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盖板涵施工方案

盖板涵施工方案

盖板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位于长治环城高速公路东段,起讫桩号:HK16+800~HK23+794.087,线路全长6994.087m。

环城高速公路东段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标准,设计时速10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6m。

分离式路基宽度13m。

本合同段盖板涵共4道,涵洞出入口均为八字墙结构。

钢筋混凝土盖板为C30钢筋混凝土,涵台基础为C25片石混凝土,涵台身及帽石采用C25素混凝土,八字墙、翼墙及涵底铺砌均为M7.5浆砌片石。

工程数量一览表二、人员、机械、材料准备1、人员安排主要技术、管理及施工人员见下表主要技术、管理人员表2、施工机械准备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3、材料准备①砂采用河北龙尧砂场砂,经检验合格,属中粗砂;砂源储备充分,可满足施工需要。

②碎石料选用王章村石料厂,经检测合格。

该石场规模较大,石料可满足施工需要。

③水泥为山西天脊水泥,经检验合格。

该水泥厂生产规模较大,可满足施工需要。

④钢材为长治钢铁厂生产,各型号钢材经检验合格。

三、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四、施工方案1、施工放样根据施工设计图及规范要求,我部对标段范围内的26 个I 级导线点进行了全面复测。

附合导线测量全长相对中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平差后各点坐标与设计提供的坐标吻合较好。

水准点的复测工作严格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附合水准路线的高程闭合差精度在规定范围内,满足要求。

根据相关要求和规定,我部还进行了导线点、水准点的加密工作,并将大部分加密控制点布设在构造物附近,使其真正起到了提高放样精度,便于施工放样的目的。

所有这些测量工作,均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与复核,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我项目部已对4座盖板涵洞进行了施工前的放样,准确定出中线,用水准仪测出原地面标高,对涵洞的长度、涵底标高、交角进行了复核,与施工设计图吻合。

2、地基处理根据施工设计图规定地基承载力要求,在基坑开挖后,对地基实际承载力进行承载试验,若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进行处理,地基处理除涵洞设计要求外,还要结合该路段路基处理方案,综合治理。

强夯段要经过强夯处理后再施工涵洞基础。

3、基础①基础采用C25片石混凝土,片石规格、强度严格执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片石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②混凝土均为拌合站集中拌制,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③片石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a可埋放厚度不小于150mm的石块,埋放石块的数量不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b应选用无裂纹、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具有抗冻性能的石块。

c石块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及混凝土的强度。

d石块应清洗干净。

e石块应均匀分布,净距不小于10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石块不得接触钢筋和预埋件。

f受拉区混凝土或当气温低于0度时,不得埋放石块。

④基础顶面与涵身接缝处应嵌片石插成石笋,成梅花状布置,并使之外露以便与台身咬合。

⑤基础每隔4~6m 设置沉降缝一道,沉降缝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缝宽2cm,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

⑥基础经监理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4、涵身、台帽①现浇混凝土涵洞的台身、台帽采用分别浇筑。

②基础经检验合格后,立模浇注涵身混凝土,模板必须平整、光滑、稳固,不得有漏缝,模板接触面涂上一层脱模剂。

③模板安装完成后,经检验符合要求,涵身开始浇注混凝土。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均为拌合站集中拌制。

浇注必须连续进行,混凝土必须振捣均匀密实。

涵身顶面与涵台相接部分应进行凿毛,以便混凝土间更好地搭接。

④涵身每隔4~6m 设沉降缝一道,洞身端部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沉降缝长度,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缝宽2cm,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

⑤涵身混凝土强度达到70%,开始拆模养生。

⑥涵身顶面清理干净后,开始安装台帽钢筋,钢筋制安必须按规范和施工设计图进行,钢筋骨架必须牢固,不得变形移位。

⑦钢筋骨架安装好后,立涵台模板,模板必须平整、光滑、稳固,不得有漏缝,模板接触面涂上一层脱模剂。

⑧钢筋骨架、模板经检验合格后,浇注台帽混凝土,浇注必须连续进行,混凝土振捣均匀密实,注意预留台帽与盖板的锚栓孔。

5、涵底铺砌①涵底和洞口铺砌上层采用浆砌片石,下层采用碎石垫层,二者应紧密结合。

②对倾斜较大的岩石河床,基础和铺砌可做成阶梯形。

洞底和洞口铺砌必须注意平整,碎石垫层必须均匀、密实。

③当涵底纵坡大于5%时且无人行要求时,涵底铺砌应增设消力坎。

6、盖板预制与安装①本合同段盖板涵预制2m实心板数量为61块,预制3m实心板数量为71块,采用C30混凝土。

②盖板预制在预制梁场集中预制,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根据地基及气候条件,采用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场地沉陷③钢筋制作前,表面的油渍、鳞锈等清除干净。

钢筋应调直,无局部弯折。

④板内主筋采用焊接,焊接接头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10d,双面焊缝不小于5d,不得在同一截面,必须交错搭接。

