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子课件-《公路概论》-B12-9748 课题一 公路平面线型
电子课件-《公路概论》-B12-9748 课题一 公路平面线型
2
曲线长:L R
180
外距: E R(sec 1)
2
超距: D 2T L
式中: R—圆曲线半径(m);
α—转角(°)。
圆曲线元素
模块二 公路路线
3.缓和曲线
(1)缓和曲线的特点 定义:缓和曲线是曲率连续变化的平曲线。 特点:适用汽车行驶轨迹,缓和汽车运动状态的突 变,有利于驾驶员转向操作,且线形过渡顺畅、美观 等。
a)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b) 绕中间带的边缘旋转 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有中间带的公路超高过渡方式
模块二 公路路线
P—圆曲线的内移值;
q—圆曲线切线增长值;
β—缓和曲线角;
Th—切线长; Lh—曲线长; Eh—外距; Dh—切曲差。
缓和曲线图模块二 公路路线二、平面线型的常见组合形式
平面线形组合形式主要有基本型、S型、卵型、凸 型、复合型和C型六种。
模块二 公路路线
1.基本型
定义:平面线形的基本型是指平曲线部分按回旋线— 圆曲线—回旋线的顺序组合的形式
5.复合型
复合型是指将两个以上的同向回旋线在曲率相等处相 互连接的组合形式。
复合型
模块二 公路路线
6.C型
C型指两同向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连接(即连 接处曲率为0,R=∞ )的组合形式。
C型
模块二 公路路线
三、平曲线的超高
1.超高和全超高的概念
(1)超高 定义:为使汽车行驶安全、 舒适、平稳,当圆曲线半径较小 时,将公路弯道处的路面做成外 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形式称 为超高。
模块二 公路路线
公路平面线型图
模块二 公路路线
1.直线
直线是公路路线距离最短的路线,施工简单,工程费
用及运营费用低,因此,在公路线形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直
线,但过长的直线并不利于汽车行驶。
直线长度参考值
设计速度(km/h)
100
80
60
40
最大直线长度(m)
2000 1600 1200 800
最小直线长度 同向曲线间 600
480
360
240
(m)
反向曲线间 200
160
120
80
模块二 公路路线
2.圆曲线
(1)圆曲线的半径 优点:易与地形相适应、线型美观、简捷、易于测设 等,是平曲线中的必要线型要素
圆曲线
模块二 公路路线
离心力C公式为:C mv 2
R
离心力与圆曲线半径成反 比,所以,有条件时尽量增 大圆曲线的半径,以减小离 心力,使汽车在曲线上行驶 更平稳、更安全。
模块二 公路路线
课题一 公路平面线型
1.了解平面线型的有关概念及组成; 2.熟悉平曲线超高、加宽设置的相关知识; 3.熟悉平曲线的有关概念及平面线型的常见组合类型; 4.能够根据公路平面线型图认识公路线型名称及组合类型; 5.能够根据平曲线的超高及加宽图认识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
模块二 公路路线
公路路线由平面线型、纵断面线型、横断面线型组 成,因此公路路线是一种三维空间体。公路平面线型的 好坏直接影响着交通安全、公路的美观与顺畅。
模块二 公路路线
(2)缓和曲线的线型 缓和曲线应采用回旋线线型形式。
回旋线的基本公式为:rl A2。
式中: —回旋线上某点的曲线半径(m); —回旋线上某点到其原点的曲线长(m); —回旋线参数,表示回旋线曲率变化的缓急程度(m)。
模块二 公路路线
(3)设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元素
平曲线中设置了缓和曲线后,包括以下元素:
模块二 公路路线
a)平原公路
b) 山区公路 公路平面线型
图中公路线型中平面线型要素包括哪三种?属 于哪种平面线型组合类型?
模块二 公路路线
一、平面线型的组成及要素
平面线型的组成:直线和平曲线。 ✓平曲线的分类: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平面线型的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单曲线:公路转折处只设一个圆曲线。 ✓复曲线:公路转折处设两个及两个以上半径不同的圆曲线。
平曲线上的超高
模块二 公路路线
(2)全超高 定义: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其半径大小是不变的, 因此,圆曲线部分超高横坡度i超在圆曲线部分的起点A至 终点B的值也是不变的定值,这种超高就称为圆曲线上的 全超高,简称全超高。
各级公路圆曲线最大超高值
公路等级 一般地区(%) 积雪冰冻地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0或8 6
模块二 公路路线
4.超高过渡方式
(1)无中间带的公路 1)绕路面内边缘旋转。 2)绕路面中线旋转。 3)绕路面外边缘旋转。
a) 绕内侧边缘旋转
b) 绕中线旋转 c)绕路面外边缘旋转
无中间带的公路超高过渡方式
模块二 公路路线
(2)有中间带的公路 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2)绕中间带的边缘旋转。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的受力图
模块二 公路路线
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一般值(m)
1000 700 400 200 100 65 30
极限值(m)
650 400 250 125 60 30 15
不设超高
路拱≤2.0% 5500 4000 2500 1500 600 350 150
二、三、四级公路 8
模块二 公路路线
2.设置超高的条件及目的
条件: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目的:使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能获得一个向圆曲线内 侧的横向分力,可以克服离心力,减小横向力,能安全、 经济、平稳地驶过平曲线。
模块二 公路路线
3.超高过渡段
定义:为了有利于行车、排水和线形的美观,使汽 车平稳地驶入圆曲线,需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设置一段 超高渐变的过渡段,这段渐变过渡段称为超高过渡段。
的最小半径(m) 路拱>2.0% 7500 5250 3350 1900 800 450 200
圆曲线半径选用时必须与设计速度相适应, 条件允许时,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但 最大不能超过10km。
模块二 公路路线
(2)圆曲线元素
当圆曲线的半径R确定后,圆曲线就由其以下四要素决定:
切线长: T R tan
基本型
模块二 公路路线
2.S型
S型是指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反向回旋线连接起来 的组合形式。
S型
模块二 公路路线
3.卵型
卵型是指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 形式。
卵型
模块二 公路路线
4.凸型
凸型指两段同向回旋线之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 接的组合形式(圆曲线长度为零)。
凸型
模块二 公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