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学期邵东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科试题卷一.选择题(1-15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6-20为多选题,每题4分,少选且对得2分,有错选0分,共计20分)Ⅰ.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g)+O2(g)=SO2(g) △H1;S(s)+O2(g)=SO2(g) △H2,则△H1<△H2B.Zn(s)+CuSO4(aq)=ZnSO4(aq)+Cu(s) △H=-216kJ•mol-1,则反应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C.己知C(石墨•s)=(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相同条件下,如果1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 2.反应2C+O2===2CO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 g C(s)与一定量O2(g)反应生成14 g 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B.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 ΔH=-221 kJC.2 mol C(s)与足量O2(g)反应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 kJD.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CO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3.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由H+(aq)+OH-(aq)=H2O(l)△H=-57.3kJ/mol,可知:含1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B.已知C2H6的燃烧热为1090 kJ·mol-1,则C2H6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7/2 O2(g)===2CO2(g)+3H2O(l) ΔH=-1090 kJ/molC.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 =2 H2O(l) △H=-285.8kJ/molD.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则CO的燃烧热ΔH=-283 kJ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C.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则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D.在C中相同条件下,2 mol HF气体的能量小于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5.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H2O中H—O键O2中O=O 键H2中H—H键H2O2中O—O键H2O2中O—H键键能kJ/mol 463 496 436 138 463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 mol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总反应为2H2O2H2↑+O2↑ B.过程I吸收了926 kJ能量C.过程II放出了574 kJ能量 D.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6.已知:4CH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5ΔH >ΔHB .325ΔH =ΔH -ΔHC .1234ΔH =ΔH +ΔH +ΔHD .4ΔH >07.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 3(s)+3C(s)=K 2S(s)+N 2(g)+3CO 2(g) △H =x kJ/mol已知:碳的燃烧热△H 1=a kJ/mol ; S(s)+2K(s)=K 2S(s) △H 2=b kJ/mol ;2K(s)+N 2(g)+3O 2(g)=2KNO 3(s) △H 3=c kJ/mol , 则x 为( )A .a+b-cB .c-3a-bC .3a+b-cD .c-a-b8.把0.6molX 气体和0.4molY 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 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3X (g )+Y (g )nZ (g )+2W (g )。
5min 末生成0.2molW ,若测知以Z 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 /(L ·min ),则n 的值为( ) A .1 B .3 C .2D .4 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工业合成氨中,将氨气液化分离B .()33FeCl +3KSCN Fe SCN +3KCl 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SCN 固体,溶液颜色加深C .A 、B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 2O 2溶液,在B 试管中加入2~3滴CuSO 4溶液,B 中试管中产生气泡快D .向氯水中加碳酸钙,可提高溶液中HClO 的浓度10.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g)+ O 2(g)2NO 2(g)ΔH <0中NO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图中标有a ,b,c,d 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 (正)<v (逆)的点是( )A.a点B.b点C.c点D.d点11. 2.0mol PCl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 3(g)+Cl2(g)PCl5(g),达到平衡时,PCl3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0.5molCl2,在相同的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A.0.40molB. 0.20molC.小于0.20molD.大于0.20mol,小于0.40mol1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 A(g)+y B(g)z 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mol/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 <z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B的转化率降低D.C的体积分数下降13.对于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A.A B.B C.C D.D14.已知某可逆反应:mA(g) +nB(g)pC(g)ΔH=Q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右图表示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m+n<p Q<0 B.T1>T2p1<p2m+n>p Q>0C.T1<T2p1<p2m+n<p Q>0 D.T1>T2p1<p2m+n>p Q<015.把2.5molA和2.5molB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s 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s),同时生成1molD。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4 B.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6:5 C.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50% D.5s内B的反应速率v(B)=0.05mol/(L·s)Ⅱ、多选题(每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且对得2分,有错选0分)16.下图中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2Z(g)+W(s);ΔH<0的反应过程。
若使a曲线变为b 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催化剂B.增大Y的浓度C.降低温度D.增大体系压强17.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反应的限度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D.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18.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硝酸钠溶液B.氯化钠溶液C.硫酸铜固体D.醋酸钠固体19.T1℃时,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点反应速率v a<v b B.0-t2时间段,反应速率v(SO3)= 0.4/t2mol•L-1•min-1C.t2时刻,向容器中充入一定体积的气体氦,则v正、v逆均不变D.若反应在T2℃进行(T2<T1),反应进行t1分钟后,n(SO2)<0.8mol20.某实验小组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H2(g)+I2(g)2HI(g)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将1 mol H2(g)和1 mol I2(g)充入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HI(g)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时间/min 0 20 40 60 80 100T10 0.50 0.68 0.76 0.80 0.80HI(g)的物质的量分数T20 0.60 0.72 0.75 0.75 0.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温度下,0~20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25 mol·L-1·min-1B.在T1温度下,该反应有可能在70 min时已达到平衡状态C.由表中数据推测,T1<T2D.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H2(g)与I2(g)的反应限度越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21.(10分)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