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竹类

竹类




山东的竹子资源与栽培 刚竹属(Phyllostachys)为单轴散生型,多乔木,耐寒性最 强,在山东各地栽培也最多,如紫竹(P. nigra)、淡竹(P. glauca)、桂竹(P. bambusoides)及其变种湘妃竹(f. tanakae)、刚竹(P. viridis)及其变型绿皮黄筋刚竹(f. houzeauana)和黄皮绿筋刚竹(f. youngii)、罗汉竹(P. aurea)、水竹(P. heteroclada)、黄槽竹(P. aureosulcata) 及其变型金镶玉竹(f. spectabilis)、毛竹(P. edulis)等,其 他如早园竹(P. propinqua)、曲秆竹(P. flexuosa)、灰竹(P. nuda)、乌哺鸡竹(P. vivax)、早竹(P. praecox)、黄古竹(P. angusta)、篌竹(P. nidularia)等也有或多或少的栽培。 他们大多耐寒性强,能够在各地正常越冬而不需要加以保 护。如乌哺鸡竹可耐-23.4℃低温,早园竹、桂竹、黄槽 竹等也可耐-20℃低温。毛竹至少可耐-15℃低温(甚至在河 南省固始曾经出现过-20.9℃的极端最低温,引种的毛竹 仍能正常生长),在山东日照、崂山等地可高达12m以上, 地径达15cm。

三、园林中竹子的分类 (一)按地下茎类型分类


单轴型 合轴型
复轴型

(二)按竹子大小分 1.大型竹种 毛竹、粉单竹、慈竹、绿竹、青皮竹、淡竹、紫线青 皮竹、绿篱竹、黄金间碧玉竹、花毛竹、梁山慈竹、吊丝 竹、花吊丝竹等。 2.中型竹种 茶秆竹、孝顺竹、银丝竹、崖州竹、黄槽竹、金镶玉 竹、银明竹、金明竹、斑竹、筠竹、紫竹、螺节竹、筇竹、 唐竹等。 3.小型竹种 凤尾竹、倭竹、翠竹、菲白竹、佛肚竹、菲黄竹、山 白竹、鹅毛竹、阔叶箬竹、矢竹、辣韭矢竹、苗竹子、华 箬竹等。

五、竹类的园林应用 (一)、中国古典园林用竹 早在周朝《穆天子传》载“天子西征,至于玄 池,及树之竹,是曰竹林。”《拾遗记》载“始 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岗素竹。”可见, 秦始皇就把云岗竹子作为珍品引种于咸阳宫庭园 林中。 汉代皇家甘泉宫设有竹宫。寇恂伐湛国竹子做 箭百万余。“梁孝王东克方三百里,即菟园也, 多植竹,中有修竹园。”西汉在今周至县特设竹 监司。

(三)秆茎 竹秆的地上部分,端正通直,一般形圆中空、有节,上部 分枝着叶。每节有2环,下环为搜环,又叫鞘环,是竹篓 脱落后留下的环痕;上环为秆环,是居间分生组织停止生 长后留下的环痕。两环之间称为节内,两节之间称为节间。 相邻两节间有一木质横隔,称为节隔,着生于节内部位。 竹秆的节和节间形状及节间长度因竹种而有变化。

三)观秆竹类 1.秆形 方竹、螺节竹;大佛肚竹、佛肚竹、罗汉竹、龟甲竹、 辣韭矢竹、肿节竹等;筇竹、肿节苦竹、少花肿节竹等。 2.秆色 (1)紫色;紫竹、刺黑竹、筇竹、白目暗竹、业平竹; (2)黄色:黄皮桂竹、黄皮京竹、黄皮刚竹、金竹、安 吉金竹; (3)白色:粉单竹、粉麻竹、绿粉竹、梁山慈竹、华丝 竹; (4)秆绿色,节间或沟槽有黄色条纹:银丝竹、花巨竹、 黄槽石绿竹、黄槽刚竹、银明竹、绿皮黄筋竹; (5)秆黄色,节间或沟槽有绿色条纹:小琴丝竹、黄金 问碧玉竹、花吊丝竹、金镶玉竹、花毛竹、金明竹、金竹、 黄皮乌哺鸡竹、花秆哺鸡竹、紫条纹慈竹; (6)秆具其他色彩斑纹。斑竹、筠竹、紫蒲头石竹、紫 线青皮竹、撑篙竹、白目暗竹、红壳竹。

