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管理制度

焊接管理制度

目录1、焊接工艺评定管理制度----------------TH焊管01-20122、焊接材料管理制度--------------------TH焊管02-20123、产品施焊管理制度--------------------TH焊管03-20124、焊接试板管理制度--------------------TH焊管04-20125、焊接返修及原材料补焊管理制度--------TH焊管05-20126、焊接检验管理制度--------------------TH焊管06-20127、焊工管理制度------------------------TH焊管07-2012焊接工艺评定管理制度TH焊管01-2012 1目的:保证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制造时所用的焊接工艺得到焊接工艺评定,并确保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的有序进行。

2范围:本厂生产热水锅炉、蒸汽锅炉、压力容器所用的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

3依据: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4评定对象4.1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产品评定对象4.1.1受压元件焊缝4.1.2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4.1.3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4.1.4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补焊4.1.5上述焊缝的返修焊缝5评定需求及数量的确定5.1工艺员针对产品图纸(施工图)将焊接接头按母材的种类、厚度、结构位置确定其所用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及其它焊接工艺,对实际产品的每个接头及采用的每种焊接工艺都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5.2对照原焊接工艺评定目录,查看原有评定适用范围是否能覆盖现有产品所用焊接工艺,如不能完全覆盖则由工艺员根据实际需求按所需项目提出增加新评定的需求,并编制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由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后下达到焊接实验室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6焊接工艺评定的程序编制预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评定试件----检验、试验----形成焊接工艺评定报告6.1《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由工艺员编制,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后下达到焊接试验室。

《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的内容应至少包括:预焊接工艺规程编号、评定标准、评定材料牌号、规格、接头形式、焊接方法、焊材种类、检验试验项目及标准及完成日期(应保证在用于产品施焊前完成)等。

6.2由焊接室通知生产部门加工试板,规格、尺寸按《焊接试板制做工艺规程》,数量由焊接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6.3 焊接室的焊接人员(应操作熟练)负责按《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工艺施焊,焊接检验人员对焊材、焊接设备、焊接方法、试板编号、材料代号、焊接参数、焊接人员、焊接环境等情况等进行记录并对外观进行仔细检查,最后施焊人员和检验人员在施焊记录上签字确认。

6.4 焊接检验外观合格后,对接试板由焊接检验员委托探伤室按JB/T4730 –2005进行100%无损检测II级合格,不合格允许返修,合格后出具无损检测报告交焊接室。

6.5 无损检测合格后如有热处理要求的应按《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及《热处理工艺规程》中的相关要求由焊接室委托进行热处理,合格后再由焊接室委托相应工序加工理化试样,理化试样加工数量、规格、加工要求按《焊接试板制做工艺规程》、《力学试样的下料、加工尺寸及保管制度》进行,理化试样加工完成后由焊接室填写试验委托书交理化室进行试验,试验委托书应签字齐全并注明试验项目及数量、合格标准、完成日期等要求。

6.6 理化室接到委托书后按委托单的要求对试件进行性能试验,并按相关条款做评定结论及出具试验报告,经理化责任师审核后转焊接室。

6.7 在评定的全过程中应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材料、试样编号、施焊钢印等的标记移植工作,评定试板的加工、焊接、检测、流转、委托、取样、试验等的流程见《力学试件的截取、加工与流转规定》、《焊接试板制做工艺规程》。

6.8 焊接室将所有资料、记录汇总,由焊接工艺员对施焊记录、无损检测报告、理化试验报告等资料填写的齐全性、完整性及所采用标准的正确性进行仔细审查如符合要求则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和焊接工艺规程(WPS)应当由制造单位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经过监检人员签字确认后存入技术档案。

并填入〈焊接工艺评定一览表〉。

6.9 焊接工艺评定技术档案应当保存至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焊接工艺评定试样应当至少保存5年。

6.10焊接工艺人员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工艺规程(WPS)或焊接工艺卡及焊接工艺规程等文件(经总工程师批准)用于指导实际产品的焊接施工。

6.11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发放、修订、回收、保管按《工艺文件管理制度》《技术文件修改管理制度》执行。

6.12 监检人员应当对焊接工艺的评定过程进行监督。

7.1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工艺评定7.1.1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共分五种:板状对接焊缝试件、管状对接焊缝试件、板状角焊缝试件、管与板角焊缝试件、管与管角焊缝试件。

评定对接焊缝焊接工艺时采用对接焊缝试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亦适用于角焊缝。

评定非受压焊缝时,可仅采用角焊缝试件。

试件的规格、型式见《焊接试板制做工艺规程》7.1.2 板状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管状焊件的对接焊缝,反之亦然;任一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所有形式的焊件角焊缝。

