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或假设,自主设计实验和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或证据,定性或定量的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在探究中学会表达和交流,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养成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
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单质铁的化学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这为探究铁的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提供了基础。
在能力层面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提取与加工能力,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实验设计经验,但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有待加强。
在情感层面,由于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学生也对其用途有较多的关注,在本节课中应引导学生从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关注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之间的转化是学生的难点所在。
教学方式:
1、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预测物质性质。
2、整合实验过程,设计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
技术准备:
多媒体电脑、实验试剂(铁粉、稀硫酸、3FeCl 溶液、2e Cl F 溶液、氯水、稀硝酸、KSCN 溶液、锌片、铜片)
教学目标
思考】
⑴这些过程中铁元素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出问题【问题】看了图片后请同学
们思考一下,在铁及其铁的
化合物的转化中,究竟蕴藏
着哪些氧化还原反应呢?
学生思考
引出本节
课的探究
主题。
2
分
钟
分析问题【引导】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以金属铁、氯化亚铁、
氯化铁为例进行探究。
【思考1】金属铁、氯化亚
铁、氯化铁三种样品的颜色
特征是什么?
【思考2】同学们结合刚刚
标明的铁元素的化合价来思
考金属铁、氯化亚铁和氯化
铁中,哪些具有氧化性?哪
些具有还原性?
学生回答:
金属铁是银白色,
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
色,
氯化铁溶液是棕黄
色。
学生思考并提出假设
金属铁——还原性
氯化亚铁——氧化性
和还原性
氯化铁——氧化性
培养学生
学会研究
物质性质
的基本程
序,进行第
一个环节:
观察物质
的外观性
质
引导学生
从化合价
的角度预
测物质性
质
多媒
体电
脑
25
分
钟
【思考3】如何证明一种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介绍】通过探讨,师生得出结论:
验证物质有氧化性,就要验证该物质与还原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验证物质有还原性,就要验证该物质与氧化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回顾】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过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有哪些吗?
【投影简介】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探究实验】请用以下实验试剂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试剂】铁粉、稀硫酸、
3FeCl 溶液、2e Cl F 溶液、
氯水、稀硝酸、KSCN 溶液、锌片、铜片
学生回答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回顾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实验记录。
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整体思路和探究方法
巩固所学知识,为实验探究作理论依据
实验用品:铁粉、稀硫酸、
3
FeCl 溶液、
2
e Cl F 溶液、氯水、稀硝酸、KSCN 溶液、锌片、铜片
【引导】1、首先我们来探究单质铁的氧化还原性,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案?
【点评】同学们的方案很好,都具有可行性,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案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
【引导】2、接下来我们进行
2e Cl F 氧化还原性的探究,请同学踊跃发言,说说你们的方案。
【点评】非常好,那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
【追问】在验证2e Cl F 还原性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何?明显吗?如果现象不明显我们该怎样检验产生的Fe3+呢?
【知识支持】如何检验溶液中Fe3+的存在?往待测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如果溶液的颜色变为血红色,则
学生设计可能的方
案:铁+硫酸、+硝酸、+氯气、+硫酸铜溶液
学生可能的答案:
1、氧化性——
2e Cl F +Zn
2、还原性——
2e Cl F +硝酸、+氯水
学生回答:溶液有浅绿色变为黄色,但结果不太明显。
培养学生应用氧化
还原知识
实验验证物质氧化还原性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实验设计、操作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溶液中含有Fe3+离子。
请同学们继续完成实验。
【引导】3、最后我们来探究
3
FeCl的氧化还原性。
这一次同学们又有什么见解呢?【点评】不错,请同学们开始实验前想一想怎样检验Fe2+ ?
【知识支持】如何检验溶液中的存在Fe2+?①看颜色,如溶液变为浅绿色,则含有Fe2+;②加入NaOH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沉淀最终变为褐色沉淀;③加入KSCN不显色,滴加氯水变成血红色溶液。
【组织】学生实验汇报学生可能的答案:
氯化铁+Cu、Fe、KI
让学生以
实验事实
为基础,从
中得出结
论。
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1、铁三角
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
学生聆听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
的能力
10分钟
拓展应用
【学以致用】
1、为什么在2FeCl 、
4FeSO 溶液中常常加入铁钉或铁粉?
2、为什么在生活中提倡使用铁锅炒菜?
【课堂延伸】
人体能够吸收的是几价铁元素?补贴营养品中铁元素
的价态是多少?怎样补铁才是科学的?
【练习题】
【课后作业】
1、探究身边的食物中的铁元素
2、上网搜索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学生聆听、思考
完成教材迁移应用部分 和本节课开头衔接,让学生把氧化还原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电脑
3分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