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 革兰氏阳性形成芽孢的细菌

21 革兰氏阳性形成芽孢的细菌

西南民族大学
抵抗力
本菌繁殖体的抵抗力不强,60℃30~60min或 75℃5~15min即可杀死。常用消毒剂均能于短 时间内将其杀死,如1:5000洗必泰或消毒净、 1/10000新洁尔灭、1:50000度米芬在Smin内可 将其杀死。对青霉素、链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及 磺胺类药物高度敏感,可用于临床治疗。在末 解剖的尸体中,细菌可随腐败而迅速崩解死亡。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Rod-shaped Bacterium (causes botulism) Clostridium botulinum (SEM x15,400)
西南民族大学
Rod-shaped Bacterium(causes botulism), Clostridium botulinum (SEM x12,800)
3·抗炭疽血清 系以弱毒菌苗对马或牛先进行 基础免疫后,再用强毒炭疽杆菌多次注射而制 成。此血清可用于治疗,或在发生炭疽的疫区 用作紧急预防。
西南民族大学
肉毒梭菌
本菌是一种腐生性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海洋 和湖泊的沉积物,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的肠道, 饲料以及食品中。此菌不能在活的机体内生长繁 殖,即使进入人畜消化道,亦随粪便排出体外。 当有适宜营养且获得厌氧环境时,即可生长繁殖 并产生肉毒毒素。人畜食入含此毒素的食品、饲 料或其他物品,即可中毒而发生肉毒中毒症 。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猪 的 咽 炭 疽
西南民族大学
人类对炭疽杆菌的易感性介于食草动物与猪之间, 一般通过接触病畜尸体材料或污染的畜产品, 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创伤感染而发生肠炭 疽、肺炭疽或皮肤炭疽。还可引发人类脑膜炎、 咽喉炭疽和毒血症等。 实验动物中小鼠、琢鼠、家兔和仓鼠均极易感, 大鼠则有抵抗力。
西南民族大学
3、保护性抗原 是一种胞外蛋白质抗原成分,分 子量83000,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亦可产生,为 炭疽毒素的组成成分之一,具有免疫原性,能 使机体产生抗本菌感染的保护力。
4、芽孢抗原是芽孢的外膜层含有的抗原决定簇, 它与皮质一起组成炭疽芽孢的特异性抗原,具 有免疫原性和血清学诊断价值。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芽孢的抵抗力特别强大,在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 活。需经煮沸15~25min,121℃灭菌5~l0min, 或160℃千热灭菌lh方被杀死。
西南民族大学
实验室干燥保存40年以上的炭疽芽孢仍有活力。 干燥皮毛上附着的芽孢,也可存活10年以上。 牧场一旦被其污染,传染性常可保持20~30年。 对于曾经掩埋炭疽兽尸的土地,必须加以 严 格控制。开垦后的头1~2年种植黑麦、三叶草 等植物,其根系能分泌一种杀死炭疽杆菌的物 质,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西南民族大学
免疫防治
炭疽痊愈动物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再次感染者很少。 抗炭疽血清也可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我国目前 应用的菌苗有两种。
西南民族大学
1、第Ⅱ号炭疽芽孢苗 系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首创,后经改进。方法是将强毒炭疽杆菌培养 于42.5℃,丧失形成芽抱的能力。再于35C培育 4~7d,使其形成芽孢的能力重新恢氢培育而成。
西南民族大学
低倍镜下炭疽杆菌菌落边缘呈卷发样西南民族大学
无毒或弱毒菌株形成稍小而隆起、表面较为光滑 湿润、边缘比较整齐的光滑 (S)型菌落。在血 液、血清琼脂平板上或在碳酸氢钠琼脂上,置 于5%CO2环境中培养,强毒菌株可形成圆形凸 起、光滑湿润、有光泽的黏液 (M)型菌落,无 毒菌株和类炭疽菌仍保持其粗糙型特点。在血 琼脂上一般不溶血,但个别菌株也可轻微溶血。
西南民族大学
此菌苗系将培养产生的炭疽芽孢,用30%甘油蒸馏 水混悬制成,有效期2年。适用于牛、马、驴、 骡、骆驼、绵羊、山羊和猪,一般不引起接种 反应。注射后14d即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一 年。
西南民族大学
2、无毒炭疽芽孢苗 是南非兽医研究所选育的 一株弱毒变种,失去了形成荚膜的能力。其残 余毒力较第Ⅱ号炭疽芽孢苗者强,可杀死小鼠 及部分豚鼠,使豚鼠及家兔发生明显水肿,但 不致死家兔。
西南民族大学
形态及染色特性
本菌多呈直杆状,仅解肮菌株有的可略弯曲。不 同代谢群菌株的大小有差异,C型和D型为 0.5~2.4um×3.0~22.0um,G型为1.3~ 1.9um×l.6~9.4um,解肮者为0.6~ 1.4umx3.0~20.2um,非解肮者为0.8~ 1.6um×l.7~15.7um。单在或成双,革兰氏阳 性。着生周鞭毛,能运动。芽孢卵圆,位于菌 体近端,大于菌体直径,使细胞膨大,易于在 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芽孢,但G型菌罕见 形成芽孢。
西南民族大学
微生物学诊断
1、镜检 2、培养 3、鉴定:生化及血清学
