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油气资源评价的定义是什么?与其它学科有什么关系?答:(1)油气资源评价是石油勘探综合研究与系统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介于石油地质学和勘探经济学之间的一门应用学科。
它是为油气勘探决策部门和决策者提供油气勘探决策的依据,为政府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提供依据的一门科学。
油气资源评价是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油气资源评价必须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必须与油气勘探工程(甚至开发工程)相结合;必须考虑经济学问题(经济评价),决策分析2、油气资源评价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评价内容?答:(1) 有无油气资源?地质评价要解决的问题有多少资源?资源量估算要解决的问题资源在哪里?地质评价与资源量估算共同解决的问题资源的质量与效益?经济评价解决的问题如何获得资源?勘探决策分析(2)油气资源评价的研究内容:①地质评价:研究油气资源的形成条件:②资源量估算;估算各级资源量的大小;③经济评价:估算资源的经济效益3、油气资源评价对象(评价层次)有哪些?不同评价者的评价对象有何不同?答:(1)油气区(Petroleum Province):油气区可以是一个大的地质构造单元,也可以是一个地质、地理甚至与行政区划有关的单元,它还可以指一个巨型盆地或盆地群,这些盆地在地质成因结构和含油气层系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油气区评价的目的:油气区评价是一种战略性的评价,它作为石油大国或大的跨国公司为制定远期勘探规划而提出的。
同时,油气区评价也是国家制定能源政策和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的重要依据。
(2)盆地评价:是以盆地(Basin)为基本评价单元进行的油气资源评价,是国家或石油公司为制定中期勘探规划进行的评价。
盆地是资源评价的基本单元之一。
盆地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盆地的地质评价、盆地资源量的估算、盆地资源分布等。
(3)区带评价:是以区带(Play)为评价对象进行的油气资源评价,是一项具体的、直接用于生产的资源评价工作。
区带评价不仅要估算出区带的资源量,而且还要指出区带中圈闭的个数、层位以及圈闭的规模和资源的分布等。
(4)圈闭评价:圈闭(Prospect)评价是勘探目标的评价,是与勘探生产关系最密切的经常性的评价活动。
其目的在于为勘探目标优选和探井井位部署提供依据,为直接发现油气田服务。
政府部门的资源评价:重点是盆地评价和油气区评价大油公司的资源评价:重点是盆地评价和区带评价小油公司的资源评价:重点是区带评价和圈闭评价4、油气资源评价的理论和原则是什么?答:(1)石油地质基本原理是油气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①油气成因理论:成因评价方法的基础;②油气成藏理论:盆地与区带地质评价的基础,类比方法的重要基础;(2)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是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和方法论:统计理论和方法不涉及成因过程,主要根据对油气资源量与地质变量的统计分析建立资源量预测模型。
是统计法计算资源量的基础。
油气资源评价的原则:(1)成因原则:指在进行油气资源评价过程中所遵守的从油气生成到运移、再到聚集成藏的基本原则,是油气资源评价过程中最基本的原则。
(2)黑箱原则: 与成因原则相对应,不关心油气的具体成藏过程,而是把油气藏的地质形成过程看作为一个黑箱,试图在可测定的地质变量与油气储量之间寻找对应的关系。
(3)最弱因素原则:油气藏存在的概率受最弱地质因素控制,油气藏存在的概率为各地质条件概率的乘积,其中一项为0,油气藏存在概率即为0。
(4)测不准原则:对于盆地与圈闭而言,油气资源量及其空间位置,两者不可兼得,这一现象叫做测不准原则。
(5)相似性原则:假设有两盆地A(高勘探程度)与B(低勘探程度),那么盆地B的油气资源量就可以依据盆地B与盆地A的地质条件比较而近似求得。
(6)资源-储量发现无限逼近原则:任何时期所评价的资源总量和所发现的油气最大储量不可能超过自然存在的烃类总量,油气勘探的深入过程只是资源-储量的发现向终极方向的无限逼近(7)系统原则:油气资源评价要对各地质要素地质过程等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来评价资源量。
5、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特点?答:(1)资源评价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2)高度综合性是资源评价学科的重要特点各地质学科的综合:地层、构造、沉积等;各相关学科的综合:统计学、系统论、决策论、经济学等。
(3)重视风险与不确定性是油气资源评价的特征之一第二章油气资源概念和分类体系1.油气资源的定义是什么?油气资源有什么特点?答:(1)油气资源(Petroleum Resources):是在自然条件下生成并赋存于天然地层中,最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被人类开采利用的石油与天然气的总体。
(2)①资源的可探明性:可以找到;②资源的可采性:可以采出来;③资源的经济性:具有经济效益。
2.地质、可采、经济可采油气资源量的定义是什么?油气资源量具有什么性质?答:(1)①地质资源量(resources in place):是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在勘探工作量和勘探技术充分投入的条件下最终可探明的地层中的油气总量。
包括已发现(包括已采出的)储量和未发现的远景资源量。
②可采资源量(recoverable resources):是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预期能从储集体中最终采出的油气数量。
也称技术可采资源量。
③经济可采资源量(economic recoverable resources):是指通过经济可行性评价,依据当时的市场条件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它条件允许,即储量收益能满足投资回报要求的那一部分可采资源量。
