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异常处理
江苏省调《调度规程规定》:
电网输电断面超稳定限额运行时间超过1小时为电 网一般事故。 当电网输电断面超稳定限额时,应按以下原则迅 速采取措施降至限额以内: 增加受端发电厂出力并提高电压水平。 降低送端发电厂出力(必要时可切除部分发电 机组),并提高电压水平。 调整系统运行方式(包括改变系统接线等), 转移过负荷元件的潮流。 在受端进行限电或拉电。
接地系数
虚幻接地—判别方法
判别故障接地相的主要方法
运行条件 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欠 补偿)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过 补偿) 接地故障相 按正序,对地电压最高 相的下一相为接地相 按正序,对地电压最高 相的上一相为接地相
案例分析
某个中性点不接地的10kV电网,发生单相接地, 其电压表分别显示为A相电压为5.58kV、B相电压 为4.83kV、C相电压为7.23kV。 由于最高对地电压为C相,所以接地故障相为下一 相,即A相发生单相接地。
线路断线不接地的现象为:
小接地电流系统线路断线现象 断线线路母线三相对地电压不平衡,严重时接地 信号动作,消弧线圈动作,甚至产生断线谐振现 象。 负荷端反应为:一相断线时,高压侧缺相,低压 侧一相电压正常,两相电压为正常电压的一半。 大接地电流系统线路断线现象 断线相电流为零,有零序电流产生, 零序III段保护可能会动作 三相负载不平衡
在小雨,大雾或空气湿度较大时,对架空裸线绝 缘子污秽较严重的区域,由于线路对地绝缘普遍 下降,可能出现三相对地电压不平衡,造成变电 站单相接地信号动作,消弧线圈动作,类似于线 路不完全接地,此时,如拉停某些线路,对地不 平衡电压可能有所改善,但始终找不到故障线路。
虚幻接地现象的判别与处理 UCd max= 1.82 UX
培训科目小结
本章对线路异常及其分类进行了总结,并分别针对 线路过热、过负荷,联络线路潮流过载、非直接接 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带电作业时线路发生异常等 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针对每一种情况给出 典型案例,结合案例加深调度员对处理同类异常的 理解。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线路过热或过负荷的缺陷处理; 联络线潮流过限的处理; 小接地电流架空线路(或电缆)单相接地处理 带电作业线路异常的处理
带电作业线路异常的处理
带电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如遇雷电(听到 雷声、看见闪电)、雪雹、雨雾不得进行带电作业, 风力大于5级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用重合闸,并不 得强送电: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中有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作 业;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相间短路 的作业; 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需要停用重合闸 的作业; 严禁约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闸
当出现超过系统稳定的极限时 调度员应采取如下工作:
提高全系统特别是联络线附近的电压水平 保持同步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装置投入运行 系统有“弱联络线”时,可在“弱联络线”的受 端,装设联络线过负荷自动切除部分用户负荷。 当联络线超过动态稳定限额时,可根据系统备用 情况、天气情况,可能的运行时间等因素决定是 否限制负荷,除极特殊情况下均不能按静态稳定 极限运行。
案例三
案例三
如图,吉热甲乙线额定限值单回线700A,江北变 报吉热甲乙线过载,潮流由热电厂向江北变。 处理原则及步骤: 拉8#变的66kV侧7508开关; 令吉热厂合热桃乙线,令冷变拉开哈纸乙线; 降低6#、7#机的出力。
大小接地电流系统划分标准 大接地电流系统与小接地电流系统划分标准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线路对地电容电流的估算
对于电缆线路,电容电流可以采用下式近似估算 Ic=0.1UeL 对于架空线路,电容电流可以采用下式近似估算: Ic=(2.7~3.3)UeL/1000 其中: Ic :对地电容电流(A); Ue:系统额定线电压(kV); L:电缆或线路长度(km)。
大电流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
有效接地系统; 非有效接地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
大、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划分标准为: X0/X1<=4~5的系统属于大接地电流系统, X0/X1>4~5的系统属于小接地电流系统。 其中:X0为系统零序电抗,X1为系统正序电抗
