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ppt课件
的使用价值,从而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7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既是统一的、又是 互相矛盾的,即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主要表现在: 第一,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
性,它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第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于生产者和购买者来讲只
4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学习目标】
1.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2. 了解货币的职能。 3.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4.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
用。 5. 理解存款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
的异同。
5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一、商品与货币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消费者行为和心理
14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当 商品流通越出一国范围而产生了国际贸易后,货币就在世 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 币,而且必须脱去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地方性外衣, 而以金块、银块的自然形式出现。
13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 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货币的这一职 能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 而产生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的出卖同货币 的取得在时间上可以是分离开来的。就是 说,商品的买卖可以不用现款,而是采取 赊购方式,到一定时期后再付贷款。这时, 货币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贮藏是货币流通的蓄水池, 它能起到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中需要的 货币量减少时,多余出来的货币就退出流通领域而成为贮 藏货币。反之,当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时,一部分贮藏货 币又会流入流通而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由此可见,在金 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永远不会在流通领域中泛滥成灾, 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9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3.货币
货币是一种或一组用于物资交换的工具。它根源于商品, 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金钱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度量单位。
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出现后,商品价值的实现,具体劳动能否转化为抽象 劳动,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都以能否实现向货 币转化为标志。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反映的是商品生 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和通 过等价交换来实现的社会联系。
6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退出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第二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第三必须是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才能进入消费
(2)商品的价格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是:
商品价格总额
一定时期内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
货币流通速度(次数)
12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成社会财富的一般代 表贮藏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既不能是想象的、 观念的货币,也不能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而只能是现 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可以作为贮藏手段的,除了金属 货币外,还有金银制品,如金银器皿和首饰等。它们也是 一般财富的代表,并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而增长。它们作 为潜在的货币供应的源泉,有时会涌入流通领域中来。
经济政治与社会
1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一章 透视经济现象 第二章 投身经济建设 第三章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四章 参与政治生活 第五章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第一章 透视经济现象
本章主要内容: 商品与货币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个人收入与理财
3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本章主要从讲述商品的基本属性入手, 先后介绍了货币的职能、价值规律的作用、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实施品牌战略, 财政收入、税收、个人理财知识,使学习 者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 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 创新、诚信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11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 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的职能是商品流通发展的必然结果。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 换,叫商品流通。
决定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的因素有三个:
(1)待实现的商品量;
能实现其中一种属性,不能同时两者兼而有之。商品生产 者生产商品是为了交换,商品对他来讲,有意义的不是使 用价值,而是价值,但他要实现价值,就必须把使用价值 让渡给购买者。商品购买者购买商品是为了消费,商品对 他来讲,有意义的是使用价值。他要获得使用价值,必须 支付商品的价值。 第三,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货币执行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 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 基本职能,另外三种职能则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 生职能。
10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价值尺度【案例引入】
【案例引入】 家具的“价值” 张先生想买一套家具。他到某商场看到某
款组合家具(衣柜、梳妆台和双人床)的 标价是8000元,一款双人床的标价是3000 元。这里,标价表明的是这套家具 “值”8000元,这款双人床“值”3000元。
8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2.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 值和价值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 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 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支出的劳动。商品的二因 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 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抽象劳动是 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