7.1.3 一般板状对接焊缝采取平位焊,管状试件采取水平转动或水平固定位置,板状角焊缝试件采取船形焊位置,管与板试件采取垂直固定位置。

除对焊接参数有特殊要求的焊接位置外,对任一焊接位置的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适用于其它焊接位置。

7.1.4焊接工艺因素分为重要因素、次要因素、补加因素。

施焊焊缝的重要因素改变时应重新评定;补加因素改变时需对冲击试验进行评定;次要因素改变时只需重新编制预焊接工艺规程或焊接工艺卡即可。

7.1.4.1母材类别评定规则(螺柱焊、摩擦焊除外):a)母材类别号改变,需要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b)等离子弧焊适用填丝工艺,对Fe-1~Fe-5A类别母材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时,高类别号母材相焊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该高类别号母材与低类别号母材相焊;c)采用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保护焊或钨极气体保护焊,对Fe-1~Fe-5A类别母材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时,高类别号母材相焊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该高类别号母材与低类别号母材相焊;d)除b)、c)外,当不同类别号的母材相焊时,即使母材各自的焊接工艺都已评定合格,其焊接接头仍需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e)当规定对热影响区进行冲击试验时,两类(组)别号母材之间相焊,所拟定的预焊接工艺规程,与他们各自相焊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相同,则这两类(组)别号母材之间相焊,不需要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两类(组)别号母材之间相焊,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也适用于这两类(组)别号母材各自相焊。

7.1.4.2组别评定规则(螺柱焊、摩擦焊除外):a)除下列规定外,母材组别号改变时,需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b)某一母材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同类别号同组别号的其他母材;c)在同类别号中,高组别号母材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该高类别号母材与低类别号母材相焊;d)组别号为Fe-1-2的母材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组别号为Fe-1-1的母材。

7.1.4.3根据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将焊制承压设备母材进行分类、分组见表1。

7.1.5改变焊后热处理类别需重新评定焊接工艺。

7.1.6除气焊、螺柱电弧焊、摩擦焊外,当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时,焊后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范围改变后要重新评定焊接工艺。

7.1.7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按表7或表8规定。

表7 对接焊缝试件厚度与焊件厚度规定(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横向弯曲试验)表8 对接焊缝试件厚度与焊件厚度规定(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横向弯曲试验)7.1.8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用于角焊缝焊件时,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不限;角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用于非受压角焊缝时,焊件的厚度不限。

7.1.9 a)当同一条焊缝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或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同的焊接工艺时,可按每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分别进行评定;亦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焊接试件,进行组合评定。

b)组合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用于焊件时,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但应保证其重要因素、补加因素不变。

只需其中任一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所评定的试件母材厚度,来确定组合评定试件适用于焊件母材的厚度有效范围。

7.1.10对于焊条电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和气电立焊等焊接方法完成的试件,当规定进行冲击时,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若T≥6mm 时,适用于母材厚度的有效范围最小值为试件厚度T与16mm两者中的较小值;当T<6mm时,适用于焊件母材厚度的最小值为T/2。

如试件经高于上转变温度的焊后热处理或奥氏体母材经固溶处理时,仍按表7或表8执行。

7.1.11其它相关内容详见NB/T47014-2011。

8支持性文件(1)焊接试板制做工艺规程(2)理化试验管理制度9质量记录(1)焊接工艺评定一览表 TH焊表-01(2)预焊接工艺规程 TH焊表-03(3)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TH焊表-04(4)焊接工艺评定试件施焊及焊缝外观检查记录 TH焊表-08(5)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工艺卡 TH焊表-25(6)换热管与管板焊接工艺附加评定报告 TH焊表-26焊接材料管理制度TH焊管02-2012 1目的:为加强对焊接材料各环节的控制。

2依据:《蒸规》、《水规》、JB/T3375、JB/T4730、JB/T47015-2011、JB/T47018-2011等。

3范围: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到的焊条、焊丝、焊剂等。

4职责:物流部负责采购、入库后的登记、保管、烘干、发放、回收;质保部负责进厂时的检验、复验及使用环节的检查工作;焊接责任师负责制定各环节的执行工艺。

5内容:5.1采购5.1.1按技术部门提供的或库房上报的采购清单中规定的焊材型号、标准、数量按<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进行采购。

5.1.2所有焊材应从公司审核过的合格供方采购。

5.1.3采购人员不得私自更改采购品牌及采购厂家,如果确实无法买到可向主管领导反映由其制定解决方法。

5.2检验5.2.1焊材入厂后由采购员填写报验单,注明材料名称、牌号、批号、产地、执行标准、供货厂家、数量、用途、到货日期、报检日期等并同材质证明书一起交材料专检员进行检验。

5.2.2材料专检员按报检单及《检验工艺规程汇编》等相关要求对质量证明书、材料实物进行检验。

材质证明书应内容齐全、正确、有效。

实物的外观质量及规格尺寸应符合相关制造标准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