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完整版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完整版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
寒邪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三伏天养生宜补阳气、祛寒邪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三伏天与三九天对应,三九天在小寒与大寒之间。

三九天是一年最寒冷时刻,而三伏天是一年最炎热时刻。

2016年的三伏天有40天:
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天在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是自然界阳气全年里最旺的一段时间。

三伏天高温多雨,我们每天都能明显感受到酷暑的闷热和潮湿,这时人们大多处于烦躁、易疲劳的状态,稍微动一动就大汗淋漓。

三伏天虽然酷暑难当,但却是养阳气的最佳时
机,也就是说,是补充人体阳气的最佳季节,祛除体内的风、寒、湿等邪气,让阳虚气虚之人增强免疫力,轻松治疗疾病。

为什么三伏天要补阳
根据中医《内经》的说法,天人是合一的,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

三伏天气温最高,自然界的阳气也最旺盛,同时人体的阳气也最充沛。

因而中医养生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乘着三伏天这个好“天时”,温补阳气,驱散寒邪。

从中医的角度讲,疾病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

而在三伏天补阳气,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皮肤毛孔舒张,气血流通旺盛),此时补阳可以达到其他季节达不到的双重功效。

一旦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赶出体外,不但疾病能更好地治愈,而且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会闷热、烦躁的。

阳虚气虚之人最适合补阳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抓住这个时机来补阳呢
要看个人体质来定,三伏天补阳最适合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

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较常人更容易怕冷,平时穿的衣服比别人多,四肢怕吹风扇、怕吹空调,吃生冷的东西容易腹泻,胃肠功能
不好,还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等。

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如果你是以上这两种体质的人,别忘记抓住机会补补阳气。

这类人在医院里常表现为慢性、虚寒性疾病。

如慢性风湿性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腰痛、腰椎、胸椎、颈椎骨质增生和腰肌劳损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疾病、产后恶寒等妇产科病证。

如果你不是这种体质的人,特别是热性体质的人,就不适合在这个时候过分的补阳。

三伏补阳的方法
1、艾灸、贴三伏贴
三伏补阳的方法有很多,在中医院里三伏天艾灸、贴三伏贴是运用得最广泛的,而且效果也很明显。

这几年来各大医院都在贴三伏贴,不少人就是因为坚持天天贴而治好了自己长久以来的顽疾。

像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多种肺系疾病是三伏贴的主要适应证。

2、日常补阳宜“热养生”
夏天人体毛孔呈开放状态,易受冷风、邪气的侵扰,容易导致体弱多病。

所以,夏天里大家要学着“热养生”,所谓“热养生”其目的是为了“养阳”。

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的生活小细节,便能慢慢把阳气养起来。

热水泡脚:大多人以为冬天才泡脚,其实民间早有“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的说法,因为夏季雨水多,湿气重,人感觉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而夏天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泡脚时,最好选择较深的木桶,水温不能太高,一般以40摄氏度为好;泡的过程中,要不断加热水,以免水温下降。

洗温水澡:大热天最好洗温水澡。

温水澡符合“春夏养阳”的道理,温水冲洗可以清洁和按摩皮肤,扩张体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强抵抗力。

凉水澡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内经》说“形寒饮冷则伤肺”,尤其是夏天,人的阳气蒸腾在外,毛孔开放的时候冲冷水澡,最容易伤阳气。

解暑喝热茶:夏天最解渴的不是冰饮而是热茶。

通常饮热茶后,皮肤便慢慢发汗,而发汗能帮助体内热量散发,换言之,热量随即缓缓排出。

要提醒的是,茶不可过烫,否则伤害舌头、口腔,对肠胃亦无益。

运动不可少:《黄帝内经》里说,夏季养生“使气得泄”,是指人的气息要向外宣发,顾玉潜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排汗。

另外,运动还可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增强体质。

还需注意的是,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慢跑、打太极等方式。

3、饮食补阳宜“夏吃姜”
补阳宜用温阳的食材。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它是生活中最方便使用的补阳食材,用生姜红枣和红糖一起煮水,每天上午喝一次,也是三伏补阳的有效方法,能祛风除寒。

虚寒体质的人,夏季可以适当的多吃温性水果,如荔枝、桃子、龙眼、杏等,不宜多吃西瓜。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喜好、体质适当吃些温阳的食物,以提升阳气,祛除暑湿,若暑湿较重,可以多吃些生姜、茴香、苏叶、红豆等食物。

少喝冷饮,不吃冰淇淋等。

最后还要提醒的是,夏主心,心主火,食用酸苦食物易致体内过寒,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更应少吃酸苦的食物。

此外,肾阳虚的人则可以多吃核桃。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抓住这个时机来补阳呢
还是要看个人体质来定,三伏天补阳最适合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

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较常人更容易怕冷,平时穿的衣服比别人多,四肢怕吹风扇、怕吹空调,吃生冷的东西容易腹泻,胃肠功能不好,还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等。

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哪些人不适合补阳
对于阳气过于旺盛的人来说,则要“避”。

如感觉口干、口臭、大便秘结、脸上易长痘,或喜凉怕热、神旺气粗、脾气暴躁的人则要避免补阳等养生方式。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