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形象与品牌的构建

城市形象与品牌的构建

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的关系
城市形象
城市外观的物质形象 精神文化形象
有 机 统 一
联系和 区别
城市品牌
城市的风格与个性 城市功能 城市理念 整体价值取向
凝聚力和辐射力
良好的资本集聚地
前提
辐射力和吸引力
有形化、具体化
三、“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与“品牌城市”的争议
02年一篇关于城市品牌和品牌城市的学术论文 内容:将大连与青岛对比研究(城市经营模式) 观点:对两个城市的对比 环境经营模式(大连)、产品经营模式(青岛) 结论:学习和借鉴有必然性,消费性功能和生产性功能 是现代化城市所同时具备的 思考: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迥异
二、“形象”和“品牌”两个概念的识别
结论
“品牌”和“形象”都是为了与竞争者相区分 二者适用对象不同 形象更加宏观,品牌比较微观 二者有时也可合二为一。“品牌形象” “品牌”和“形象”都需要借用、用于传播的 简短语言
三、“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关于“城市形象”
•《新周刊》杂志有关中国城市的报道
•北京最大气 •上海最奢华 •大连最男性化 •杭州最女性化 •南京最伤感 •苏州最精致 •武汉最市民化 •重庆最火爆 •拉萨最神秘 •广州最说不清 •深圳最有欲望 •珠海最浪漫
旅游业发展-城市旅游竞争-旅游形象和品牌--提升 竞争力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主要目标是基于营销目的 传播形象-吸引游客-差异性-核心形象 只有旅游形象没有旅游品牌,城市就无法成为商品 而进入到全球旅游的竞争中来;只有品牌没有形象, 产品的竞争力高度和力度就不够 城市定位不等于城市旅游定位(城市定位全方位, 发展定位、功能定位和形象定位;西安)
关于“品牌”
英文叫“Brand” 建立在消费者对一个具体产品认知基础上 是对产品所形成的影响力的行为认知 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组合 识别产品或服务,与竞争者区别
一、“形象”和“品牌”两个概念的 识别
关于“品牌”
品牌可识别,有价值,称为品牌价值 品牌与产品的区别(下图)
二、“形象”和“品牌”两个概念的识别
建设“城市品牌”
•经营城市需要品牌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城市品牌化的前提和目标(杭 州四个在;中小城市品牌的建设。秦皇岛、大同、 晋中、营口) •城市品牌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
☆品牌必须突出个性化和独特性 ☆一个城市可以有多个品牌(杭州) ☆品牌策略必须服从经营策略(发展什么提出什么)
三、“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西安最古朴
•厦门最温馨 •香港最辛苦
•成都最休闲
•台北最陌生
三、“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关于“城市形象”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应该有形象 什么是城市形象
所谓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一种感知,是城市 本性的某种表现,并区别于其他城市。同样,城市 也有品牌,是城市比较优势的具体表现,城市品牌 可以产生生产力。
谢谢!
三、“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构建“城市形象”
城市发展需要一个或多个良好的形象(巴黎 、维也纳、东京、罗马) 城市主导形象来源于这个城市的强势文化 (哈尔滨、杭州、包头、拉萨、上海、西安 北京) 城市形象是多元的(巴黎、香港) 城市的形象是可以塑造的、构建的、传播的 城市形象有其共性
三、“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二、“形象”和“品牌”两个概念的识别
1 关于“形象”
形象可以产生价值
• • • • • • 企业形象是一种资源 IBM推行CIS企业(20世纪50年代) 中国导入CIS广东太阳神(20世纪80年代末) 形象的范围发展越来越广 可以是一个人、组织、企业,地理空间 ……
一、“形象”和“品牌”两个概念的 识别
关于“城市品牌”
问题:一座城市可不可以被品牌化
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ne.Keller《战 略与品牌》,教授指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 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在这 种情况下,品牌就固化在一处地理名称上。 城市品牌的力量不可低估
三、“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关于“城市品牌”
组织联想
●品牌范围 ●产品属性
品牌个性
原产地
●使用情况 ●品质和价值 ●功能性利益
象征符号
使用者形象
品牌和消费
情感性利益 产品Βιβλιοθήκη 与消费者的关系品牌
一、“形象”和“品牌”两个概念的 识别
关于“口号”
英文叫“Slgan” 专门用于口头的 纲领性和鼓动性的简短句子 广告词就是一种口号 口号反映理念 口号有效传播形象或品牌
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的构建
研究背景
1 1
“形象”和“品牌”的 识别 2 “城市形象”和“城市品 牌” 构建“城市旅游形象”、“城市旅游 品牌”的思路
3
一、研究背景
95年开展的“创城”活动(主旨、结果) 出现的问题
仅戴帽子,工作不力 注重“旅游城市”忽视“城市旅游” 含金量下降 缺乏持续创新精神 缺乏理论指导
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两大现象 城市化发展引发一系列现象(肌理、无特色、表面化、 政绩化、非人文化,非人性化,趋同化) 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所引发的思考
二、“形象”和“品牌”两个概念的识别
1 关于“形象”
概念
• • • • • • 英文叫“image”,源于人们对具体事物的感知 通过感知获得的,对事物的印象 人们的感知和感觉,相对于“具象”而言 展现的是事物的“气质” 是一种基于资源基础上的宏观概括 ……
三、“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与“品牌城市”的争议
评论:对城市品牌和品牌城市的区分有些片面。 二者概念上的对等,不能简单从城市发展模式上对其 进行界定 大连既有城市品牌,又是品牌城市 青岛也有其多样的城市品牌(奥运场地、北海舰队、 德式建筑) 青岛也是一个品牌城市,拥有大量的城市品牌
四、构建“城市旅游形象”、“城市旅游品牌” 的思路 六个基本观点
四、构建“城市旅游形象”、“城市旅游品牌” 的思路 六个基本观点
一个城市的主体形象需要几个标志性建筑或景点来 支撑,但是,真正支撑起一个城市形象的是这个城 市的整体(品牌的叠加不等于城市形象) 无论城市形象还是城市旅游形象都是一个动态过程, 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就会没落(城市品牌要根据市场 周期转化;广州) 旅游形象定位中最具竞争力、冲击力、生命力的还 是文化(不仅人工化城市,自然风景区也要打文化 品牌;香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