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酒店设计探析【摘要】本方案取材于东南亚风情,集中体现缅泰风格建筑及传统。
穹窿湾生态酒店主要是给消费者一种大自然的感觉,在饮餐娱乐的同时享受大自然的芬芳,达到就餐者人景合一,情景交融的需求。
关键词:园林自然原生态引言:绿色管理强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正成为酒店管理的新挑战和酒店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深化绿色管理理念。
这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着眼于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化的新型管理。
唯有在每一位管理者、每一位员工的心目中确立了绿色管理的思想和观念,才有可能使他们主动地采取各种绿色管理的行为。
首先酒店要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其次,酒店要将循环经济作为管理理念。
循环经济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技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酒店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费的“资源——产品——污染物”的简单流动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流动来发展的经济。
完善绿色生产形式。
从生产设计、能源与原材料选用、设备维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做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人与环境的危害最小化。
要尽可能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整个生产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妥善处理好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科技,为经济发展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环境友好型酒店,是最妥当的叫法。
也是生态节约型酒店的意思。
生态酒店是简称。
绿色酒店是通俗叫法。
取绿色为环保颜色的意思。
生态酒店就是运用各种景观设计手法综合周围的环境为客人设计出景色优美,环境舒适的休闲、住宿场所。
生态酒店设计以绿色、生态、舒适为主题,突出造园人性化。
通过空间轮廓、群体组合、造型与色彩,让都市中的人们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泥土、植物,人离不开土地,亲近土地是人的自然选择。
人性化的功能,艺术也能给留宿者带来精神和视觉享受。
1. 设计起源1.1现代化已经将饮食推广到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就餐不仅要求在食品上达到精美,还要求就餐环境的优美,这样的综合性需求早已不是单纯的园林造景所能够满足,景观环境设计需要真正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为目的,因此在生态酒店的规划中,只有在明确的定位和顾客需求的指导下才能实现对这些要素和功能的整体把握和最终实现。
2. 设计主题2.1东南亚风情:东南亚是二战后期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
该地区共有十一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
在颜色方面,只能用色彩缤纷来形容或许是亚热带与热带气候的影响,很多东南亚国家的人们喜欢一些鲜艳颜色,给人一种快乐奔放,处处显示热带风情。
东南亚风格给人一种自然、健康、休闲的感觉,这正符合我们生态酒店要带个顾客的感觉,这种异域风情也正是让许多顾客留恋往返。
图2.1 东南亚风情效果图3. 设计过程3.1遵从五大设计原则;;;,使之成为自然气息浓郁的休闲绿地。
因地制宜,运用传统和现代的设计理念创造内涵丰富、现代感强、多元化的园林景观。
图3.1 穹窿山生态园东南亚风情区平面布置图3.2西方表现手法与中国风格的融合借鉴西方过程主义理念,从基地的特定性(site·specific)出发,我们在环境的营造中,着重反映一种根植于本土的文化理念,在自然的物质性和人的内心世界深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现代的环境剧场、开放式的构图、描述性的隐喻……等等设计与中国园林表现手法进行有机的融合,在家园的舞台上,找到自然之力和文化对活的契机,创造属于本土的、经得起细细品味、思考,并从、领略东西文化交融结合的妙处的园林景观。
3.3三大景观问题的解决问题一:有景观无艺术“景观规划是一门艺术,不是简单的植被、喷泉、雕塑、广场叠加起来。
园林讲究宜曲不宜直、宜掩不宜露,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一块石头、一棵树该怎么摆都有讲究。
但是很多酒店的景观给人的感觉是流于形式,徒有形式没有艺术。
”解决方式:给文化一点阳光。
穹窿湾生态酒店景观设计寻找穹窿湾地方文化的独特内涵与缅泰环境的契合点,以堆山理水方式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对穹窿湾文化的理解,从而延续文化脉胳,提升生态酒店环境品质。
问题二:有景观无功能“景观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审美,它应该具有实用性,为社区的交流沟通、顾客的娱乐休闲、健康运动、环境的绿色生态服务,但是遗憾的是许多小区徒有景观不具功能。
一些酒店的景观成了一种摆饰。
”解决方式:给大地一片绿色。
本案景观规划以人的尺度来把握设计,绿化造景成为其中很重要的主题。
