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岔施工综合技术

道岔施工综合技术

轨检小车检测道岔 合格
道岔区道床板砼施工 施工区封闭、砼养生
不 合 格
砼拌合 场生产
拆除支撑螺杆、模板
13
四、道岔施工技术
总体施工方案 道岔先在工厂内进行预组装,组装调试合格后分解为散件运输到现
场进行原位组装。道岔在工厂内预组装后,基本轨-尖轨和辙叉部分采用 “扣件+钢轨件”整体的运输方式,岔枕及道岔其余部分采用散件运输的 方式运输至现场,现场进行安装。
绝缘接头设置在曲股时客专18号单开道岔配轨图 为便于道岔厂内试制和组装,客专道岔厂内配轨时按轨缝为8mm计算钢轨件 长度,现场铺设时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切轨。
配轨
8
18号高速道岔组成部分
通用部位扣件结构
滑床板部位扣件结构
尖轨跟端部位扣件结构
辙叉部位扣件结构
典型部位扣件结构
9
一般位置扣件组成部分
10
Ⅱ型弹条分开式扣件系统部分零部件使用说明 ✓轨距块分为9-11、10-12两种型号,用于调整钢轨左右位置; ✓ 缓冲轨距块分为4-11、5-10、6-9、7-8四种型号,用于调整垫板位置; ✓ 垫板螺栓分为A、B两种型号,正常安装时采用A型,调高量大于15mm时采用B型。
3.1 道岔运输 道岔厂内预铺、调试合格后,对道岔各部件做出对号标记,进行道 岔分解,分解方式以满足汽车运输为原则,单件分解为主。 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辙叉的技术状态在出厂时已经组装调整到 位,分解为组装件整体运输,并安装临时固定零件。连接钢轨(配轨)应 按钢轨接头编号相对集中装运,厂内已安装胶结接头的钢轨不得分解。 道岔扣件拆解后,须按编号、类型等分别装箱运输。岔枕堆码后, 捆扎为集束方式运输。岔枕长度大于3.5m时,长短枕分解运输。电务转 换设备应根据设备特性分解为若干单元件后装箱运输。
3
轨 2889mm
距尖端
0
7304mm
3

距尖端
14
5
线
964mm
15

距尖端
3
20
轨 3855mm
40
距尖端
0
50
8604mm
转辙器组件
6
18号高速道岔组成部分
检测位置 心轨尖端 距心端389mm 距心端1225mm
降低值(mm) 16 4 0
轨头宽度(mm) 0
22.5 50
辙叉组件
7
18号高速道岔组成部分
11
一般部位轨距块及缓冲调节块安装示意图
道岔组装时,严格按照安装手册安装轨距块及缓冲调节块。在混凝土浇筑前的 粗调及精调时,慎用调整件,为道岔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预留调整量。
12
三、无砟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
桥梁地段铺设“两布一膜”中 岔区及前后过渡段测量放样
间分隔层
绑扎道床板底层钢筋网,摆放中层钢筋 安装、调整原位组装平台
道岔拆解、单件产品运输 道岔专用吊具卸车
安装岔枕、调整岔枕间距、位置
安装普通垫板
道岔钢轨件就位、联接
水平调整器
竖向调整器
道岔粗调


格 测量仪器检测
合格 安装竖向支撑螺杆
拆除组装平台、安装侧向支撑丝杆
安装道床板钢筋网架,绝缘测试
道岔精调、工电联调
拆除道岔转换设备
调整 侧向 丝杆 及支 撑螺

清理杂物、安装模板 道岔第二次精调、固定
道岔几何尺寸在整体调整到位后,采用集中搅拌站拌和混凝土,汽 车泵进行灌注。 道岔施工主要工序流程
道岔厂内预组装 → 控制点测设 → 运输、装卸及存放 → 道岔组 装(原位法)→ 道岔粗调 → 钢筋、模板安装 → 道岔精调 → 道床板 混凝土浇筑→道岔焊接。
14
1、道岔厂内预组装
每组道岔出厂前,均应进 行厂内试铺,严格检测道岔各部 分尺寸和几何形位,消除超限点 位。消除因加工和制造误差超限 产生的质量缺陷、及时更换零部 件。厂内试铺时还应安装电务转 换和锁闭装置,进行道岔工务和 电务系统的联合调试。
(3)为保证咽喉区内的6砟道岔间的相互位置,各组道岔单独放样后,要校 核组与组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否正确。
(4)道岔两端至少预留100m的正线作为道岔和区间线路衔接测量的调整距 离。
(5)铺设前复核道岔中心控制基桩的中线、里程和标高,检查路面高程, 复测岔前、岔后直股、侧股控制基桩。
18
3、道岔运输、装卸及存放
导曲线段钢轨 21575~29413mm
18号道岔分解图
辙叉侧股轨排 22762×1226mm
5
18号高速道岔组成部分
尖轨 类型
检测位置 降低值 轨头宽 (mm) 度(mm)
尖轨尖端 23
0
尖轨 类型
检测位置 尖轨尖端
降低值 轨头宽 (mm) 度(mm)
23
0
直 距尖端
14
线 575mm
尖 距尖端
一、道岔型号简介
盘县车站高速道岔主要采用18号长枕埋入式高速道岔 ,直股通过速度为350km/h,侧股通过速度为80km/h。
VRC60 -1100 -1:18

VRC60:中国标准断面型式60k1100m

1:18:道岔号数18
3
二、道岔尺寸及组成部分
18 号道岔平面线型
15
道岔厂内预组装
16
2、控制点放样
道岔施工前,必须先进行线下工程贯通测量,对站场范围及两端相邻区段相关联的 导线、水准点、线路中线、高程进行贯通闭合测量。对照线路中线复核线下工程构筑物位 置及几何尺寸,确认满足道岔铺设要求。
道岔原位组装时,利用CPIII控制网,在钢筋混凝土底座上定位出道岔的位置控制点。 道岔控制桩放样除测设道岔岔心、岔首、岔尾中心桩位外,还应在道岔前后50~100m范围 测放线路中线桩,以便控制线路同道岔平顺连接。
钢轨高低和左右位置调整 ✓ 钢轨高低调整
采用调高垫板在橡胶垫板与岔枕之间调高,最大调高量10mm。 调高垫板材质为橡塑,静刚度大于1000KN/mm,调高不影响系统刚度。 ✓ 钢轨左右位置调整 扣件系统具有-8~+4mm的规矩调整量,通过调整轨距块可实现-2~+4mm的轨距 调整,附以缓冲调距块的掉边可实现-8~+4mm的轨距调整,调整无需备件。
❏ 道岔的全长: L=69000mm ❏ 道岔的前长: a=31729mm ❏ 辙叉角 :3°10′ 47.39″
❏ 道岔的线型:圆曲线 1100m ❏ 道岔的后长: b=37271mm
4
18号高速道岔组成部分
辙叉段轨排 15014×3241mm
可动心轨岔心组件
转辙器轨排 24596×2800mm
17
控制点测设注意事项
(1)利用CPIII点测量成果,采用精度0.5秒徕卡全站仪自由测站,后视8个 CPIII棱镜,放样道岔控制桩。每组道岔在直股的岔首、岔心、岔尾及两处轨排 接缝、曲股岔尾以及道岔前后50~100m范围内设置控制桩。
(2)在岔首、岔心、岔尾控制桩位置,垂直直股线路在道岔两侧分别设置 外移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