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规定

前言一、商品技术部是本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享有文件更改、修订、日常维护及最终解释权。

二、文件版本历史记录:文件版本版本实施日期编制人校对人审核人标准化审定人批准人备注A0原版本版A1 版C0 版三、本文件与上一版文件相比的主要变化点:1、完善各部门职责权限;2、临时脱离工艺依据《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执行;3、完善《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的相关要求;4、《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与《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直接引用CAPP平台模版, 《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模版引自《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四、本文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或废止的文件:0/C0 版《工艺变更管理规定》文件1流程图过程所工艺变更流程商品技术部有者编号:GW/Qd-XS-SJ-7.3.7-02使用何种方式?(材料、设备、资金)谁进行?(能力、经验、技能、培训)电话、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照相1、工艺技术科:过程工艺变更归口管理部门本过程对机、文件夹、会议室、文件平台2、各车间/品检科:过程工艺变更提出、执行部门应标准条如何做?(方法、程序、技术)如何测量?(特征值、过程指标、评估值)款1、过程设计更改控制程序2、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管理规定3、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4、工艺分级管理规定工艺变更申请单回复及时率测量方法:按要求回复工艺变更申请单数量/提交数量*100%测量周期:1月/次工艺变更申请一次性提交合格率测量方法:工艺变更申请一次性提交合格数量/提交总数量测量周期:1/月次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S(供方)输入过程I输入O输出C(顾客)F职责P流程图T时间I输入O输出C(顾客)输出过程工艺变更需求工艺文件要求内工艺文件要求外1.制造过程工艺变更工艺变更各车间工艺改进项品检科目车间是否有可执行方案N自行整改将工艺问题反馈Y给工艺技术科确定工艺更改方案2.工艺变更方案工艺技术科工程院N1.《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评审验证表》方案可行性3.《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各车间品检科YC4:Y是否需要C4:过程设计长期验证和开发Y 过程设计和开发C10:编制《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C6.2:2.《技术问产品制造过程更改题处理通知执行临时工艺,并工艺技术科单》记录过程执行情况2个工作4.《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各车间品检科N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N3.《验证报告》日内完成通知单到期,编制验证报告5.《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各车间品检科编制、提交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2个工作结束专业知识分享2 目的本文件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工艺变更流程,保证变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现场工艺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3 范围本文件明确了工艺变更的范围、流程、执行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移行车型的工艺变更管理。

4 术语和定义7.3.8工艺变更范畴:工艺文件中关于过程特性参数、产品/过程规范/公差、评价测量技术、样本容量频次、控制方法、反应计划/预防措施、生产辅料等信息进行变更的项目。

7.3.9异常处置预案:将临时脱离工艺过程中临时执行措施固化的项目进行标准化,问题发生后,可按方案措施执行以保证生产,再提交《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的开展方式称为异常处置预案。

5 职责和权限3.各车间(包括下料中心、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及品检科2.车间/ 品检科班组长4.负责班组内工艺变更的提出。

5.负责协助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对现场问题进行解决。

6.负责对本班组内工艺变更项目的实施与验证,并保存执行过程的相关记录,及时将异常反馈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

3.车间技术组/ 品检科工艺负责人3.负责新产品生产准备工作,对现场操作进行培训指导,新车型工艺移行前,成立新车型工艺验收小组,并开展相关工作,将现场工艺问题及时反馈工艺技术科。

4.在工程院新车型工艺文件移行时,负责对工艺文件进行评审验收,确保工艺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5.负责对各班组反馈的现场问题第一时间到现场调查确认,并进行判定、解决,对判定属于需变更工艺的问题,向工艺技术科提出变更申请。

6.负责将车间/科室内各班组因设备改善、成本改善、品质提升、生产节拍变化、生产布局调整等造成工艺变更,组织相关部门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及验证。

7.工艺改进过程中,负责编制《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并提交工艺技术科。

8.负责后序反馈的跨班组、跨车间的工艺问题沟通,并协助其他前序车间进行验证工艺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7.3.10负责依据《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落实现场作业指导性文件更改及现场工艺变更。

7.3.11负责识别异常处置预案项目,并编制《XX 部门XX 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并对工艺异常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解决。

4.车间品质副主任/ 品检科科长车间品质副主任/品检科科长分管车间技术组及工艺管理工作,负责《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工艺项目反馈记录表》、《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XX 部门XX 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的批准。

4.工艺技术科7.负责工艺变更过程中与工程院接口。

8.负责在工程院新车型工艺移行前,参加各车间/品检科新车型工艺验收小组,跟踪工作进程。

9.负责各车间/品检科因设备改善、成本改善、品质提升、生产节拍变化、生产布局调整等造成工艺变更的归口管理。

10.负责对车间提交的《工艺项目反馈记录表》进行确认,对现场工艺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判定,对工艺问题进行解决,将不能自主变更的工艺问题反馈工程院。