(4)多枝型 竹秆每节多 枝丛生、如慈竹属、刺竹属、 单竹属、牡竹属、思劳竹属 竹种。有的主枝很粗长,如 麻竹、撑篙竹、硬头黄竹等; 有的主枝和侧枝区别不大, 如青皮竹、孝顺竹、慈竹、 粉单竹、沙罗竹等。
(四)、叶和箨
1、竹叶 小叶每节1枚,交错排列成2行。每叶分叶 鞘和叶片2部分。叶鞘裹小枝节间,在和叶片 连接处的内侧,有膜质片或纤毛,称为叶舌。 两侧的耳状突起,称为叶耳。竹叶片长椭圆 形至披针形,中脉突起,两边有侧脉数条, 平行排列,叶缘一边有小锯齿,另一边则近 于平滑。叶片下方通常具短柄。

丛生竹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移竹造林和埋秆育苗造林。其中 埋秆育苗造林可分为压条埋秆、原条埋秆和埋节3种,而 埋节又分为平埋竹节、斜埋竹节、直埋竹节3种,以斜埋 成活率较高.一般双节段育苗采用平埋,单节段育苗则以 斜埋、直埋为多。 混生竹既有竹鞭系统,又有根蔸系统,生长繁殖的特性 介于散生竹和丛生竹之间,因此繁殖方法可以两者皆而有 之。 移栽竹子的季节,以该竹子出笋前1~2个月为宜。但事 实上最好的季节取决于:出笋期、抗寒性、气候变化等三 个因素。我国江南地区,刚竹属的竹种(毛竹、早竹、淡 竹等),应在l~2月份移栽;苦竹属、唐竹属的竹种,应 在2~3月份移栽丛生竹类的竹种,应在3~5月份移栽;方 竹属的竹种,应在5~6月份移栽。 移栽母竹以鞭龄l~3年生、秆龄1~2年生为最好。移 栽时,栽植穴应大于母竹宿土和鞭根盘的1.5倍。穴底铺 上营养上,竹蔸盖土10cm左右。栽后在覆土上盖一层l~ 2cm厚的稻草。栽后2周内,必须每天浇水1~2次。

二、中国竹类种质资源的分布 中国竹类资源十分丰富,有适于热带生长的合轴 型丛生竹种、亚热带生长的单轴型散生竹种和高 海拔高纬度地区生长的耐寒性强的复轴型混生竹 种。 据统计,全国竹类植物共有48个属,500多种。 这些竹种分布在北纬40о 以南的广大国士上。由 于各地气候、土壤、地形的变化和竹种本身种属 特性的差异,中国竹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 区域性。

Phyllostachys nigra 'Hale'

安吉竹海
禾 本 科 竹 亚 科

一、竹的形态 (一)、地下茎 地下茎是竹类植物在土壤中横向生长的茎,有节, 节上生根,节侧有芽,可以萌发为新的地下茎或 出土成竹。按植物学观点,地下茎是“竹树”的 主茎,竹秆是“竹树”的分枝,一片竹林尽管地 上分散许多竹秆,而在地下则互相连接于同一或 少数“竹树”的主茎。 根据竹子地下茎的形态特 征,可分为下列三大类型。

3.华南竹区 位于北纬10°~20°之间。年平均温度20~22℃,1月 平均温度8℃以上。年降水量 12000~2000mm以上。本区 是中国竹种数量多的地区,主要有酸竹属、刺竹属、牡竹 属、藤竹属、巨竹属、单竹属、茶秆竹属、梨竹属、滇竹 属等竹种。 4.西南高山竹区 位于华西海拔1000~3000m的高山地带。年平均温度 8~12℃,1月平均温度-6~0℃。年降水量800~1000mm 以上。 本区是原始竹丛,大熊猫、金丝猴等珍贵动物的 分布区,主要有方竹属、箭竹属、采竹属、玉山竹属、慈 竹属的一些竹种。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 他们爱竹、敬竹,宴集于竹林中,寓情于竹。后 魏《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洛阳显赫贵族的私家 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如景明寺“竹 松兰主,垂列阶墀”;永明寺“庭到修竹,檐拂 高松”;北魏高阳王雍宅“其竹林鱼地体禁苑, 芳草如积,珍木连阴。”《诸宫故事》载梁元帝 在江陵建湘东苑,苑中建有修竹堂。



