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药理学
的药物,其排泄也存在昼夜节律
庆大霉素
0时给药:CL降低,t1/2延长,AUC增大 8或16时给药:药动学参数无差别
15
※ 时辰动力学对药效学的影响
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
慢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
尼可刹米:同一剂量,14:00-67%,2:00-33% 氨茶碱:LD50给药,12:00-63%,16%-75%, 24:00及4:00-10%
33
※ 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传统用药方案:等剂量多次给药
药动学、药效学、毒性都有节律性
药效最好、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全日量早8点给药优于等量多次给药 先多后少优于一日一次给药方案
二、抗糖尿病药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不论对健康人或糖尿病人都 有昼夜节律性,即在凌晨4时对胰岛素最敏感,上午 作用较下午强,尽管如此,糖尿病患者在早晨的用
10
※ 时辰药理学对药动学的影响
一、机体节律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早晨服用较晚上服用Cmax升高,tmax缩短的倾向
茶碱:Cmax升高,tmax缩短,t1/2和AUC无 差别,注射时差异消失 阿米替林:结果与前者相似
11
二、机体昼夜节律对分布、蛋白结合的影响
血浆中蛋白具有昼夜节律性,因而血浆蛋白结合
• 单胺类递质和血液,尿液、唾液成分的昼夜节律: 脑内5-HT含量昼期高于夜期;血浆和脑内色 苷酸含量的昼夜节律和5-HT正好相反;血糖的特 点是昼低夜高、胰岛素浓度在明期较低而胰高血 糖素浓度在明期较高;游离脂肪酸含量在明期较 高;另外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具有晨高夜低的 特点;总蛋白质、尿酸、血清钾具有昼高夜低的 特点,尿素氮、甘油三脂、无机鳞、血清淀粉酶 和碱性磷酸酶则具有夜高昼低的特点;尿中电解 质中的钠、钾、磷酸盐和肌酐等谷值在4:00— 8:00,而峰值在正午到傍晚。
十、抗贫血药
葡萄糖酸铁、硫酸亚铁等补血剂,于晚8点 服用最佳。因此时的吸收率比早晨8点要高 得多,且可延长疗效达3-4倍
十一、抗结核药
新的研究证实,结核杆菌需靠药物的浓度 高峰来“围歼”杀灭或抑制其繁殖生长, 所以如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常用 抗结核药物,应以早晨一次服用为佳,此 即“冲击疗法”
23
五、抗肿瘤药
肿瘤细胞的生长高峰是上午10时,第二个生长 小高峰是22-23时,正常细胞的生长高峰是下午 4时,肿瘤患者的最佳化疗时间应选择在上午或 晚上进行 不同的肿瘤对化学药物有特定的时间敏感性 人体组织对化疗毒性的耐受程度存在时间差异 5-FU、MTX、6-MP、阿糖胞苷等耐受性在傍晚和 睡眠时最佳;阿霉素早晨给药毒性低而疗效好; 多西他赛在上午8时给药较为安全有效
18:00时~23:00时肌注药物t1/2为3.46h±0.8h、
Cl为1029±226ml/min
9
药物的敏感性随“生物节律”发生变化
青霉素皮试每日节律为,阳性反应率在7:00 时~11:00时最低,23:00时最高
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时间在4:00时左右,
若此时给于最低用量,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心脏病人对强心甙的敏感性以4:00时为最高, 比其他时用药高出40倍
八、他汀类调脂药
该类药物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还原酶, 阻碍肝内胆固醇合成,同时还可以增强肝 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使血清 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降低,胆固醇 主要在夜间合成,所以晚间给药比白天给 药更有效
九、利尿药
早晨7点服药较其他时间副作用要小 速尿于上午10点服用,利尿作用最强
21
三、降血压药物
一天服用一次的降压药宜在清晨7时左右服用, 若一日两次用药宜在清晨7时,下午4时服用, 不可睡前服用
22
四、平喘药
β 2受体激动剂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 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晨间用药效果好 糖皮质激素:清晨用药效果好,副作用小 氨茶碱: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以清晨7点 应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 其他以睡前服用效果最佳
率高的药物,药物动、药效学可能产生节律性 地西泮
口服给药:早9:00 Cmax升高,tmax缩短, t1/2和AUC无变化
静脉注射给药:早9:00给药,4h内血中总浓度 高于晚间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也高
12
地西泮口服给药与注射给药的药动学时辰变化
