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路基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自贡市东部新城生态示范区一期工程PPP项目“两横两纵”道路工程路基填方强夯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四川星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6年10月20日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路基强夯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原则及依据1、编制依据⑴国家现行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路基施工设计图。

⑵《两横两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⑶《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⑷《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B33 T 904-20132、编制原则⑴施工总体布置体现确保质量,满足工期的原则。

⑵施工过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⑶遵循专业队伍施工,机械配套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设计要求2.1、工程概况自贡市东部新城位于自贡市中心城区东部,东临成自泸高速公路,北靠内宜铁路,西、南以釜溪河为界,整个新城跨越高新区、自流井区、大安区、沿滩区四个区域,规划总面积34平方公里,是自贡城市东扩和战略东进的聚集地。

根据自贡市城市总体规划及自贡城市总体“东进”战略发展目标,随着东环线与东盐都大道的通车,东部新城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起步区作为东部新城的先行先试区,肩负自贡城市发展腾飞之路,是自贡城市发展的方向。

本工程填方约300万立方,填土高度最高为31米左右。

由于本工程工期建设单位大幅压缩后工期较紧,路基没有规范要求的沉降期。

为了增强路基整体性及避免路面施工后沉降量超出设计允许值,按照设计变更图纸文件,需对填方高度大于6米的填方路堤进行强夯处理。

2.2设计要求及参数1)强夯应分层强夯,有软基处理的填方路段,从换填表面2-3米开始强夯第一层;没有软基处理的填方路段,填方填筑4米后开始强夯第一层,以后每隔5米夯击一层。

主夯、副夯、间夯夯击能量不小于3000KN.m,满夯夯击能量为1000KN.m 2)强夯采用先点夯(主夯、副夯、间夯)后满夯的顺序,夯点布置间距5m×5m梅花形布置。

主夯、副夯、间夯控制要求为每遍最后3击每击夯沉量小于等于5cm,达到要求后进行下一遍强夯。

3)夯锤质量为15t时,落距20米;质量为20t时,落距15米,保证夯击能为3000KN.m。

4)强夯影响范围为5米,注意周边5米内对建筑物的影响。

2.3工程数量统计“两横两纵”道路工程强夯统计三、强夯施工1、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研究技术文件和图纸中各项内容和要求,全面领会设计意图;对现场实地勘察,做好原始资料的进一步调查分析,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地方劳动力及材料状况,对施工队伍进行工前培训和技术交底。

1.2、人员准备:成立施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

表1、劳动力计划用表序工种人数备注1技术管理人员52测量人员123试验人员54安全人员65强夯机操作手66推土机操作手57压路机操作手58普工12合计561.3、机械准备情况见表2表2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装载机ZL50台10 2GPS台2 3自动安平水准仪NAL132台4(1)搞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临时设施及现场消防、保安设施等工作。

(2)工程测量和工程试验工作达到开工条件,安装调试所有施工机具。

1.6、施工进度安排1.6.1 施工进度安排原则总原则:“突出重点、统筹安排、注重安全、保证质量、确保工期”。

在总工期、关键工期的要求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各阶段施工进度。

组织均衡生产,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做到优质高效。

1.7、计划开竣工日期及总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10月3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7年4月30日。

2、强夯施工流程图3、施工方案及主要事项 3.1试夯在施工场地内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夯区,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夯点布置为梅花形,间距为5米,夯击能为3000KN ·M ,布置如下图:设定试夯区试夯确定夯击参数第一遍夯点放样第一遍点夯施工路基碾压整平达到要求后两遍点夯施工达到要求回填及整平满夯及碾压检 测下一道工序合格不合格①为主夯点②为副夯点点夯夯锤重量选择为20吨,直径2.35米,底面积4.52平方米,夯锤落高15米,单点最大夯击能为3000KN·M。

夯击就位时选择场地较为平坦的地方安放,确保机械施做时正常运行,点夯时由专人指挥夯锤的起落,夯锤初始落距以15米开始试夯,做好周围安全警示标志,夯锤落下后如出现倾斜情况及时回填片石调整夯锤。

现场技术员测量每次夯锤落距、夯锤下沉深度,做好记录,待达到最后3击每击夯坑沉量小于等于5cm时停止夯击,记录单点夯击次数。

根据试夯结果(见试夯报告),强夯施工按以下技术参数进行:①、主夯、副夯、间夯及满夯夯锤重量20T,直径2.35米,底面积4.34平方米。

点夯夯击能为3000KN.M,夯锤落高15米,低能满夯夯击能1000KN·M,夯锤落高为5米。

②、主夯、副夯、间夯每层各夯击一遍,主夯每遍每点夯击击数为9击,副夯每遍每点夯击击数为8击,间夯每遍每点夯击击数为7击。

③、低能满夯夯击一遍,每遍每点夯击击数为3击。

3.2夯点布设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桩,计算出场地纵横两向控制线的方位角,以控制桩之一为基准建立工程坐标系,工程坐标的纵横轴分别与场地控制线平行。

工程坐标建立时应按测量操作规程施工,并按测量复核制度进行复核。

根据工程坐标与原坐标的关系计算出平面图中各点的工程坐标值,然后利用GPS将各点测放定位,并在场地外设置施工保护桩。

控制桩应在四周浇注25㎝厚C20砼固定,并设置围栏保护,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干扰破坏。

