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第一节地理坐标1.经线1O为111.1km2.地理上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在读取和书写地理坐标时,总是纬度在先,经度在后;数字在线符号在后。
3.经线等于经圈的一半,纬线等同于纬圈。
第二节天球坐标1.天体周日运动行经的路线叫周日圈。
天体愈接近天极,其周日愈小;离极愈远,周日愈大。
这里要先提请注意:天体的周日圈,就是它所在的那条赤纬圈。
2.天球上有三个基本大圈:地平圈、天赤道、黄道1)地平圈的两极是天顶(Z)和天底(Z’)2)天赤道的两极是天北极(P)和天南极(P’)3)黄道的两极是黄北极(K)和黄南极(K’)4)天赤道与地平圈的两个交点是东点和西点。
东西南北四点是地平圈的正点。
5)地平圈对于天赤道的二个远距点是南点和北点。
6)天赤道对于地平圈的两个远距点是上点(Q)和下点(Q’)。
7)天赤道与黄道的交点称二分点(春分点,秋分点)8)子午圈的两极是东点和西点。
9)卯酉圈的两极是北点和南点。
10)六时圈的两极是上点和下点。
11)子午圈与地平圈的交点是北点和南点。
12)子午圈与天赤道的交点是上点和下点。
13)子午圈与卯酉圈的交点是天顶和天底。
14)子午圈和六时圈的交点是天北极和天南极。
3.在天外俯视天北极,天球周日运动(向西)是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地球上仰视天北极,则天球周日运动(向西)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4.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的联系:仰极高度=天顶赤纬=当地纬度。
5.基圈和始圈上的点,其纬度或经度为零;极点的纬度为900,经度则为任意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三节恒星和星系1.恒星都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
2.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α(中文名南门二),其距离是4.22光年。
距离地球最近的是太阳。
3.标准距离(10秒差距)下的恒星亮度称绝对亮度,其星等叫绝对星等。
1秒差距(1PC)=3.26光年4.赫罗图的一项应用,是求主序星的距离。
只需要知道恒星的光谱型,便可以从它的赫罗图主星序的相应位置,直接得知其光度,再根据恒星的视亮度,就能按平方反比定律求知其距离。
(位于主星序上的恒星则被称为主序星)5.我们太阳(或太阳系)的位置,很接近银河系赤道平面(即银道面)。
太阳的位置距银心约2.4万光年,向银心所在方向(在人马座),太阳距银盘边缘约6.4万光年。
6.我们的太阳率领其行星家族,向着天空中武仙座方向(近织女星)前进,这个方向所指的点,被称为奔赴点。
7.像银河系这样包含大量恒星的天体系统,被叫做星系。
所有这些星系(除银河系以外)称河外星系。
8.一等星与六等星,星等相差5等,他们的亮度相差100倍。
比5等星亮100倍的星是0等星。
第四节太阳与太阳系1.平均来说,在日地处于平均距离,太阳光垂直照射并排除大气影响的条件下,地面上单位面积每分钟所接受的太阳热量为8.16焦耳。
这是一个重要的数据,被称为太阳常数。
2.太阳大气可以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光球是太阳大气的低层;色球是中层;日冕是外层。
3.黑子和光斑在光球层上;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上。
4.太阳系由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组成,除了行星和卫星外,太阳系的成员还包括彗星和流星体。
5.下半夜的流星比上半夜的多而且明亮?原因:下半夜的流星是与地球迎面相遇(速度高)或地球赶上流星(出现频率高);而上半夜出现的只是追上地球的流行。
6.带内行星带外行星类地行星类木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内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地外行星第五节月球和地月系1.月球表面包括月海(高原、)月陆(平原)、月坑(环行山)、亮线(辐射线)2.按参考点的不同,天文上月的长度有四种,他们是恒星月、近点月、交点月和朔望月,分别以恒星、近日点、黄白交点和太阳为参考点。
3.月相和朔望月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因此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这种变化视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变化二定。
它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太阳照射月球的方向;二是地球上观测月球的方向。
4.上弦月在天空中东距太阳900,继日而入,上半夜见于西部天空(上半月初八)下弦月在天空中西距太阳900,先日而出,后半夜见于东部天空(下半月二十三)两者区别:前者位于太阳之东,明亮的凸面向西;后者位于太阳之西,明亮的凸面向东。
5.从这一次新月到下一次新月所经历的一段时间,即月相变化的周期,称为朔望月,其长度为29.5306日,或29日12时44分3秒,比恒星月约长2.2日。
6.上半月由亏转盈,凸面向西;下半月由盈转亏,凸面向东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指何种月相?满月(月出黄昏)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半月落,该是什么月相?上弦月9.月相、方位和时刻月相距角太阳出没比较月出中天月落见月时间新月0º偕日升落清晨正午黄昏彻夜无月满月180º此起彼落黄昏半夜清晨通宵见月上弦月90º迟升后落正午黄昏半夜上半夜西天下弦月270º早升先落半夜清晨正午下半夜东天10.月相的变化(如左图)旧历上半月傍晚所见的月亮旧历下半月清晨所见的月亮第三章地球运动第六节地球的自转1.南北两极在地面上的移动,叫做极移。
2.南北天极在天球上的移动,反映了地轴在宇宙空间的运动,叫地轴进动。
