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目标分层教学论文

目标分层教学论文

目标分层教学论文:目标分层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目标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和情感因素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客观情况下,教师针对他们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实施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目标分层教学法最早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现在普遍应用于各科教学。

其关键在于分层,包括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和授课分层,正确分层是实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现将分层方法及内容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状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分层不能过细,如果过细将不好操作,具体分多少层为宜还要根据所教学生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分成两至四层为好。

学生分层的关键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制定具体可行的分层标准。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问卷的内容要符合分层的要求,否则将无济于事;也可以通过试题测试的方法进行,然后根据成绩分为不同的层次,测试法分层最好操作,也最直观;让学生自我评估自我分层也是不错的方法,最了解学生的还是他们自己,特别是高中的学生,年龄上接近成年,具备了自我评价的能力。

学生分层需要注意的是:①在分层时不能单凭教师的主观臆断,要掌握学生第一手资料;②要有一种发展观,不能一成不变,一段时间后要重新测评;③要考虑到学科特点,不能以偏概全,
不同的学科其分层的标准和方法应该是不同的。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就是将每课时的授课内容分为不同的部分,不同部分的目标要求也不同。

中心环节是分层授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减少教学的坡度。

指导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学宗旨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

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课程目标分为五个层次: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创新、应用·拓展。

语文文本教学目标分层正是在这一基本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以及新课改精神,我们可以将语文文本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基础知识层。

学习语文文本的目的首先是积累基础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基础知识可分为现代文和古文两个部分。

现代文包括:重点字词的读音、书写、意义、用法,重要的文学常识,常见的文体知识等。

古文包括:文言文和古典诗词的背诵默写,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及通假,古代文化常识等。

目的是帮助同学们积累知识,让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也能学有所获,不至于产生厌学情绪。

第二层,基本能力层。

这里所说的基本能力主要指通常提到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习语文就是要提高同学们的这些能力,这些
能力是他们将来无论干什么都离不了的。

听、说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锻炼的,几乎不需要在课堂上集中训练,课堂上需要集中指导的是读、写能力。

各种语文考试中的重点也是读、写能力。

当然,能力不是教的,而是训练出来的,这一层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读写训练来完成,教师的讲解主要是方法点拨、思路指导。

第三层,综合素养层。

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层面,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综合素养的内容非常广泛,能力方面的如语言的感知及运用、文学作品的鉴赏、语言的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等;思维方面主要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如提高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全面性、创新性等;品质方面主要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追求、健全的心理等。

三、授课分层
完成了学生分层、学习目标分层才做好了工作的一半,关键是授课,如果授课失败,前面的工作等于白做了,因此,分层授课才是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必须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那么,分层授课需要注意什么呢?一是时间分配。

三层教学目标不能平均分配时间,一般来说,一堂课四十五分钟,基础知识用十分钟左右为宜,基本能力训练是重点,每堂课用时不能少于二十分钟,综合素养是高度要求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达到的,因此,不能操之过急,需日积月累,每节课用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十分
钟。

二是授课方法。

基础知识细碎繁多,不能由教师一味地讲解,否则,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

可用学案制,在学案中将基础知识详细列出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记忆,在课堂上主要以提问的方式进行,遇到较难的或者学生掌握不好的,教师再进行点拨。

能力训练是重点,每一堂课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择一两个重点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