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异同及斯金纳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异同及斯金纳


• 1921年,郭任远发表《取消心理学上的本能说》。此文震 惊世界心理学界,当时,郭任远还只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
• 郭任远的两项震惊心理学界的实验研究——“鸡啄食的动 作不是天生的”和“猫吃老鼠不是本能”。
鸡啄食实验
• 实验方法:首先把鸡蛋壳弄成透明,然后进行孵化,在孵化的过程中 对小鸡胚胎的活动进行观察。
• 在观察中发现,蛋内的雏鸡由于呈倦卧姿势,雏鸡的每次心脏跳动都 会推动它的头点了一下,由此形成了小鸡点头的习惯,小鸡孵化出来 后,初期这一点头的习惯还保持着,当它点头时的嘴碰到地面偶然地 啄到米粒时,这就受到了强化,由此就形成了小鸡啄米粒的条件反射。
• 因此,郭任远认为,一般人认为小鸡一出生就有啄食的“本能”是错 误的,啄食的动作不是“本能”,而是在胚胎中学习的结果。
条件刺激多次单独出现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共同点
• 1、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需要通过强化才 能建立起来,并且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 • 2、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可以建立多级条 件反射。如果一种条件反射已经巩固, 再用另一个新的中 性刺激与原来的刺激结合, 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 • 3、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现 象。
不同
经典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5 接受强化 有机体是被动地接受强化, 有机体要学的反应需要它自己 的性质 强化的主动权是掌握在实 去寻找, 只有通过有机体的操 验者的手里 作活动才能得到强化, 它的主 动性较强。 6 可观察到 的行为变化 7行为消退 的方式 被试特定行为的出现 被试行为反应的速度、力量、 同世界实验
• 实验方法:郭任远让人将一只猫和一只小白鼠从小同居在 一个笼子里,人工饲养长大。 • 结果发现猫和老鼠相处得非常融洽,猫捉老鼠的本能不见 了。学生们还拍了一张白鼠骑在猫身上的照片,刊登在美 国《比较心理学杂志》上,轰动美国,引为奇闻。 • 该实验认为,猫捉老鼠不是本能,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 1)及时强化正确答案。 • 2)使学生得到积极强化。 • 3)尽可能多地完成作业。 • 4)循序渐进地学习。 • 5)设计一系列强化列联。
• 6)提高了教学效果。
• 7)学习时手脑并用,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程序教学
• 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教材内容加以编排,使教学过 程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的一种自动教学模式也 就是程序教学模式。
不同
经典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1 刺激方面 2 反应方面
刺激在行为之前呈现,刺激引 刺激物在行为之后呈现, 刺激 发行为。 强化行为。 有机体的反应是天生就有的 反应是后天塑造起来的
3 强化的时 刺激物作为一种强化, 它在行 强化是在特定行为出现之后, 间先后 为之前就已经被呈现, 它是用来 目的是为了让被试学会实验者 引发特定的行为 所期望的特定的行为反应。 4 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 是不 的操作水平 随意的。 往往有高级的神经系统参与活 动中, 是一种随意的行为
• 采用机器教学必须把教学内容编成程序输入机器,因此, 机器教学就是程序教学,但程序教学不一定要用机器。
程序教学原则
• 一、积极反应原则 • 二、小步子原则
• 三、即时反馈原则
• 四、自定步调原则
• 五、最低错误率原则
程序教学的模式
• 经典程序教学模式——直线式模式 • (斯金纳首创)
• 在这一流程里, 教师把材料分成一系列连续的小步子, 每一步一个项目, 内容很少。系列的安排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Skinner,Burrhus Frederick
• B. F.斯金纳 ---《迷信的鸽子》
斯金纳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迷信是因 为他们相信迷信行为和某些强化的结 果之间存在联系,虽然实际上两者并 不相关。
非关联性强化。
实验过程
• 被试:8只鸽子 • 实验条件:食物分发器被设定为每隔 20秒落下食丸,不管鸽子做了 什么,每隔 15 秒它将得到一份奖励。 • 实验过程:让每只鸽子每天在实验箱里待几分钟,对其行为不作任何 限制。在这期间,每个15 秒强化自动出现。几天后,记录鸽子在箱 中的行为。 • 实验结果: 8 只鸽子中的 6 只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反应,如转圈、摇摆、 啄击。
中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郭任远
• 早在1920年,他在美国加 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心理学系读书时,最早提 出了“反本能说”,该学 说曾震动了整个欧美心理 学界。 • 他是我国现代心理学的拓 荒者,创建了我国第一个 心理学院——复旦大学心 理学院。
• 郭任远主张行为学派的理论,终身反对本能论,反对心理 学上的遗传。
教学机器
• 教学机器是一种外形像小盒子 的装置,盒内装有精密的电子 和机械仪器。
• 教学材料分解成小程序。 • 每一个步子就是一个框面,学 生正确回答了一个框面的问题, 就能开始下一个框面的学习。
教学机器
• 原理:
• 1、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 2、 强化理论学说
教学机器
• 斯金纳认为,课堂上采用教学机器,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 比较有许多优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