首重突出生态概念、提高生态指数、通过保护、改造及合理分区布局和多层次的种植方式来表达园林语言,改善生态平衡,形成完善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
问题三:有景观无建筑“建筑也是景观的组成部分,不应将建筑与景观孤立地看。
因为对于一个新型生态酒店而言,建筑给人的印象就该“像是从大自然而来”。
但是,目前在中国,这样的生态酒店还太少。
建筑与园林景观的脱节是目前生态酒店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漠视了景观艺术是整体的艺术,建筑与园林各自为盟。
”解决方式:给环境多一些小协调,把酒店的景观融入整个大自然之中;协调酒店整体构筑与周边环境的接触与融合,使之成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并加以融入渗透,地块与地块之间以不同层次、不同方式融合,达到整体环境设计的概念。
4. 设计体系分析:遵循“延伸自然”的设计主题理念,结合本案规划设计建筑空间布局,景观体系由一条主轴,?个景观分区,数十个景观点组成,形成由点——线——面层次丰富的景观体系。
4.1功能分区4.1.1 中央生态景观区中庭景观区是整个社区的生态环境的塑造者,是贯穿和连续南北两侧组团的自然生态主轴,结合绿化树种的多样性。
常绿和落叶乔木的对比特征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以乔木、灌木,低矮灌木,草地四个竖向层次全方位的自然生态特征,木之华、湖之景、花之锦绣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悄悄地改变着整个酒店的小气候,充分满足了绿色自然家园要求。
4.1.2 健身康乐区景观空间集儿童游戏场、健身器械区、慢跑步道、表演广场、洗浴等各类运动配套设施,将户外运动设施错落交织于繁花树海的植栽中,提供顾客日常漫步赏景的休闲场所之外,一个运动与休闲的多元化的场地。
4.1.3 休闲娱乐区景观设计细致地考虑了环境在人的生活环境的要求,展现了一种良好的休闲社区模式,小品、山石、植物、道路和舒适的楼间环境,并利用枯山水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形成一个贯穿整个酒店的动态体系,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闲适感觉。
图4.1 穹窿山包房景点分析图4.2包房风格与景点,以原始风情的线条描绘此包房.图4.2 东南亚风情包房效果图,豪放的人,他建造的宫殿也是如此,因此在这建以吴王王宫之名的景点正融入了整个生态酒店这个大主题中,在王宫中我们既可以回顾历史,也可以欣赏古时的建筑艺术4.2.3太极水系:太极水系在整个酒店的中央位置,是一处最大的风景点,太极的图案不仅平衡,太极也寓意着和谐,此处以太极的图案制造的水景不仅给人一种平衡,和谐,匀称之美,也给人一种震撼之美。
图4.3 太极水系效果图4.2.4原始部落:原始部落的建造风格,给人一种不由自主想要冒险的感觉,更吸引顾客的光临,淅淅沥沥的芭蕉叶被水打的声音,又如一张画一样,让顾客遨游其中4.2.5入口山体景观雕塑:进入酒店,整个酒店的起始点景观是---“山体景观雕塑”,啦啦清脆的流水和古朴厚重的黄腊石相映成趣,起伏的瀑布更为小区增添了几分灵动之气。
水所触及之处无不散发出动人心弦的大气。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风水”之“水”即财富。
图 4.4 入口山体雕塑效果图4.2.6古城堡包房:包房以古城堡为主题,在点点幽光当中寻找激情,在古堡砖墙当中寻觅儿时童话书中的梦想。
4.3交通组织分传菜路线和顾客行走路线,让顾客和服务生分开,以免发生冲撞,行走路线是以景点为前提设计的。
图4.5 穹窿山生态园一层道路分析图4.4安全逃生系统当酒店消防铃响起是,安全逃生门会自动打开5. 绿化设计设计者本着健康生态的设计理念,采用自然终止的设计手法,让人们在享受进餐的同时,又享受到清新舒适的山野环境,就整个酒店而言,设计者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设计原则,把整个小区分成四个区域:(一)基调树,主要是作为行道及景点主视点的大面积种植树种,主要是椰子树这一热带植物,使得基调鲜活,具有韵律感。
(二)景观树,辅以大型成年的榕树形成竖向空间的主骨架,然后以芦苇,睡莲,杏菜等水生植物装饰水面,假山区则主要配合假山造型,只重一些精致的,以小见大的植物,植物选择上主要以南天竹,天门冬,紫薇,琼花,淡竹等为主,使假山显得更高大自然,其中还店主一些色花植物。
(靠建筑边):因靠建筑,所以设计上主要是以灌木为主,主要是想起到软化建筑墙体的坚硬面,同时又不遮挡室内采光,所以在树种的选择上主要是以,棕榈,芭蕉、海桐球,龟背竹,八角金盘等。
图5.1 穹窿山生态酒店植物种植图6. 水景系统水系水源来自于酒店西面的一个人工湖,。
我们通过从这条水源取水,融会贯通,保证整条水系的清洁。
水系使整个酒店景观的重要部分,为使水系清洁,必须使水系能流动,除了自然的连同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外动力,如潜水泵提升,并结合跌水做水循环,既美丽又自然。
图5.2 水景系统图7. 照明系统说明:照明设计以创造一个安全、温馨的酒店环境为宗旨,尽量做到以人为本、实用、节能。
结论现在的消费者要求就餐是要吃的舒心吃的放心,生态酒店在以良好的通风,高起点的设施,确实给了消费者以健康绿色的感觉。
这些是传统酒店做不到的。
如今,人们对生态酒店的概念已经日渐清晰起来,从最初的好奇和想看一看新鲜的角度,到形成了接受与放弃差异。
接受的是人们对吃饭的时尚追求被满足,让吃饭以外的精神需要与视觉需要被满足,让消费者逐渐喜欢生态酒店。
开车拉着老人和孩子在吃饭的同时,尽情享受;让不出远门的朋友能够亲身体验南国的风情;让小孩对世界各种奇珍植物有了认识,聚会与商务宴时,去生态酒店已经成为首选地方。
参考文献《度假式景观-浅谈东南亚园林设计》作者:刘义《谈谈生态园林,说说国内外景观》作者:罗华《风景园林》作者:孙筱祥《度假村与酒店绿化美化》作者:韩敬祖,张彦广《史记》作者:司马迁《云南植物研究》作者:吴邦兴《宾馆及酒店照明设计思考》作者:李朝献《園林植物配置》作者:朱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