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米酒制作教学设计上课讲义

米酒制作教学设计上课讲义

米酒制作教学设计
米酒制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以制作米酒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制作米酒过程的科学原理。

2、能力目标:根据实验流程示意图和提供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尝试米酒的制作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究影响米酒品质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
说明米酒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米酒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探究影响米酒品质的条件
四、酿制米酒的材料用具
电饭煲、糯米或大米、酒曲、发酵容器等
五、实验原理
1、米酒的制作是酵母菌通过发酵所得的产物。

2、写出葡萄糖发酵的反应式:C6H12O6 +6O2 →6CO2+6H2O(有氧条件下)C6H12O6→C2H5OH+2CO2 (无氧条件下)
3、发酵需要适宜的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左右。

六、实验步骤
(一)实验前准备工作
1、糯米淘洗干净,用干净冷水浸泡4—5个小时。

水层约比米层高出20厘米。

浸泡时水温与时间:冬、春季15℃以下14小时,
夏季25℃以下8小时,以米粒浸透无白心为度,夏季更换1~2次水,使其不酸。

2、电饭煲、盆、砂锅、盖、搅勺等洗净备用。

(二)米酒制作
1、将浸泡的糯米放入电饭煲中,加入适量干净水,通电电饭煲蒸熟糯米。

2、将蒸熟的糯米冷却至30℃或室温,用筷子翻翻糯米以加快冷却。

在冷却好的糯米上洒少许凉水,用搅勺将糯米弄散。

用水要尽量少。

3、将酒曲研成粉末,将酒曲撒在糯米上,边撒边拌,尽量混均匀,混匀后再撒,留下一点点酒曲。

4、将糯米转移到发酵容器砂锅中,边放边用手掌轻轻压实。

放完后将最后一点酒曲撒在上面。

用少许凉水将手上和搅勺上的糯米冲洗到容器内,再用手将糯米压一压,抹一抹,使表面光滑。

5、盖好砂锅盖子,放置在20多度的地方,经30小时左右即可出甜味。

如温度偏低,可用棉衣或者辈子将砂锅焐起来。

中间可打开看看,可适量再加点凉白开。

糯米酒做好后为防止进一步酒化,需装瓶放入冰箱存放,随时可吃。

七、实验现象及记录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并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

一周后,品尝米酒。

小组成员品尝本小组酿制的米酒,记录米酒的颜色、味道等现象。

八、交流与评价
各个小组汇报,教室引导各个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1、各组战士制作成果,简要阐述制作过程。

2、各小组交流成果,品尝并作出评价。

(好的地方和失败原因)
3、自由讨论影响米酒品质的因素及保存米酒的方法。

九、注意事项
1、如果发酵过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过于浓烈。

如果发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

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拌酒曲的时候,如果水洒多了,最后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块。

一煮就散。

2、做糯米酒的关键是器皿干净,绝不能有半点油花。

米出绿、黑霉,要不得。

如米面上有点白毛,属正常,可煮着吃。

3、拌酒曲一定要在糯米凉透以后。

否则,热糯米就把灰霉菌杀死了。

结果要么是酸的臭的,要么就没动静。

4、一定要密闭好。

否则又酸又涩。

5、温度低也不成。

三十摄氏度(80华氏度)左右最好。

6、做米酒的过程中,切记保持手和一切容器、工具的干净,不能粘有油和生水,否则米酒会生绿毛或黑毛。

如果米酒做好后,表面有一点点绿毛或黑毛,用勺去掉,米酒还是可以吃的,如果绿毛或黑毛遍布米酒的内部,还是别吃为好。

7、米酒做好后,往米酒里面加入一定量的凉白开即可,将加水的米酒密封低温保存即可。

蒋美荣、王婉贞、施文娟
刘定、何寅姣、梁雄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