3.地轴进动有多方面的表现:1)地轴进动表现为天极的周期性圆运动。
2)地轴进动表现为赤道面(和天赤道)的系统的变化。
赤道永远垂直于地轴,当然要随着地轴的进动而进动,从而使天赤道与黄道的交点(二分点)以同样的方向(向西)和速度(每年50.29”)在黄道上移动,约71年又7个月移动10。
这就是所谓的“交点退行”4.按参考点的不同,天文上的日的长度有三种,它们是恒星日,太阳日,太阴日,分别以春分点,太阳和月球为参考点。
1)恒星日是指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周期。
长度:24小时2)太阳日就是太阳连续2次在同地中天所需时间。
长度:24小时04分3)太阴日就是月球连续2次在同地中天所需时间。
长度:24小时54分5.地球的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和高度而不同高度:在同一高度,例如海平面,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纬度:在同一纬度,地球自转的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6.与赤道上的自转速度比,其它纬度的自转速度的大小,唯一决定于纬线的半径r,而r=Rcosφ,因此,任意纬度φ的自转速度为Vφ=V0cosφ=465m/s·cosφ在南北纬600时,自转速度为赤道的一半在赤道上,,高度每增加100米,自转速度就增加26m/s。
7.(见右图)8.地球自转另一个效应是使地面上的水平运动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即自右向左移动;在南半球是顺时针方向,即自左向右。
因此,北半球的经线和纬线都向左偏转,以至那里的水平运动方向相对右偏;同理,南半球向左偏。
第七节 地球的公转1.恒星距离的秒差距数与其周年视差的角秒值互为倒数即"11"ππ==D D 或(π为周年视差,D 为秒差距)秒差距是恒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2.光行差和恒星的周年视差是地球公转的证据。
3.由于参考点的不同,天文上的年的长度有四种:恒星年、回归年、近点年、交点年(食年)它们分别以恒星、春分点、近日点和黄白交点位度量年长的参考点。
4.年月日长度主要以周期=参考点和点的移动为内容考察,若参考点移动的距离变短,说明点向西移;若参考点移动的距离变长,说明点向东移。
5.地内行星的公转速度大于地球,它在天球上相对于太阳来说是东行,其回合运动表现为上合——东大距——西大距——上合的依次出现和反复循环。
地外行星的公转速度小于地球,它在天球上相对于太阳是西行,其回合运动表现为合——西方照——冲——东方照——合的依次出现和反复循环。
这就是“内外有别”(地内行星的最大距金星450~480,水星180~280不超过900)第四章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八节 四季和五带1.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
2.发生极昼极夜的条件:φ=±(900-δ)(φ为当地地理纬度,δ太阳直射点纬度)3.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半球,昼长夜短,高纬度地区有极昼,昼长达24小时。
非太阳直射半球,昼短夜长,,高纬度地区有极夜,昼长为0。
4.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 =90︒-ϕ+δ(式中δ以夏半年为正,冬半年为负) 5.白夜的纬度极限:-18︒=ϕ+23︒.5-90︒ 6.我国四季的划分:(四立划分,强调天文特征)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 西方以二分而至划分,侧重气候季节。
7.如果无黄赤交角,那么五带宽度相同如果黄赤交角变大,那么热带和寒带扩大,温带缩小(45度时无温带) 第九节 历法1.阴历是使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阳历是使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
2.历法一般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 阴历,侧重协调朔望月和历月的关系; 阳历,侧重协调回归年和历年的关系; 阴阳历,侧重阴历兼顾阳历。
3.二十四气与太阳黄经严格对应,存属阳历范畴,是阳历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十节 时间1.求时区差: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用减法;分在东,西时区时,用加法。
2.求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注意0时区,12时区为一个时区)3.北京时间20点,全球位于同一天内(0点线与日界线重合)第五章地球月球第十一节日食和月食1.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
月食分月全食和月偏食。
2.本影的长度因射影天体的大小和它对于太阳的距离而不同。
天体半径越大,其本影越长。
3.七月初,地球的本影最长(远日点);七月满月时,月球本影最长。
4.月球没有月环食是因为月球没地球本影截面大。
5.日食必发生在初一(朔),月食必发生在食物(望)6.日月食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偏食——全食——偏食。
划分这三个阶段的是四种食相:初亏--食既--生光--复圆。
日食总是在日轮的西缘开始,于东缘结束。
月食总是在月轮的东缘开始。
7.此图(上右)所示是发生在北纬45度冬季傍晚的一次日全食过程。
读图可知:——天赤道向南倾斜,天北极位仰极,可知是北半球。
——天赤道与地平圈交角即位当地余角,故为45度——太阳周日圈(赤纬)在天赤道以南,故北半球是在冬季。
——日月正在向西方地平落下,可见时间为傍晚。
8.发生日月食的两个具体条件“1)朔望条件:日食必发生在朔,月食必发生在望。
2)交点条件:日食必发生在朔,月食必发生在望。
但逢朔未必发生日食,逢望未必发生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