强 度校核。 4.刚度校核----计算细长轴、对刚度有要求的轴
(二)、半圆键
多用于轴端锥面 的辅助连接。传递较小的载 荷。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三)、斜键
1:100
1:100的斜度。工作面为上下面。
工作面
1:100
普通斜键
钩头斜键
普通斜键:工作时打紧,靠上下面摩擦传递扭矩,并可传递单向轴向力; 特 点 :适用于低速轻载、对中性较差,转动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变载下易松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例:传动比为i=5的齿轮减速器,高速轴轴端直径d1=20mm,低 速轴轴端直径d2=60mm,两轴材料相同,忽略摩擦,试分析用 许用扭应力计算时,哪一轴强度高?为什么?
1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解:由公式
d ≥ A03
P n
若不考虑摩擦,两轴所传功率相同,则:
d1
/ d2
=
(n2
动。钩头只用于轴端连接,如轮子在中间,使用普通斜键,且键槽应比键长2倍才 能装入。且要装安全罩 。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四)、切向键
两个斜度为1:100的楔键连接,上、下两面为工作面(打入)布置在圆周的切向 工作原理:靠工作面与轴及轮毂相挤压来传递扭矩
120° 1:100
t r
C×45° t
b b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键连接----为标准件连接方式。设计时,键不需画零件图, 只要会选择。 • 键选择的内容:
1)选键的类型 2)定键的尺寸 3)强度校核 (一)平键连接(工作面为侧面) 工作原理及特点----通过键的侧面受挤压传递载荷。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1、普通平键连接
A型平键 B型平键 C型平键
轴的刚度分为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弯曲刚度用挠度y和偏 转角θ度量;扭转刚度用单位长度扭转角度量φ度量。为了使轴 不致因刚度不够而失效,设计时必须根据轴的工作条件限制其变 形量 。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计算轴在弯矩作用下所产生的挠度y和转角θ的方 法很多。在材料力学课程中已研究过两种: 1)按挠度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式积分求解; 2)变形能法。对于等直径轴,用前一种方法较简便; 对于阶梯轴,用后一种方法较适宜。
为了保证轴上零件紧靠定位 面(轴肩),轴肩的圆角半径 r必须小于相配零件的倒角C 或圆角半径R,轴肩高h必须 大于C或R。即
错误
正确
L轴<b轮毂宽 r<C(R)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四)制造工艺 1.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单; 2.键槽尽量布置在同一侧; 3.轴颈尺寸尽量一致; 4.圆角半径尽量取同; 5.合理的倒角或圆角。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四、键连接的强度计算
1、失效形式
平键
普通平键---压溃、剪切 导向键和滑键--- 磨损
压溃
斜键---压溃 、磨损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二)平键连接的尺寸选择 •尺寸选择原则: 轴毂等强度。按照轴径d选择键的 结构尺寸。 •尺寸: b(键宽)× h(键高)×L(键长) L=(1.5~1.8)d(轴径)(不可过长或过短) L=B毂(轮毂长度)— (5~10) 标记:键b×L GB1096--79
M=√M
2 V
+M2H
(五)绘制扭距图T
(六)绘制当量弯拒图Mca
Me =√M 2 +(αT ) 2
α---折合系数。视τ的性质取值,一般对于单向运转的转轴,α取 0.6。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τ+ α=0.3
α τ0 α=0.6
τ- α=1
一般将单向运转的轴,其τ看成脉动 循环变应力,∴通常取α=0.6,只有在频 繁正反转时取α=1。
τ 频繁正反转---对称循环变应力τ--
根据第三强度理论:
σ ca =
σ 2 + 4(ατ )2 =
M 2 + (αT )2 ≤
(0.1d 3 )2
[σ − ]
[σ 0 ]
[σ + ]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二、轴的失效形式: 疲劳断裂 磨损 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和振动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 6-3 轴的设计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二)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1.轴肩或轴环 轴肩处 r < C或R
定位轴肩:h≥〔(0.07~0.1)d+(1~3)〕mm>C或R
¾ 轴肩由定位面和内圆角组成
b
D h r R
d D
h
C
