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生物的分类方法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生物分类的必要性、生物分类概念及依据。
②尝试对植物和动物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生物的主要类群。
2.能力目标①通过分类活动,理解分类的基本技能。
②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③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激发学习生物分类学的兴趣。
②培养热爱生物世界的情感。
③通过做分类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同学们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怀。
教学方法及学情分析:生物的分类方法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知识,看似简单,但真正实施分类会有难度。
其实分类方法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如书籍的分类、商品的分类等,对学生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节教学内容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一种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按从大到小的分类顺序,对教科书中提供的各种生物依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本章教学内容包括“生物分类的方法”和“生物分类的单位”两部分。
是对前三章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有关内容的总结和延伸。
通过学生积极的观察、思考和实践,尝试根据一定的生物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同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为终身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基础。
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各种和分类方法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学生收集了生物分类方面的相关知识,学生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发言代表。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知识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可将其分为和。
2、可以利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称为。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包被,可分为和。
3、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是什么?4、给植物的主要类群从低等到高等排顺序学生回答:1、脊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2、种子植物、果皮、被子植物、裸子植物3、根、茎、叶、花、种子和果实4、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通过脊椎动物和无脊椎的区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为生物的分类方法埋下伏笔。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过渡语:走入超市或者是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在寻找目标商品时并不会觉得盲目,因为超市和书店的工作人员对众多的物品进行了归类摆放,节省了我们的时间。
地球上约有35万种植物和150多万种动物,它们有的形态结构相似,有的彼此千差万别,而面对自然界的众多生物市,我们如何更好地研究它们呢?学生回答:学生通过图片,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感受生活中物品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引申,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兴趣及好奇心,感受到生物分类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自主学习(10分钟)过渡语: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鲁南书城的书全部堆放在一起,我们要是想去买本生物资料还好找吗?你们想不想学好生物,那么我们就来先学会生物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知识点一:生物分类的方法过渡语:同学们,如果你要去超市买钢笔,你会去以下哪个区域买呢?如果想要了解方文蝶的生长发育和行为,你将从下列几本书中选择哪一种?能说一说理由吗?学生集体回答:文具区找一名学生回答:蝴蝶,因为《蝴蝶》中的蝴蝶内容多,有利于查找。
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完成知识点,锻炼学的自学能力、观察、总结能力。
服装体育用品文具区饮料区点拨:方文蝶是一种蝴蝶,所以选择《蝴蝶》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
例如你想去永安中学找你的好朋友,你是知道他的年级好找还是知道具体的班级好找?1、生物的分类实际上就是将归类。
2、对生物进行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的,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
知识点二:生物分类的依据3、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时,一般把生物的、、等作为依据。
4、被子植物的分类中,主要依据是、、、。
5、对动物进行分类,主要比较它们的、、。
6、对于细菌和真菌等其他生物,则需要根据其进行分类。
学习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答案:1、生物物种2、分类、相似程度、类别3、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心理特征4、花、果实、种子5内部结构、生理结构、外部形态6、结构特征通过自学的形式完成书本上的知识,初步的学会生物分类的方法。
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整合,锻炼了学生的归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12分钟) 过渡语: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分类的重要性,下面大家根据各种生物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将图中的生物进行分类。
(用多种方法)知识点三:尝试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观察图 2.41中的生物,比较它们的主要特征。
1、你将图中的生物分成了几类?主要依据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1、学生回答: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依据是是否可以自由运动学生回答:水生:鱼、藻类;陆生:银杏、向日葵、玉米、蕨类;空中生物:蝴蝶、鸟;水陆:海龟、青蛙。
(学生对海龟和青蛙是水生还是陆生有争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生物的分类有了基本的了解,通过进行延伸和巧妙启发,积极引导,共同总结,发布:你是如何分类的?1、展示你的分类成果。
2、说说你的分类方法和分类过程。
3、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试一试:尝试把下列植物①肾蕨②葫芦藓③卷柏④紫菜⑤莲花⑥水稻⑦草莓⑧银杏,进行分类,并填在恰当的位置。
(1)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水生植物;陆生植物。
(2)依据生殖过程是否产生种子可以分为:种子植物;无种子植物。
(3)依据形态结构,可以把它们分为五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小游戏:请你动手请把我们非常熟悉的书包里面的东西进行分类。
我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看谁的收拾的最好最快!每个小组拿出最好的,再进行评比,评出优胜者并展示书包。
争做妈妈小帮手回家后请你对自己衣柜的衣服进行大致的分类,或者帮助妈妈整理厨房,给调味品分分类。
希望你能给你的爸爸妈妈一个惊喜!知识小结:我们常常会按照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对它们进行分类一般依照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分类。
希望大家利用分类的方法好好学习,也把它融入到生活中。
(簸箕、台灯、烟灰缸、打火机、双面胶、椅子、螺丝刀)五组:按照材料分类为布料(衣服、鞋、手套)金属类(刀、锅、水杯、饮料、台灯)糖类(香蕉、苹果、橙子、面包、牛奶)塑料(打火机、双面胶、簸箕、牙刷)木头(烟灰缸)试一试:(1)①④⑤、①②③⑥⑦⑧(2)⑤⑥⑦⑧、①②③④(3)④、②、①③、⑧、⑥⑦每个学生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按小组评出做好的,通过举手表决的形式在讲台上评出前三名。
知,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主动知识的学习知识并应用到生活当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当堂训练巩固达标(5分钟)A类:1、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生物,生物学家会依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A、观察B、分类C、实验D、解剖2、根据哪一类特征可将种子植物和裸子植物()A、种子繁殖B、有无果皮包被C、花的结构D、根茎叶B类:3、下列各组动物划分为一类比较科学的是()A、蜜蜂、蜂鸟、蝙蝠B、鲸、娃娃鱼、鲫鱼C、青蛙、扬子鳄、龟D、蝙蝠、鲸、猫4、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为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
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①体温是否恒定②是否有脊柱③卵生还是胎生④水生还是陆生A、①或②B、②或③C、③或④D、①或④C类:5、依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可将动物分为哪两大类()A、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B、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C、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D、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6下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在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因为它的叶只有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它的生存受到威胁。
(2)D和F的不同是。
(3)对它们进行分类的时候,应考虑植物的哪些特征?。
(4)你能把以上植物所属的类群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吗?。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1、B2、B3、A4、B5、A6、(1)DEF、ABC、B、一(2)D种子外无果皮包被(3)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
(4)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保持课堂安静,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自主学习,锻炼自学能力,独立解决学习目标。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A B C D E F板书设计:反思: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设计中大量的采用由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锻炼了查找、收集资料的能力,收集资料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集体作用,培养了合作精神。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设置疑问,展开讨论,于讨论中明晰知识,准确把握生物学概念,培养了科学严谨性。
知识点通过讲练结合,重点内容知识点拨,将知识点落实到位,能从书本获得的要由学生去自主获取,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其去伪存真,去粗留精。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指导,在关键性问题上指引探究方向,控制教学进程,总结归纳知识,纠正探究过程中的偏差,而不是干涉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资料和信息往往只是停留在收集层面,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不强,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对信息进行一定的科学认识和理性思考能力。
同时,资料的收集要进行分工,不然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和造成资料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