按照设计要求全面布设夯点,间距5m×5m,梅花形布置,同时做好点位点号记录。

用白灰圈做好明显的标示,点位轴线用木桩标记,如需要点位可用红色塑料带标示。

强夯区域周边做好施工警戒,由专人巡视。

3.3点夯施工根据试夯得出的经验数据参数,做好施工安排。

点夯分主夯、副夯、间夯。

点夯采取跳跃式夯击,流水式作业。

尽量保证第一遍强夯完成后紧接着进行下遍强夯施工,以满足施工工期要求。

强夯注意事项:1)夯击点偏差不大于5㎝;2)强夯机械起重机臂杆部设置防止落锤时机架倾斜的辅助装置,配备自动脱钩装置。

3)夯击锤设置3个排气孔,保证通气畅通,以利于夯击时空气排出和减小起锤时的吸力。

4)强夯过程中,严格按规定和统一表格记录每一夯点的夯击过程的施工情况。

每夯一击均需用水准仪测出夯击点的夯沉量,每次测量时塔尺应位于夯锤正中位置。

5)当夯坑周边隆起时,应在夯点收锤时测量记录隆起量。

6)强夯施工时要切实注意安全,有专人统一指挥机台作业,夯击时所有人员应退至安全线外,各种机械设备施工前认真检查,确保性能良好,并有熟练的机械手操作。

3.4满夯施工满夯施工用锤直径2.35米,夯击能1000KN.M。

满夯施工要点:满夯按锤印搭接1/2夯锤直径,每遍3击,满夯为1遍。

3.5施工检测满夯施工完成后,立即用推土机整平,用压路机碾压密实,由检测实验室进行压实度检测,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4.1针对施工中的施工重点和难点,开展技术攻关活动,确保分项工程质量符合技术标准。

4.2技术及组织措施上严格把好五个重点环节。

4.2.1测量关:4.2.1.1组织全体测量人员在施工现场交接好平面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并实地复测、计算、检查是否无误。

4.2.1.2在确认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无误后,根据施工需要布设测量控制网和护桩,并做好桩的保护和明显标志。

4.2.1.3对分区边线、转角进行测量放样,钉出明显标志,确保各部位设计尺寸。

在施测和复核的方法上,采用极坐标与直观几何关系进行双向控制。

4.2.1.4作好各测量记录:在复核测量和各部的施工测量放线中,均做测量记录,签字齐全,并附有必要的施工简图。

4.2.2技术关:实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施工中的工序技术标准,分工负责,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4.2.3试验关:利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加强施工过程中自检工作,确保产品质量。

4.2.4操作关:严格按技术规范、设计要求和有关施工操作规程,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各工种必须持证挂牌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4.2.5检查关:积极配合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质检站的工作,虚心接受质量监督检查,切实做好“自检”与“终检”相结合的质量检查制度。

4.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努力实现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愈来愈使施工生产有秩序、有节奏的向前发展。

4.4充分利用晴天多完成任务,延长作业时间,做到人停机不停,倒班作业。

4.5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力,均衡组织施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4.6强夯施工作业,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按夯点间距布置放线,夯点误差小于5㎝。

准确量测夯锤提升高度,确保夯击能达到设计要求。

夯击时,夯锤对准夯击点位置。

夯点应有明显的标记和固定编号。

按确认的单点夯击能进行每个夯点的夯击,并记录每次夯沉量和总夯沉量,严格按收锤标准进行施工,遇特殊情况立即研究解决。

详细做好各夯点的夯击次数、夯沉量、夯击能等现场记录。

及时总结上一遍夯击的经验教训,为后续施工提出参考意见,使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第五章安全保证、环境保护措施5.1强夯施工应有固定的作业班组,现场管理和施工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坚持班前会进行安全教育。

5.2施工前应在强夯区采取隔离措施,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5.3起重机操作室挡风玻璃前,应设防护网遮挡。

5.4确保强夯设备使用中安全可靠,防止起重机吊臂在强夯时突然释重而产生后倾,当起吊过重时,宜在起重机上附加门架或支撑架,避免前倾。

5.5夯锤起吊后严禁操作人员从夯锤下方通过。

当夯锤上升接近脱钩高度时,起重车司机要注意观察,夯锤脱钩起重车要停止卷扬;夯锤脱钩如发生故障时,起重指挥人员必须立即发出信号,并将夯锤降落,判明原因后再进行处理。

5.6强夯一段时间后(一般在1000次夯击左右),起重机应进行保养,要检查机械设备、动力线路、钢丝绳磨损等情况,并着重检查调整回转台平衡钩轮与导轨的间隙,避免加大平衡钩轮的冲击负荷。

5.7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文件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组织施工。

5.8本工程四周空旷,2km范围无村庄。

主要环境污染源为噪声、油污,本工程无扬尘。

防噪声的措施是给柴油机戴上消声器,防油污的措施是严防夯机漏油。

5.9对现场垃圾的清理,均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及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处置;每月进行一次环境检查,发现污染源责令该区域环保负责人及时清理。

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布署。

对各组员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加强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及村民的沟通与联系工作,以便于指导施工,确保施工顺利第六章文明生产措施6.1、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