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生物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生物

分卷I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在胰岛B细胞中先合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再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岛素(如图所示)。

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分子中的氢用于( )A。

形成―COOH和―SHB.形成―NH2和―COOHC.形成―SH和―OHD.形成―COOH和连接碳的―H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生活状态下的线粒体形态和分布时,常选用的染色剂是( )A.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B. 双缩脲试剂C。

健那绿染液D. 台盼蓝染液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B。

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C。

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有分泌功能D。

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4.在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需要用到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下列关于盐酸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B。

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 调节染色剂的pHD. 加速核蛋白的水解,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5.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细胞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6.在人体中既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的物质是( )A。

磷脂B.胆固醇C. 脂肪D。

维生素D7.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这是因为碳元素是生物体中( ) A.所含的能量最多B.最容易被吸收利用C。

所起的作用最大D. 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8.一棵桑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A. 细胞→个体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9.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C. 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10。

对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B。

磷脂双分子层是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 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内质网膜能转化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的化学组成完全相同11.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脂质的组成元素和糖类完全一样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欧文顿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C.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桑格和罗伯特森共同提出的D。

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13.科学家将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状况是( )A.单层排列B。

均匀稀疏排列C.双层排列D.均匀紧密排列14。

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最可能是( )A.自由扩散B. 主动运输C. 协助扩散D. 胞吞、胞吐15.根据甲、乙、丙、丁四幅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四幅图表示的都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B. 甲、乙、丙、丁四结构中都含有DNA和RNAC. 甲、乙、丙、丁四结构中都具有双层膜结构D.具有丁结构的生物一定具有乙、丙两结构16。

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 线粒体的能量转换作用C。

细胞保持完整性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稳定性17.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A. ①②B.②④C. ①③D. ①④18.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实验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含叶绿体小而少的细胞来观察B. 活细胞中,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静止不动的C。

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细胞来观察D. 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19.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

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排列紧密C. 木糖的浓度太低D. 以上三项都正确20.下图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 图中乙表示靶细胞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D。

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2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

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C。

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D.该实验的大致步骤顺序是:①取材→②水解→③冲洗→④染色→⑤制片→⑥观察22.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C。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D。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所以是控制中心23.下列对于生物膜模型建立的完整过程的认识,错误的是( )A. 科学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说或模型,用现象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B.一种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它能否与以后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能否很好地解释相关现象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完美无缺D。

随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的研究更加细致入微,有利于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功能24。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B. 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D。

细胞膜、液泡膜及细胞核25.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B. 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C。

细胞内的元素组成是相对稳定的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26.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下图所示.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

向右上方B。

向左上方C.向右下方D. 向左下方27.医生给患急性肠炎病人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目的是为了( )A.防止病人脱水,及时补充水分B.补充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物质C.供给病人全面营养D. 维持病人细胞渗透压平衡28。

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吸水力的变化是()A.由大到小B.由小到大C.吸水力不变D。

吸水力为029。

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成为不朽名句.请问此处和“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 )A. 叶绿体和细胞质B.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液泡D.细胞核和细胞质30.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A.没有载体参与B. 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D. 为主动运输3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每一种元素都有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作用B. 细胞内各种元素的含量是不变的C.除糖类外,细胞中的有机物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D。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虽含量极少,但其作用也是大量元素不可替代的32.细胞内完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B. 内质网C.高尔基体D.核糖体33。

构成月季和孔雀的主要化学元素有( )A。

C,H,O,N,P,FeB. C,H,O,S,N,PC. H,O,K,S,P,MgD.N,P,K,Ca,S,Zn34.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

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

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D。

观察含完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35。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 )A。

糖类和脂质B.糖类和蛋白质C.蛋白质和脂质D.蛋白质和核酸36。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片草原上的所有植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②①D.③②④37.如图是某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示意图,■、●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①、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膜中运输①的载体蛋白不能运输②B.氧气浓度越高,物质①的运输速度越快C。

温度越高,物质①的运输速度越快D. 物质①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38.如图中a和b表示两种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种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相同B。

b内可进行蛋白质的合成C.将肝细胞置于含有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放射性先出现在b中后出现在a中D. a与合成多糖有关,b与合成脂质无关39.下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核苷酸B。

若②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是磷脂C。

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4种D. 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40。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C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生命的核心元素B。

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C。

RNA分子携带大量的遗传信息,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糖原分子中贮存大量能量,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40分)41。

甲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

请结合两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4由________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__________等。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和结构与________(填数字)有关。

(3)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

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