纵向钢筋遇锚栓孔可适当弯曲绕过。

钢筋网片加工要求见下表:⑤采用组合模板预制,模板接缝处必须清除干净、调平,拼装好的模板表面涂上一层脱模剂。

⑥模板检验合格后,按要求浇注混凝土,施工时预埋吊环。

预制盖板顶面应拉毛,以便新旧混凝土结合及吊装堆放时分辨。

⑦预制盖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能脱模吊运。

盖板块件堆放时应采用两点搁置,可用钢丝绳捆绑吊装。

⑧涵台帽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开始进行盖板的安装。

盖板安装前,应检查成品及涵台尺寸。

安装就位后,必须清扫冲洗,充分润湿后在板与台背间、板与板间的缝内用小石子填塞顶紧并用M10号砂浆抹平。

盖板与台身之间用锚固筋连接,施工时务必准确预留锚栓孔,就位后用环氧树脂砂浆固定。

⑨盖板上的吊装装置应用砂浆填满,相邻板块之间采用小石子顶紧并用10#水泥砂浆填塞密实。

⑩涵洞外层防水措施可在涵洞与填土部分均涂热沥青两道,每道厚约1.5mm,涂后不再另抹砂浆。

7、八字墙①将洞口施工范围内地基进行平整、压实。

②翼墙基础为M7.5浆砌片石基础,墙身采用M7.5浆砌块石八字墙身,洞口铺砌M7.5 号浆砌片石。

浆砌片石及块石时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上浆砌片石及块石的要求施工。

③浆砌片石施工要求:a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2~3层砌块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

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b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应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

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40mm,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时,可为30-70mm。

c较大的砌块应适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

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④浆砌块石施工要求a石块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应大致一致。

外圈定位行和镶面石块,应丁顺相间或两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0mm。

b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0m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40mm,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时不应大于50mm。

8、台背回填①台背填土必须在支撑梁(或涵底铺砌)及盖板安装且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方可进行填土,填土应涵台两侧对称填筑,并按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回填。

在涵洞上填土时,第一层的最小摊铺厚度不得小于300mm,并防止剧烈的冲击。

②盖板涵施工过程中,当涵洞顶覆土小于1米时,不允许重型机械碾压。

③墙背回填时应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

压实度要求大于96%。

对于八字墙与洞身间的死角,可以采用低标号浆砌片石砌筑。

9、质量检验①基本要求涵台地基承载力要达到设计要求,不符合的要换填处理。

沉降缝、防水层、台背填土应按施工规范和图纸要求施工。

②检查项目a、盖板涵的检查项目及方法见下表。

盖板涵检查项目及方法b、外观鉴定①涵身直顺,涵底铺砌密实平整。

②进出口与上下游沟槽连接顺适,流水畅通,无滞留物。

③帽石或八字墙平直,无翘曲现象。

10、施工安全技术①推土机上下坡时,其坡度不得大于30°;在横坡上作业,其横坡度不得大于10 °。

下坡时,宜采用后退下行,严禁空档滑行,必要时可放下刀片辅助制动。

②在垂直边坡的沟槽作业,其沟槽深度,对大型推土机不得超过2 米,对小型推土机不得超过1.5 米,推土机刀片不得推坡壁上高于机身的孤石或大土块。

③挖掘机工作位置必须平坦稳固。

工作前履带应制动,轮胎式挖掘应顶好支腿,车身方向应与挖掘作业面延伸方向一致,操作时进铲不得过深,提斗不得过猛。

④多机在同一作业面作业时,前后两机相距不应小于8 米,左右相距应大于1.5 米,两台或两台以上推土机并排作业时,两推土机刀片间应保持20~30 厘米间距,推土机前进必须以相同速度直线行驶;后退时应分先后,防止互相碰撞。

⑤盖板吊装时,应有专人指挥。

参加吊装作业人员要经岗前安全教育。

吊装前要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安全可靠。

⑥起重机作业地面应坚实平整,支脚必须支垫可靠,回转半径内不得有障碍物。

⑦吊起盖板时,应先吊离地面10cm 左右,停机检查其灵敏性、可靠性和绑扎是否牢固,确认正常,方可继续吊装作业。

作业中不得吊管节行走。

⑧在输电线路下作业时,起重臂、吊具、辅具、钢丝绳等与输电线路的距离不得小于下表:五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ISO9001-2000 质量标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进行全员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全体员工质量意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过程控制,切实贯彻“三检”制度。

1、质量保证体系的运作①质量组织机构(见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框图)②各部门的职责a. 工程部·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复核设计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

· ·根据具体情况,负责对各施工项目进行施工方案设计。

· ·编写每个分项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细则》,并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第一线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b. 质检部· ·提前作好各分项工程的质检计划,准备各种施工原始记录表格。

· ·对各分项工程施工工序的质检工作做好详细的分工,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框图· ·作好上下工序交接时检查,落实工序“三检”制度,同一分项工程项目,上一工序完毕,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时,报告负责该项目的监理工程师,由质检部部长主持,由施工队队长、质量监督员以及班组组长、质检员组成的质量检查组,进行工序间的质量检查,该项目由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 ·收集并整理施工原始记录表格,各种材料的合格证、出厂证等。

作为工程的竣工资料,为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定提供依据。

c. 测量监控组· ·在整个标段工程项目开工之前,用全站仪复测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网点,并建立覆盖整个施工范围的控制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