三、机体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动物实验已报告药物代谢酶有昼夜节律性
24
六、解热镇痛抗炎药
吲哚美辛上午七时口服可获得最高血药浓 度,达峰时间也较其它快 阿司匹林在早晨服药的生物利用度较晚上 大
七、强心苷类
心律衰竭患者对西地兰、地高辛和洋地黄 等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4时最高, 比其他时间给药的疗效高约40倍。 地高辛于上午8-10时服用,血浆峰浓度稍 低,但生物利用度和效应最大;下午2-4时 服用,则血浆峰浓度高而生物利用度低, 所以上午服用不仅能增加疗效,而且能减 低其毒性作用
• 内分泌具有昼夜节律: 各种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都有一定的节 律,大多有昼夜节律,个别的有七日节律、 月节律和年节律。比如人体肾上腺皮质激 素的分泌午夜入睡前最少,清晨觉醒后达 到峰值;人体催乳素分泌量夜间睡眠时明 显多于白天觉醒时。
• 免疫和酶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摄食和饮水 具有昼夜节律;月经具有月节律,机体机 能活动则具有年节律等。
量还需增加,因为至糖尿病因子的昼夜节律也有一 峰值(早晨糖耐量试验最差)
20
为控制餐后血糖,口服降糖药常在餐前服用(如 格列齐特,伏格列波糖等)一日一次的降糖药则 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 吡嗪缓释胶囊) 餐后服用的降糖药(双胍类,有利于刺激外周组
织利用胰岛素,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时辰药理学
定义
时辰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简称 Chp)又称时间药理学,研究与时间相关的机体对 药物的生理反应,包括药理效应与毒性、药动学 和生物利用度等随给药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规 律。
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机体内各种 不同的生理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称 为生物节律
环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持续时间
酶活性最低的时间段(明期)最长
酶活性最高的时间段(暗期)最短 阿司匹林6:00时给药,消除慢、半衰期长 某些抗肿瘤药以一定的速度持续静注,也表现出 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14
四、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尿的pH有昼夜节律性
水杨酸、阿司匹林等依赖尿的pH从尿排泄
给药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吗啡15:00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弱,21:00 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强 赛赓定的抗组织胺作用在7:00时给药,
疗效可持续15~17h,而19:00时给药则
只能维持6~8h
8
药物动力学也随“生物节律”发生变化
度冷丁
6:00时肌注,比晚上18:00时~23:00时肌注 的药物吸收率高出3.5倍 6:00时肌注药物t1/2 6.46h±1.97h、Cl为 605±236ml/min
总 结
生物周期性如同神经、内分泌系统一样,对
机体有着客观的、广泛的影响 生物周期性在药理学方面、对药效评定,机 制阐明,特别是合理用药有重大意义 用药的时间分配是给药方案的一部分
31
参考文献
• 曹献英.时辰药理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合理应 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唐荣芬.时辰药理学在临床给药护理中的应 用.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长时程节律(如月经周期) 中时程节律(24小时昼夜节律) 短时程节律(如心跳、呼吸节律)
近年节律性:冬眠、洄游、迁徙
人类常见的昼夜节律
• 体温、血压和心率的昼夜节律,人体体温4:00前 后最低,8:00后迅速上升,16:00左右达最大值; 健康成年人白天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高于夜 间,平均动脉压也有相同的节律;高血压患者的 收缩压和舒张压昼高夜低;心率的昼夜节律和睡 眠—觉醒节律以及体温节律同步,白天觉醒期, 体温较高、心率较快;夜间睡眠时,体温较低, 心率较慢; • 睡眠—觉醒的昼夜节律(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16
药物疗效的昼夜节律
传统观念:药物强度与药物剂量或浓度呈正比 洋地黄:夜间用药较白天用药,敏感性高40倍 普萘洛尔:14:00用药作用最明显(Cmax和AUC 最高) 青霉素皮试:反应峰值23:32 他汀类降血脂药:胆固醇合成主要在夜间合成, 因此晚间给药作用强 茶碱:支气管哮喘多夜间发作,受肾上腺素、 组胺等影响,缓释剂晚间给药优于一日两次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