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经典诗文咏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研究背景1.源远流长的古诗文尤其是经典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古诗文经万众传诵,影响了一代代人的修身与治学。
2.1992年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倡议并开始了儿童读经活动,此后“儿童读经热”从台湾相继传到香港、到美国、到大陆……;中国青基会98年也开始实施“中华古诗文经典工程”,这在全国众多省市中小学掀起了一股咏诵经典的浪潮,此项研究方兴未艾,千百万家庭从让幼儿背诵记忆古诗文的自发教育行为状态开始向自觉教育行为状态转变,众多家长甚至将诵记古诗文演绎成了亲子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园经过前期的家长问卷调查也发现,有71%的小班幼儿家长注重在孩子2-3岁时教其学习经典古诗文。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当今我国基础教育中,学习咏诵古诗文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正被纳入到正常的教学目标中去,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有关于古诗文诵读的课外读物,要求每个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诵读和背诵。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从现在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表述中,我们仍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幼儿学习古诗文的必要性:“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古诗文虽讲究韵律音节,但其中不乏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非常适合幼儿学习的经典作品。
并且作为民族文化的命脉,古诗文所蕴含的美和潜在的教育价值很值得我们去研发。
综上所述,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着想、从为幼儿终身发展的奠基着手、从顺应教育改革的形势出发,我们提出了经典诗文幼儿咏诵教学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研究目的及相关理论依据(一)课题界定和研究目的:“经典”指传统的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的著作。
“经典诗文”即自古以来得到普遍认可的典范诗文、名家名篇,就我园课题研究内容选择角度而言,主要选择具有典范性的唐诗宋词及适合幼儿咏诵的短小文章等。
“幼儿”指3-6岁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幼儿。
“咏诵”即吟咏诵读之意。
“经典诗文幼儿咏诵教学的研究”即指面向全体幼儿进行的、以传统典范的唐诗宋词和适合幼儿咏诵的短小文章等为内容的吟咏诵读教学的研究。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阶段根据其年龄特点运用适宜的方式,让幼儿潜移默化的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我园进行经典诗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可概括为:一、通过经典诗文咏诵的教学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从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二、通过对经典诗文的咏诵,激发幼儿前阅读兴趣,丰富幼儿知识,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开发幼儿潜能,完善和健全人格,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三、通过经典诗文幼儿咏诵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从而锻造新型幼儿园文化特色,构建园本特色教材,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
(二)相关理论依据:1、当代脑科学与幼儿脑潜能开发研究证明:人类的智力素质与大脑发展和成熟有着密切关系,语言对智力发展极其重要,古诗文的学习是幼儿语言习得的重要方面。
5岁左右是儿童大脑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幼儿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
2、当代教育学、心理学已证明:儿童在3—6岁时,是记忆最强的时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这一记忆黄金期如能熟读众多经典诗文名作将会对其一生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也无不显示这一定律的永恒价值;况且经典诗文富有韵律,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认为:儿童不仅具有无尽的“吸收的心智”,而且具有自我成长并形成健全人格的生命力。
她说:儿童的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自觉地进行的,都是自我教育而成长起来的。
我园的经典诗文教育研究不以积累为手段,而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为隐性目标,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身心和谐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一)实施过程实验研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5.2—2005.3):区级立项,成立课题研究组,制定研究方案,选择研究内容和对象,学习有关理论及研究方法,明确分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5.4—2007.5):在小班4个班具体实施研究计划,修改课题方案,向市级和省级申报,此课题于2005年11月被省教研室评为立项课题,幼儿园在前阶段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不断研讨。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07.6—2008.7):全面整理有关研究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写出研究报告及相关研究成果(论文等)。
并将部分成果和有益经验由试点研究向全园所有班级全面推开,构建园本特色教材体系,促进全体幼儿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法和手段1、主要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即把教学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既要按设计的方案行动,又要有所创新,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再创造的过程。
本研究中通过对古诗文教学活动前预设和活动后反思,对教学方案审视以促使教学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2)调查法:调查者通过访谈、问卷、测验、座谈等方式有计划了解教育活动的历史状况与发展、经验与问题,经过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结论以指导教育实践的方法。
本课题针对研究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对幼儿、家长及教师进行一些调查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及时纠正问题,指导下阶段古诗文研究工作的开展。