单线接地查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单线接地查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0kV及35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系统 与正常系统一般不宜进行操作。一般不得将接地 点转移到非故障网络运行。 单相接地故障线路巡查,应深入到用户段高压设 备。 对单相接地的线路试送时,应考虑消弧线圈的补 偿电流,防止线路失电后出现接近全补偿现象。 操作线路柱上开关时,必须确认接地点不在所登 杆塔上
案例分析:线路超稳定极限
水溧4573线,溧方2Y34线线路超热稳定
常宜溧电网: 戚墅堰电厂 宜兴电厂 沙河抽水蓄能电厂 溧2Y34线 镇江南-常州 电网
水溧4573线 溧方2Y34线
案例二参考答案
1、戚墅堰电厂,宜兴电厂加出力 2、沙河抽水蓄能电厂改发电运行 3、将溧阳地区负荷转移至镇--常电网。 4、对溧阳地区实施限包括发电厂与系统间的联络线以及 系统与系统间的联络线)潮流越限主要有两种形式 超过联络线本身载流量允许电流值; 超过静态、动态稳定规定的数值。 联络线潮流越限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受端系统的发电厂减负荷或机组事故跳闸; 联络线并联回路的切除; 发电厂日负荷曲线分配不当(包括运行方式安 排不当); 调度人员调整不当等。
线路异常处理
线路异常处理
电力线路常见的缺陷和异常 电力线路的最大允许载流量 电力线路常见的缺陷和异常的危害 小接地电流系统线路常见的缺陷和异常的危害
电力系统线路的异常处理
线路异常及缺陷包括: 线路局部过热或过负荷; 线路潮流越限; 线路断股和断线不接地; 线路挂有异物; 绝缘子沿面放电和电晕放电; 小电流接地系统架空线路(或电缆)单相接地。
小电流系统的接地故障危害
1、由于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引起系统内某绝 缘薄弱点绝缘损坏,形成两点接地短路跳闸。有 时甚至造成主变跳闸。
2、因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造成电缆头,电缆 中间接头等绝缘薄弱点故障爆炸。
小接地电流系统 架空线路(或电缆)异常处理
单相接地故障线路的查找方法 变电所值班员应首先检查变电所内的设备。 拉开旁联开关,拉开电容器开关,对双母线双电源 并列运行的可用分排的方法,缩小寻找范围,但应 考虑母差保护及主变所带负荷是否过载,保持母线 电压在合格范围内。 无“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或停用)时,试揿重 合闸方法寻找。 重合闸不投的线路用试拉的方法寻找。 若线路全部试探后仍未查到接地故障,现场运行人 员应对母线及有关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采用 倒母线的方法检查母线系统
线路局部过热缺陷处理 线路局部过热原因: 最主要的是由线路连接点连接不牢靠,使该点电 阻增大,引起发热; 线路负荷超过线路承载能力,会引起某些薄弱环 节故障。 线路过热的主要危害是: 线路因过热(热胀冷缩)弧垂下降,造成对地或 其它物体安全净距不够,引起线路对地(或其它 物体)放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线路局部过热还可能造成过热点(一般为连接搭 头)断线(线路纵相故障),引起线路跳闸或缺 相运行,并且可能引起电网过电压。
当出现超线路本身载流量限额时 调度员应立即做如下工作
受端系统的发电厂迅速增加出力,快速启动受端 电厂的备用机组,包括调相的发电机快速改为发 电运行。 送端系统的发电厂降低有功出力,并提高电压, 必要时可适当降低频率以降低线路过负荷程度。 有条件时,改变系统结线,使潮流强迫分配。 当联络线已达到规定极限负荷时,在采取上述措 施仍过负荷时,受端切除部分负荷(或由专用的 自动装置切除负荷)
小电流系统的接地故障现象
预告信号铃响,接地单元所在“母线接地”光字牌 亮,“信号未复归”光字牌亮。 绝缘监察表的接地母线相电压一相降低,另二相升 高。金属性接地时,接地相电压为零,另二相升高 为线电压。 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消弧线圈电流表有指示, 金属性接地时表针指示最大。 如发生不稳定接地,则产生忽而接地,忽而正常的 重复性波动现象。 由于接地时系统中性点电压产生位移,PT开口三角 产生电压。若金属性接地时测量为100V,不完全接 地时小于100V。
单线接地查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单线接地查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线路上接有发电机时,试揿或试拉线路时,应 将发电机解列。 用重合闸试探线路线路开关重合不成时,值班 员应立即将开关合上。 未找到单相接地点(或接地线路)时,不得进 行闸刀操作(包括不允许切电容电流的负荷开 关及跌落式熔丝,小车柜),以防止闸刀拉故 障电流。
案例三
如图:变电所A 方式为T1带10kV 母线运行,T2热 备用,备自投启 用,此时10kV母 线电压显示A、C 相为线电压,B 相接近零。
案例三
处理步骤: 首先判断为单相接地故障,将T2转运行,母联 110开关拉开,判断10kV母线I段还是II段接地。 其次如确定为10kVI段母线接地,I段母线有L1、 L2、L3三条线路,根据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 寻找单相接地故障线路的方法查找确认 再次如确定L1线路单相接地,根据L1线路所带 负荷重要与否,采取立即停电还是继续运行二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