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基础测试试卷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基础测试试卷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
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
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
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
13.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到比喻修辞的一句(
A.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他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近,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含。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表示较长停顿,“/”表示较短停顿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6.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全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
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人之相与(交好崇山峻岭(高
C.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至,及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6.写出这首词的词牌:(2分
27.上阕“望”字,据文义,领起哪几句?(4分
答:

28.“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在全词中的作用是:(3分

2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
B.整治
C.高,长D .美好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
3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11.B 12.A 13.D。该项中把“万户侯”比作“粪土”,很显然是比喻。其他几项虽然有“般的”“如”“像”等比喻句中常用的词语,但都不是比喻句。
14.D。适:王维”改为“苏子”
17——20略21、现代雨巷诗人22.北宋东坡居士黄庭
坚辛弃疾豪放23、王右丞孟浩然诗中有画24. B。这种理解,与原诗的意境完全不符。25. A。参看其他选项的分析理解。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基础测试试卷
(测试时间:80分钟,分值:15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64分,每小题4分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A.遒(qiú劲遏(â止彷徨(fáng橘(jú子洲
B.彳亍(chì chù颓圮(tuí pǐ瓦菲(fēi寥廓(kuî
C.凄婉(wǎn火钵(bō惆(chïu怅岁月稠(chïu
(译文读古人文章时我叹息哀伤,不能在心里打个恰当的比喻。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感到欣慰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33、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与“人生”有关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交流。(共8分,每举一例得2分,意思对即可
D.喻之于怀(比喻其致一也(情趣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8.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17、看万山红遍,;,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8、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1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
臾,。挟飞仙以邀游,。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0、夫夷以近,;,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16.下列句子省略的内容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舳舻(相接千里
(王维举酒属客
B.(苏子与客纵一苇之所如
(小船凌万顷之茫然
C.浩浩乎(小船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苏子与客如遗世独立
D.(其声何其为然也
有志矣,不随(别人以止也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格2分,共26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二阅读《沁园春·雪》,完成26—30题。(15分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1.给下列各句划横线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6分
B.她彷徨在这只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C.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慢慢地。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苍苍:一片苍翠的样子。
答:。
30.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3分
答:
(三阅读《兰亭集序》语段,完成31-33题(17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3.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C.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D.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4、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参考答案:
1.A。huáng—fáng。
2.A(B举酒属客(zhǔ C壬rãn D愀(qiǎo然
3.A。竟—竞。4、C内涵5、C粪土/当年/万户侯6.B(A修:长; C化:自然;D喻:明白7.C(A趣-取;B冯-凭D悟-晤8.D 9.B 10.A。品味:仔细体会,玩味。品位: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灌注:浇注,注入(心血等。贯注:(精神、精力集中。揣摩:反复思考推求。揣测:推测,猜测。
三、文学常识填空:(每格2分,共20分
21、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时代著名诗人,《雨巷》是他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作
“”。
22、苏轼(1037—1101,(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并称苏黄;他的词
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40分
(一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24—25题。(8分,每小题4分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25.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9.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10.下列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⑴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⑵戴望舒把对“丁香姑娘”深厚的感情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⑶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和并称苏辛;他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苏轼在词方面开了一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