西南民族大学
间接血凝试验 此法系将炭疽抗血清吸附于炭粉 或乳胶,制成炭粉诊断血清或乳胶诊断血清。 然后采用玻片凝集试验的方法 (室温下作用 5min),检查被检样品中是否含有炭疽芽孢。 当被检样品每毫升含炭疽芽抱7.8万个以上时, 可表现阳性反应。
西南民族大学
协同凝集试验 此法可快速检测炭疽杆菌域病料 中的可溶性抗原,先准备含阳性血清的协同试 验试剂,将炭疽标本的高压灭菌滤液滴于玻片 上,再加1滴此试剂,混匀后,于2min内呈现 肉眼可见凝集者,即为阳性反应。
西南民族大学
串珠荧光抗体检查 Jensen和Kleemyer(1953)将 串珠试验与荧光抗体法结合起来,即将被检材 料接种于含青霉素0.051U/ml的肉汤中培养后, 涂片以荧光抗体染色检查。此法与常规检验的 符合率达到80%~90%,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 值。
西南民族大学
此菌毒力主要与荚膜和毒素有关,它们分别由 PXO1和PX2质粒所调控。在入侵体内生长繁殖 后,形成荚膜,从而增强细菌抗吞噬能力,使
之易于扩散,引起感染乃至败血症。
西南民族大学
炭疽杆菌所产生的毒素称为炭疽毒素,包括水肿毒 素及致死毒素两种,其毒性作用主要是直接损伤 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增强微血管的通透性,改变 血液循环动力学,损害肾脏功能,干扰糖代谢, 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感染性休克和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最后导致动物死亡。毒素由水肿因 子 、致死因子以及保护性抗原三种亚单位 (或 称因子)构成,三者单独均无毒性作用,只有PA 与EF或与LF结合时,才有致病作用,且EF与LF可 与PA发生竞争性结合。
芽孢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芽孢囊不大
于菌体。可形成荚膜。DNA的G+Cmol%为
32.2~33.9。在动物组织和血液中,此菌
单在或呈2~5个相连的短链,菌体矢直,
相连的两端平截而呈竹节状,围绕以丰厚
பைடு நூலகம்的荚膜。
西南民族大学
荚膜具有较强的抗腐败能力,当菌体因腐败而消 失后,仍有残留荚膜显示,称为"菌影"。在猪 体内的此菌形态较为特殊,菌体常弯曲或部分 膨大,轮廓不清。动物体内的炭疽杆菌只有当 暴露接触空气中的氧气之后,方能形成芽孢。
西南民族大学
2、 菌体抗原 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本菌细胞 壁及菌体内的半抗原,为d葡萄糖胺、d半乳糖 及乙酸所组成的多糖成分。该抗原与细菌毒力 无关,但性质稳定,即便在腐败的尸体中经过 较长时间,或经加热煮沸甚至高压蒸气处理, 抗原性不被破坏。常用的Asoli反应,加热处理 抗原依据在此。此法特异性不高,其他需氧芽 孢杆菌能发生交叉反应等。
西南民族大学
琼脂扩散试验 用来检查是否有本菌特异的PA产 生。具体方法是将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单个菌 落,连同周围和其下的琼脂一起切取,移填于 琼脂反应板上事先打好的孔中,与中央孔内早 于16~18h前滴加的抗炭疽免疫血清进行24~ 48h的扩散试验,阳性者有沉淀线。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应用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间接染色法和荧光抗体 间接染色法等,可检测动物体内的炭疽荚膜抗 体,供作追溯诊断或临床早期诊断。检测证明, 发病3d后即开始产生荚膜抗体,1周后大多数 转呈阳性反应,该抗体通常可持续9个月左右。
西南民族大学
培养特性 此菌为需氧菌,但在厌氧条件下也可生 长。可生长温度范围为15~40℃,最适生长温度 30~37℃。最适pH为7.2~7.6。营养要求不高, 普通培养基中即能生长良好。
西南民族大学
在普通琼脂上培养24h后,强毒菌株形成灰白色不 透明、大而扁平、表面干燥、边缘呈卷发状的粗 糙 (R)型菌落。
西南民族大学
于普通肉汤中培养24h后,上部液体仍清朗透明, 液面无菌膜或菌环形成,管底有白色絮状沉淀, 若轻摇试管,则沉淀物徐徐上升,卷绕成团而 不消散。在明胶穿刺培养中,细菌除沿穿刺线 生长外,四周呈直角放射状生长,整个生长物 好似倒立的雪松状。经培养2~3d后,明胶上 部逐渐液化呈漏斗状。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堆肥中的炭疽芽孢,需温度升至72~76℃经过4d 方才死亡。常用的 消毒剂是新配的20%石灰乳 或20%漂白粉作用48h,0.1%升汞作用40min或4% 高锰酸钾 l5min。炭疽芽孢对碘特别敏感 , 0.04%碘液l0min即将其破坏,但有机物的存在 对其作用有很大影响。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电镜下的炭疽芽孢
西南民族大学
在 培 养 基 中 , 此 菌 常 形 成 长 链 , 并 于 培 养 18 ~ 24h后开始形成芽孢。在普通培养基中不形成 荚膜,但若在血液、血清琼脂上或在碳酸氢钠 琼脂上,于10%~20%CO2环境中培养则形成荚 膜。在葡萄糖琼脂上生长的此菌,细胞内有不 能被复红着染的球状小体。
西南民族大学
抗原结构
已知本菌有荚膜抗原、菌体抗原、保护性抗原及 芽抱抗原4种主要抗原成分。
1、荚膜抗原 仅见于有毒菌株,与毒力有关。 由D谷氨酷多肤构成,是一种半抗原,可因腐 败而被破坏,失去抗原性。此抗原的抗体无保 护作用,但其反应性较特异,依此建立各种血 清学鉴定方法,如荚膜肿胀试验及免疫荧光抗 体法等,均呈较强的特异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