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圣诞礼物〔美〕赛珍珠圣诞节前夜,鲍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第二天要干的事。
他家里并不富裕,过圣诞节最使他高兴的,就是吃火鸡和母亲做的馅饼。
他姐姐每年都要缝制一些圣诞礼物,而父母总给他买些他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一本书什么的。
而他呢,也总是把零用钱攒起来,给他们每个人都买份礼物。
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这让他感到很失落。
他想,这个圣诞节他就十五岁了,该送给父亲一份更好的礼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老是到商店里去给他买条普通的领带。
他侧身躺在阁楼的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心里琢磨着。
记得小时候父亲告诉过他,耶稣是在牲口棚里诞生的。
还说牧师和圣人来到牲口棚,给人们带来了圣诞礼物。
想到这,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啊,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
这不就是给父亲的最好礼物吗?他凝望着满天的星斗,不觉得.意.地笑了。
这一夜,他醒了好多次,每次都要擦根火柴,借着火光看他那只旧表。
凌晨两点半他就起了床,悄悄下楼,轻轻拉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向牛棚。
牛棚里,一头奶牛睡眼惺忪地望着他,显出惊奇的样子,好像在说:“你好早啊!”过去,他从来没有独自挤过奶,现在觉得似乎要做一件极不简单的事。
他开始干起来:给牛添草加料,挤奶,接着打扫牛棚……诸事完成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关上牛棚的门。
回到房间,他一看表,离四点只差5分钟了。
他赶紧脱掉衣服,跳上床,像地鼠一样钻进被窝,用被子捂住头,尽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喘息声,生怕父亲听见。
这时,房门开了。
“鲍勃,”父亲的声音,“虽然是圣诞节,但我们也得起来干活啊,孩子。
”“好——吧——”他故意装作还没睡醒的样子。
“那我先去了,我得把事情先干起来。
”门关上了。
他仍躺在床上,忍不住笑出了声,想到等一会父亲就会明白一切时,他的心跳得都快蹦出来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接着门开了。
“鲍勃!”“嗯,爸爸——”“你这小鬼,”父亲激动得话也被哽住了,“你这家伙骗了我,是不是?”“这是给您的圣诞节礼物,爸爸!我爱您!”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双臂在他的后背上下抚摸着,滚烫的泪水滴到了他的面颊上。
“我也爱你!孩子,我真谢谢你!再没人比这干得更棒了!”那一瞬间,他心里猛然一暖,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原来爱是需要表达的!15.“特殊的圣诞礼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3分)15.(3分)参考答案: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评分标准:3。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6.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地笑了。
(1)不觉得意..参考答案:“愿意”就是感到非常满意(称心如意)。
写出了鲍勃终于想出送给父亲的特殊圣诞礼物时的自豪(兴奋、骄傲、喜悦)心理。
地搂住了他。
(2)父亲紧紧..(2)(2分)参考答案:“紧紧”形容动作的程度,写出了父亲看到特殊礼物时的惊喜(激动、兴奋)之情,表明儿子的礼物得到了父亲的赞许(认可、肯定)(或“写出了鲍勃的用心、懂事感动了父亲。
)17.选文第②段中说“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读完文章,请说说父亲是否意识到了他的爱,并简述理由。
(2分)参考答案:父亲意识到了他的爱。
从文章第(17)段中的“紧紧地搂、抚摸着、泪水滴……“等系列动作及第(18)段“我也爱你……”等语言可以看出。
18.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3分)示例1:此句运用动作描写,刻画出鲍勃完成礼物后既兴奋又激动,既紧张又期待的心理。
(刻画出鲍勃既担心父亲提前发现他准备的礼物,又期待看到父亲发现礼物时惊喜状态的心理。
)示例2: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刻画鲍勃动作的敏捷。
写出他既担心父亲提前发现他准备的礼物,又期待看到父亲发现礼物时惊喜状态19.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
(2分)参考答案:结构上前后响应,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爱是需要表达的”这一主旨,深化了主题。
【评分标准:2分。
结构1分,内容1分。
意思相近即可。
】怯懦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
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卡上。
她也曾想过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
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她想,或许他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
③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
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
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
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的父母何时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④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
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
她还没有来得及问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
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
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
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
但她没有想到,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
⑥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
就在所有的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
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门卫正把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死劲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动。
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一哄而上,与门卫理论,一片混乱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出的那个民工,假说找女儿,试图混进去。
门卫识破他们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看到的那一幕。
⑦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
她一下子怔住了。
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最终,她没有回头,迅速走开。
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
⑧真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五楼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
⑨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了她的名字。
⑩她与父亲,都是没有勇气的人……(选自《2013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15.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陈叶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4分)情节要事件开端(北京)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从未见面发展(“话吧”)(1)高潮(礼堂)(2)1.(1)陈叶第一次接到父亲在北京打来的电话(陈叶与同在北京的父亲只通过一次电话)关注点:陈叶与父亲通电话(1分),第一次(或“唯有一次”)通话(1分)。
(2)陈叶看见父亲不敢相认。
关注点:陈叶看见父亲(或“父亲就在眼前”)(1分),陈叶没与父亲相认(1分)。
16.第③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4分)答: 2.示例一:舍友与家人远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和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形成对比(2分),表现了陈叶的失落、无奈、羡慕等复杂的情感(2分)。
示例二:收到包裹或电话的舍友与从未收过的陈叶形成对比(2分),表现陈叶的羡慕之情(2分)。
示例三:陈叶羡慕舍友得到父母关爱,却不希望父亲来看她,形成对比(2分),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了她的虚荣(2分)。
示例四:舍友的父母经常寄来包裹和打来电话,与陈叶父亲从没来看女儿形成对比(2分),表现了陈父的怯懦(2分)。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4分)(1)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
答: 3.(1)(2分)这里有分明、明显之意(1分),既形象地表现出“话吧”老板对陈叶的歧视(或“老板的势利”)(1分),也表现了陈叶的敏感(1分)。
本小题最多得2分。
(2)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答:(2)(2分)这里有固定不动之意(1分),形象地写出父亲的出现使陈叶极度震惊(或“尴尬”、“不知所措”)(1分),表现了陈叶想认又不敢认父亲的矛盾心理(或“认还是不认父亲的犹豫”)(1分)。
本小题最多得2分。
18.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
(5分)答:小说的结局是陈叶父女最终没有相认(1分)。
妙处:①凸显人物的性格(1分):表现了父女的怯懦(或“缺乏勇气”)(2分),女儿怯懦是因为自卑与虚荣(1分),父亲怯懦是因为自身的卑微和对女儿深沉的爱(1分)。
②深化主题(或点题)(1分):反映了世俗的尊卑观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1分)。
本题最多得5分。
记叙文练习(一)栅栏两边苹果甜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里,尽管他们的房子十分相似,但艾尔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
在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脾气,胡安拥有的东西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蓬蓬勃勃地开出满树的粉色花朵;秋天,苹果树的枝头缀满红艳、甜美的果实。
这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我的苹果树开出的花最美丽,结出的果实最甜美,这使我成为普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那的确是棵很美的苹果树。
”胡安赞同地说,“你也让我们一同欣赏它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
”听到别人也从他的苹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减少了一大半。
他越想越不高兴,为了独享苹果树恩赐的幸福,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枝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家的庭院。
艾尔想:“我不能剪掉它,秋天它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
不过,胡安怎么可以从我的树上获得好处呢?”在粉红色花朵盛开的春天,他异常烦恼;到绿叶满枝头的夏天,他心事重重;当果实挂满枝头的秋天来到时,他决定解决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