(2)①资源量的可变性:不同时间计算的资源量可以是变化的。
这种变化是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生的,不是人为造成的。
②资源量的不确定性(概率性):由于地质参数的不确定性,造成资源量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在资源评价中经常用概率表示这种不确定性。
3.油气资源分类体系的分类原则是什么?(指油气资源评价中建立的资源概念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答:①按地质把握程度(可靠或落实程度);②发现与未发现;③可采与不可采;④有无经济价值4.油气资源分类体系有哪些主要类型和层面?答:(1)三种类型:一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矿业大国为代表的西方矿业大国类型,属于“经济上明晰组线条”型;二是以北欧工业相对发达和南美矿业相对富有的北欧南美类型,属于“经济上渐变细线条”型;三是以俄罗斯和中国为代表的公有制国家原计划体制类型,属于“经济上模糊无线条”型。
(2)五个层面:一是公司层面,如ExxonMobil、Chevron、Texaco等,注重最大经营效益;二是行业学会层面,如SPE、SPEE、AAPG等,注重公平利益竞争;三是国家层面,如NPD、EIA、USGS、中国、俄罗斯等,注重充分利用资源;四是国际层面,如WPC、WEC、OPEC等,注重统一对比概念;五是资本投资层面,如SEC等,注重显著投资回报。
5.麦凯尔韦油气资源分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证实储量(Demonstrated Reserves):在已知油田产层中已经确定的在现今和未来技术条件下值得开采的储量,包括测算储量和显示储量;①测算储量(Measured Reverves):根据直接的地质和工程数据估算出来的、已验证具有经济价值的储量。
它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或未来若干年内有足够把握从储层中采出。
②显示储量(Indicated Reserves):在现有油气田的已知产层中,通过技术进步而有望获得的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储量。
(2)推测储量(Inferred Reserve):在已发现油田中通过扩边、调整、复核或出现新的产层而增加的储量。
(3)待发现资源量(Undiscovered Resources)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石油地质理论估算出的已知油田或油气聚集以外的资源。
包括假定资源量和推测资源量6.我国以往资源分类体系与西方国家的主要差异是什么?答:①国际上的储量与资源量一般指经济可采储量与经济可采资源量,而我国的储量与资源量一般指地质储量和地质资源量。
这是我国资源体系与国际不接轨的重要方面。
②国际上的储量一般采用“概率性”管理模式,而我国的储量一般采用“确定性”管理模式。
③国际上的储量具有时间性,我国的储量一般不具有时间性,我国的探明储量上交后一般不再变化。
④我国的储量级别与勘探阶段密切相关,而国外在发现工业油气流以后的任何勘探阶段都可以提交3P储量。
⑤国际上以一口工业油气流井为基础并结合外推方法分别计算“证实(proved)”、“概算的(probable)”、和“可能的(possib le)”三级储量。
⑥我国的探明、控制、预测储量之间有严格的规定。
并与勘探阶段有关:开发阶段计算探明储量;详探阶段计算控制储量,预探阶段计算预测储量;区域勘探阶段计算远景资源量。
这种状况与国外比较的结果是:我国的控制与预测储量中均包含了国外一部分已证实(proved)的储量。
⑦与国际接轨是我国资源体系与储量资源评价方法发展的基本方向;在现阶段,与国际接轨的核心应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和剩余经济可采资源量”入手;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要与历史接轨。
因此,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将保持“地质资源体系”与“剩余经济可采资源体系”并存。
7.我国新的资源分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勘探阶段完成后,或在开发过程中计算的储量,探明储量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的投资决策、油气田开发分析与管理的依据。
②控制储量:是在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勘探过程中计算的储量。
控制储量可作为进一步评价勘探、编制中期和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③预测储量:是在地震普查和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或综合分析有油气层存在,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对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的储量。
预测储量是制定评价勘探方案的依据。
④潜在资源量:对已发现的圈闭采用容积法或类比法预测的资源量,它作为预探部署的依据。
⑤推测资源量:是在总资源量中扣除已发现的储量和潜在资源量后得出的资源量数值。
可以理解为已发现圈闭以外的远景资源量。
⑥远景资源量: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采用成因法、类比法或统计法估算的油气总资源量中减去已发现的储量,即为远景资源量。
8.SPE/WPC的储量分类体系(3P体系)答:1)证实储量(Proved Reserves):是在现行经济条件、操作方法和政府法规下,根据地质和工程资料的分析,能以合理的确定性估算的,在某一指定日期以后,从已知油气藏中可以商业性采出的油气数量。
证实储量可细分为已开发的和末开发的。
2)概算储量(Probable Reserves):通过地质和工程资料分析,表明采出的可能性比采不出的可能性更大的未证实储量。
按照这一逻辑,当采用概率法时,预计实际可采量将大于或等于证实加概算储量的概率至少应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