(3)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分析事物现象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将根据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的情绪情感及行为表现适时调整教材,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案例分析法:是研究者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如实、准确记录某一事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并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
在本研究中,将精选30个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有规律实用的案例进行总结推广。
2、主要研究手段:课堂观察研究、学科教学活动设计研究、应用比较研究、教学策略研究等。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我园课题研究主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的精神,依据幼儿教育学的原理,并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综合考虑,主要有以下几点:1、可接受性原则:幼儿的好奇心强,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
经典诗文的选择应与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密切结合,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诗文作为教材,使诗文咏诵更适合幼儿心理、思维的特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鼓励支持性原则: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的进步,增强幼儿学习经典诗文的自信心,而且对幼儿的新兴趣、新设想给予积极的鼓励,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积极支持幼儿进行大胆、充分的探索和实践。
并注重为幼儿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包括师幼共同挖掘有价值的、符合幼儿实践与创造水平的问题),使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不断得到发展。
3.渗透性原则:古诗文活动不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的游戏、生活活动之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4、自主学习的原则:古诗文咏诵活动尤其应重视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咏诵活动变成幼儿主动探究的活动。
5、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社会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真正的教育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幼儿教育就是在幼儿毫无对抗情绪的情况下进行,促使他们主动地得到发展。
汇集各种知识、印象,在自己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这一活动过程是在成人指导下,幼儿主动获得的,任何人都无法取代。
因而,经典诗文幼儿咏诵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创造各种能给幼儿带来新感受的环境,以帮助他们从各种感受中获取新知识,引导幼儿通过古诗文咏诵,发展思想,形成独立发展的人格。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措施(一)幼儿经典古诗文主要研究内容简介1.小班(3岁)幼儿:因其年龄小,只有简单的生活经验,对事物只停留在简单的表象基础上,因此易选择浅显易诵富有生活情趣的四句五言诗为主。
如《咏鹅》、《悯农》、《春晓》等。
2.中班(4岁)幼儿:幼儿的生活经验比小班较为丰富,认识事物也有所深化,应以易诵易记,富有意境(诗情画意)的四句五言诗及浅显易懂的、适合幼儿阅读的名篇文章为主。
如《山下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正月十五夜》、《咏柳》、《三字经》片段等。
3.大班(5岁)幼儿:认识能力比中班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能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选择诗文应以易诵易记,富有人文精神的七言四句诗、五言八句诗为主及浅显易懂的、适合幼儿阅读的名篇文章等。
如《中秋月》、《枫桥夜泊》、《忆江南》、《竹枝词》、《弟子规》片段等。
(二)相关子课题的设计我们认为,在整个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1、小、中、大班幼儿经典古诗文咏诵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
2.小、中、大班幼儿经典古诗文咏诵内容的选择及其思考。
3.小、中、大班幼儿经典古诗文咏诵的教学策略及相关研究。
4.小、中、大班幼儿经典古诗文咏诵教学的环境创设研究。
5.各学科教育教学如何“渗透”经典古诗文咏诵的方式、方法及相关模式研究。
6. 六合区机关幼儿园“经典诗文幼儿咏诵”研究园本教材。
(三)目标的探究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各领域的目标表述中较多的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纲要》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同时把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作为幼儿认知发展的推动力。
因此,在幼儿园“经典诗文幼儿咏诵教学研究”中,我们认真分析,制定经典诗文幼儿咏诵教学中幼儿可实现的情感态度、知识经验、行为方式、能力发展这四个方面的发展目标,积极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经典诗文教学的总目标:1、通过接触中国经典的古诗文作品,让幼儿初步感受中国经典古诗文的韵律美,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2、乐于欣赏和学习四句五言诗、七言四句诗、五言八句诗等风格的古诗文作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提高幼儿咏诵能力。
3、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创造性的表达自己学习经典诗文的情感、经验和想象。
4、乐意参加古诗文咏诵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创造、交流的快乐,充分体验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愉悦,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内容的选定在几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选择内容不能主观臆断,而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一些调查分析和研究来选定教学内容。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1、从年龄方面入手幼儿园有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年龄各不相同,各方面发展的水平也不一样,接受能力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