(三)、枝 竹枝中空有节,枝节由箨环和枝环组成。按竹秆正常 分枝情况分为下列4种类型。 (1)一枝型 竹秆每节单生1枝,如箬竹属竹种。 (2)二枝型 竹秆每节2枝,1主1次,长短大小有差异, 如刚竹属竹种。 (3)三枝型 竹秆每节生枝3枚,l枚中心主枝,两侧各 生1技次主枝,如唐竹属、大节竹属、方竹属的竹种。也 有些竹种在竹秆中下部各节,每节3枝,在其上部各节, 次主枝之侧又生枝2~4枚,形成1节5~7枚,子主秆所生之叶称为竹箨或笋箨。箨着生于箨环上, 对节间生长有保护作用。当节间停止生长后,竹箨一般都 形成离层而脱落,也有些竹种的竹箨只脱不落,宿存在竹 秆上达数年之久。箨鞘相当于叶鞘,纸质或革质,包裹竹 秆节间。箨顶两侧又称移肩,着生箨耳。箨顶中央着生一 枝发育不全叶片,称为箨叶。箨叶无中脉,脱落或宿存。 箨叶和箨鞘连接处的内方,着生箨舌。

此外,青篱竹属的苦竹(Arundinaria amara)为复 轴混生型竹类,在山东东部的栽培历史也在百年 以上,青岛、威海等地常见栽培。
已引种的灌木竹类包括箬竹属的箬叶竹(Indocalamus longiauritus)和阔叶箬竹(tifolius)以及箣竹属的凤尾竹 (Bambusa multiplex)及其变种凤凰竹(var.nana)等,其中 前者应用较多(如济南),而后者为典型的合轴丛生型竹类, 耐寒性不强,仅可在南部沿海地区应用。此外,北京园林 工作者已经引种成功的菲白竹(Arundinaria fortunei)、翠 竹(A. pygmaea var. disticha)、日本倭竹(Shibataea kumasaca)、赤竹(Sasa veitchii)等灌木竹类,也可在山东 园林中应用,是优良的木本地被植物,值得推广。

1.黄河----长江竹区 位于北纬30°~40°之间。年平均温度12~17℃;1月 平均温度-2~4℃。年降水量600~1200mm。 在本区内, 主要有刚竹属、苦竹属、箭竹属、青篱竹属、赤竹属等的 一些竹种。 2.长江----南岭竹区 位于北纬25°~30°之间。年平均温度15~20℃,1月 平均温度4~8℃,年降水量 1200~2000mm。 本区是中 国竹林面积最大,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中毛竹林的 面积 280万hm2。 在本区内,主要有刚竹属、苦竹属、短 穗竹属、大节竹属、方竹属等竹种。


(五)、花 竹子的花与一般禾本科植物的花基本相同,每 花有外颖和内颖各正枚。外颖多脉,内样背有2脊, 等长或略短于外排。花本身由鳞被、雄蕊、雌蕊3 部分组成,鳞被3片,位于花之基部;雄蕊通常3 枚或6枚,花丝细长,花药2室;雌蕊1,花柱l~ 3枚,柱头2~3裂。中国各竹属的花果情况列于表 1中。 (六)、果 通常为颖果,也有坚果或浆果状类型。


(二)、竹秆 竹秆是竹子的主体,分为秆柄、秆基、秆茎3部分。 1、秆柄 竹秆的最下部分,与竹鞭或母竹的秆基相连,细 小、短缩,不生根,由数节至十数节组成,俗称“螺丝钉” 或“龙眼鸡头”,是竹子地上和地下系统连接输导的枢纽。 2、秆基 竹秆的入土生根部分,由数节至十数节组成,节 间短缩而粗大。慈竹属、刺竹属、单竹属、牡竹属、思劳 竹属的竹秆的秆基,在秆基的两侧,互生大型芽(又叫芽 眼)4~10枚,可以萌笋长竹。苦竹属、茶秆竹属等的竹 种的大型芽,数量较少,2~6枚,可萌笋,也可抽鞭。刚 竹属、唐竹属的秆基,一般没有或较少具有不完全的大型 芽。秆基各节密集生根,称为竹根,形成竹根独立根系。 秆基、秆柄和竹根合称竹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