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10月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行政管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27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B)A.韦伯B.泰罗C.法约尔D.威尔逊2.20世纪40年代以前,在行政管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方法是(C)A.案例方法B.比较方法C.规范方法D.经验方法3.下列属于行政管理主体的是(D)A.检察院B.法院C.村委会D.司法局4.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又称为(D)A.融合型行政模式B.棱柱型行政模式C.过渡型行政模式D.衍射型行政模式5.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素的是(A)A.经济力量B.文化力量C.理论力量D.政治力量6.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民主的本质是(D)A.统治B.专政C.政治协商D.人民当家做主7.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C)A.权威性B.强制性C.公共性 D. 程序性8.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言,强势政府时期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是(B)A.充当“守夜人”的角色B.积极干预经济C.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D.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9.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A)A.市场机制B.政府调控C.巳财政机制D.价格机制10.国家统计局、档案局属于行政管理机构中的(C)A.咨询机构B.辅助机构C.信息机构D.派出机构1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D)A.协调性原则B.权责相称原则C.法制性原则D.适应性原则12.依据公务员个人条件和身份进行的人事分类称为(B)A.职能分类B.晶位分类C.职位分类D.职业分类13.政府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预算编制B.预算执行C.决算管理D.预算外资金管理14.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务院的运行机制是(C)A.首长制B.独任制C.委员会制D.分离制15.以声、光信号和体态等为媒介的沟通属于(D)A.非正式沟通B.正式沟通C.语言沟通D.非语言沟通16.理性决策模式又称为(A)A.科学决策模式B.精英决策模式C.渐进决策模式D.综合决策模式17.对组织的长期目标、政策和发展方向所作的一种事前安排称为(A)A.战略计划B.策略计划C.工作计划D.执行计划18.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为开展行政和实现行政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手段、办法、技巧的总和,称为(B)A.行政方法B.行政管理方法C.经济方法D.激励方法19.法律规范的对象和内容都是相对固定的,这体现行政管理方法中法律方法的(C)A.权威性B.强制性C.稳定性D.具体性20.在儒家思想中,德治的实质在于(D)A.维护国家稳定B.营造良好社会风气C.维持君臣关系D.维护封建王朝统治21.行政法律规范最基本的功能是(A)A.规范与控制功能B.调节功能C.稳定功能D.组织功能22.以公共组织为对象的绩效评估始于(A)A.美国B.中国C.韩国D.德国23.提出行政绩效评估“3E'’指标的学者是(C)A.西蒙B.弗莱恩C.芬维克D.亨利24.行政发展模式中的法德模式主要发生在行政文化崇尚(B)A.民主制传统的国家B.科层制传统的国家C.自治传统的国家D.分权制传统的国家2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改革始终坚持(D)A.以政治发展为中心B.以行政建设为中心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6.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理沦主要有(ACD)A. 新公共管理理论B. 决策理论C.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D.政府治理理E.系统权变理论27.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BCE)A.人造行政环境B.宏观行政环境C.中观行政环境D.自然行政环境E.微观行政环境28.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为弥补市场缺陷,都加强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ADE)A.加强社会保障职能B.加强军队管理职能C.加强外交管理职能D.加强环境资源保护职能E.加强教育科学文化管理职能29.下列实行内阁制政府制度的国家有(ABCDE)A. 意大利B.奥地利C.日本D.以色列E.印度30.机关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ABCDE)A. 会议管理B.机关文件工作管理C.机关档案与信息工作管理D.保密工作管理E.信访工作管理31.依据同一层次上的各个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数目,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AC)A. 完整制B.合议制C.分离制D.首长制E.分权制32.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包括(ABCDE)A. 计划B.动员C.指挥D.协调E.控制33.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ABC)A.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C.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D.电子政务流程E.电子政务功能34.以德行政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A.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修身B.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服众C.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行政,行德政D.建立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E.建立与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35.行政绩效评估的特点有(ABDE)A. 系统性B.层次性C.分散性D.公正性E.复杂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答:(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

(2分)(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

(2分)(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

(1分)37.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职能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

答:(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2分)(2)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为主。

(1分)(3)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

(1分)(4)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1分)38.简述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1)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

(1分)(2)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

(1分)(3)行政管理机构的分化。

(1分)(4)强化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1分)(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

(1分)39.简述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区别。

答:(1)形成的理论依据不同。

(1分)(2)运行的手段与内容不同。

(1分)(3)运行的机制不同。

(1分)(4)运行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

(2分)40.简述我国当前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

答:(1)从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

(1分)(2)从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

(1分)(3)从自律本位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

(1分)(4)从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

(2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我国行政监督系统的主要内容。

答:(1)外部监督系统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

(1分)政党的监督。

(1分)司法机关的监督。

(1分)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

(1分)新闻舆论的监督。

(1分)(2)内部监督系统包括一般监督与专门监督。

(1分)一般监督包括上下级相互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

(2分)专门监督包括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

(2分)42.试述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

答:(1)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绩效产生制约。

(2分)(2)行政体制因素对行政绩效产生制约。

(2分)(3)公务员素质对行政绩效产生制约。

(2分)(4)行政绩效管理对行政绩效产生制约。

(2分)(紧密结合要点展开论述,2分)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0分43.《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简政放权。

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可以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各类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调整的要求,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13年11月1日起,向省级政府下放10项行政审批权,取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31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该决定的贯彻实施,将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有助于进一步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3年12月1日,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心。

因此,各级政府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大部门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确保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政府高效协调运转。

问题:(1)结合材料,谈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的。

(4分)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的包括: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

(2分)校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错位、缺位、越位”行为。

(1分)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新模式。

(1分)(2)结合材料,谈谈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

(6分)答: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功能调整,即政府职能转变,是对政府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重新定位。

(2分)二是结构重组,即行政权力结构,行政组织结构和从事管理制度的变革。

(2分)三是行政变革,即行政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改造和更新。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