r d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2.套筒定位 套筒定位可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一般用于两个零件之
间的定位,套筒不宜作的过长。
一、设计步骤
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 2、拟定轴上零件的布置形式和装配方案 3、初估轴径dmin 4、按照dmin+(3~5)选择轴承型号和尺寸 5、轴的结构设计 6、轴的强(刚)度校核 7、完成轴的零件图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二、初定轴径
(一)、类比法
参考同类机型,比较轴传递的功率、转速和工作条件 等初步确定轴的直径。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等直径的轴受转矩T作用时,其扭转角φ可按材料力学中的扭转变形公
式求出,即:
ϕ
=
Tl GI P
=
32Tl
Gπd 4
(rad )
式中:T为转矩,N·mm;l为轴受转矩作用的长度,mm;G为材料的切变模
量,MPa;d为轴径,mm;IP为轴截面的极惯性矩。
对阶梯轴,其扭转角φ的计算式为:
(二)、按扭转强度计算 dmin
T=9.55×106P/n N.mm τ T=T/w T w T ≈0.2d3
9.55 ×106 P τ T = 0.2d3 n ≤ [τ T] MPa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d ≥ 3 9.55 ×106 ⋅ P mm 0.2[τ T] n
令:A 0
=
3
9.55 ×106 0.2[τ T]
静应力
t 2、转动心轴
对称循环变应力σ-1 σ
对称循环变应力
t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二)、传动轴
•T稳定不变---静应力τ+ •T单向运转但载荷变化---变应力τ0 •T频繁正反转---对称循环变应力τ-
τ
静应力
变应力
τ
对称循环变应力
τ
t
t
t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三)、转轴
M 转轴
T
对称循环变应力σ-单向运转---脉动循环变应力τ0
σ ca
=
Me wM
=
Me 0.1d 3
≤ [σ −1]
σ ca =
M 2 + (αT )2
0.1d 3
≤ [σ −1]
MPa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七)计算轴的理论直径及危险剖面的强度校核
d ≥ 3 Me
mm
0.1[σ −1]
σ ca
=
Me 0.1d3
≤ [σ −1]
MPa
[σ-1]----轴的许用应力。查表6-2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四、轴的常用材料
碳钢—
普通碳素钢 Q235~Q255钢 优质碳素钢 30~50钢
合金钢—12CrNi2,20Cr,40Cr,18CrMnTi
合金铸铁;球墨铸铁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6-2 轴的应力和失效
一、轴的应力 (一)、心轴
1、固定心轴(轴不转动)----静应力σ+1 σ
三、轴的结构设计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6-4 轴毂连接
一、功用:传递扭距;固定和定位。
键 销 圆轴
平键 斜键 半圆键
A型平键 B型平键 C型平键
切向键
无预应力
紧定螺钉
轴 毂
方轴 成型轴
型轴
连
接
有预应力---过盈联接
材料性联接---粘、焊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三、键联接的类型、功用和工作原理 传递扭距;周向定位--限制轴上零件的周向运动,一般 不限制轴向运动。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6-1 概述 §6-2 轴的应力和失效 §6-3 轴的设计 §6-4 轴毂连接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 一、功用
§6-1概述
支承回转件 传递扭矩
或只具其一,或兼而有之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二、分类
1、按外形及结构分类: 直轴、曲轴、光轴、阶梯轴、实心轴、空心轴、凸轮轴等….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A型平键
B型平键
C型平键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2、导向平键—动连接。键和轴固联,轮毂(盘类零件)在轴上
作一定量的移动。
3、滑键---动连接。轮毂和键固联并沿轴作大距离的移动。
导向键
滑键
特点:装拆方便,对中性好,容易制造,作用可靠,多用于高精度连接。但只能 圆周固定,不能承受轴向力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2、按材料性质分类: 软轴、刚性轴
钢丝软轴
3、按承受载荷的性质分类: 心轴----只承受弯拒,不承受转距的轴。 传动轴----只承受扭距,不承受转拒的轴。 转轴----即承受弯拒,又承受转距的轴。
第六章 轴及轴毂连接
转轴
按载荷分:
心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