11.负责对车间/品检科提交工艺变更项目进行评审,并对需验证项目以《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的形式下发临时工艺。

12.负责结合《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以及过程执行记录等编制《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

13.负责《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发布工作。

14.负责对车间/品检科编制的《XX 部门XX 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进行确认,保证方案可实施性。

6 工作程序9.工艺变更范围5.冲压工艺闭合高度、气垫压力、顶杆规格与行程、料片尺寸、制件检验频率、设备、模具点检频率及记录形式、制件检验手段、生产辅料等工艺变更,其中闭合高度、气垫压力、顶杆规格与行程的变更直接进行验证,连续 3 个批次参数一致且制件合格的,方可进行工艺变更。

6.焊接工艺工艺参数调整、制件工位调整、焊点排布调整、涂胶工位调整、设备调整、生产辅料调整等工艺变更。

7.3.12涂装工艺工位调整、生产辅料调整以及与产品设变无关的工艺变更。

7.3.13总装工艺工位调整、工艺参数调整、生产辅料调整、工具等变更。

7.3.14以上范围中在特殊情况下不能自主完成的工艺变更,工艺技术科可向工程院提出《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由工程院主责进行变更。

5.工艺变更类别及评审和验证要求5.四大工艺变更通用要求15.只是完善工艺文件不涉及现场工艺或产品变更的,不需进行评审和验证。

16.工艺变更要求评审、验证时由工艺变更提出部门组织实施,填写评审记录和编制《验证报告》,验证过程中需要有线体品质检验员或品检科专职检验员参加。

17.工艺变更是否需要验证最终体现在《工艺变更评审记录表》中。

18.工艺变更评审要求a. 参评人员要求:对于所评审内容涉及现场操作及参数变更的,必须包括但不限于线体班组长、车间技术员、工艺技术科或工程院技术员;对于所评审内容涉及产品设计输出文件更改的,必须要有商品技术部或研究院产品技术人员参加;对于所评审内容涉及工艺装备改造或新增的,必须要有设备科或工程院相关人员参加;对于所评审内容涉及检具、测量设备、法规项目的,必须要有品质保证科和工艺技术科相关人员参加。

b. 评审内容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作业顺序是否合理、相互作业间有无干涉、是否存在勉强作业;生产节拍能否满足;产品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工艺装备能否满足工艺要求;是否会引起相关联工序/工位的质量问题。

19.工位调整(不适用于冲压工艺)a. 工位调整的分类Ⅰ类:工位作业内容的调整指本工位在整条生产线中的排列顺序及位置不变、节拍不变,只是其中部分作业内容增加或减少,操作人员、工艺装备等根据作业内容变更的多少,可能会有增减,如总装车间某工位增加或减少了部分装入的零部件。

Ⅱ类:工位的整体移动指本工位的作业内容、操作人员、工艺装备、节拍等均不变更,只是在整条生产线中的排列顺序及位置发生了变化,如总装车间行李架安装工位由内饰二线末端整体移动到了内饰一线始端。

Ⅲ类:工位间的优化重组指多个(两个及以上)工位间的作业内容、操作人员、工艺装备等重新进行分配和组合,但生产节拍不变。

Ⅳ类:生产线节拍的调整或线体改造,如工位数量、工位排布、各工位作业内容、操作人员、工艺装备等均会变更。

b.工位调整的评审和验证要求①Ⅰ类、Ⅲ类工位调整要评审和验证作业顺序的合理性、作业是否勉强和有无干涉、质量要求是否达成、节拍能否满足、操作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新添工艺装备的符合性、是否会引起相关联工序/工位的质量问题等。

②Ⅱ类工位调整只需评审和验证工位排布顺序及位置的合理性。

③Ⅳ类生产线节拍的调整,因会引起较大的变动,还需编制新的或换版工艺文件,须向工程院提出变更申请,按工程院的安排执行。

④根据各类工位调整所需评审的具体项目,需组织车间/科室内相关班组、工艺技术科、品检科、人力资源科、设备科、品质保证科相应人员参加评审。

⑤涉及Ⅲ类、Ⅳ类工位调整,需在生产线体进行生产验证变更方案的在验证期间需编制“临时作业指导书”指导员工现场作业(格式参照“作业指导书”格式),在“临时作业指导书”的右上角注明使用期限(机打/不许有手改现象),“临时作业指导书”的签批要求按作业指导书的签批程序进行,不必受控盖章,在验证完成后需收回“临时作业指导书”。

7.3.15工艺变更流程6.提出工艺变更实施方案并评审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确认班组长反馈的工艺问题,制定工艺变更方案(若发生部门无解决措施时,由工艺技术科确定整改措施),采用“后工序”及相关方确认的方式对工艺变更方案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明确方案可行性,输出相关评审部门会签的《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若CAPP中文件存在低级问题,以《工艺项目反馈记录表》形式反馈。

7.验证临时工艺有效性6.针对需长期验证的项目,工艺技术科在2个工作日向车间/品检科发布《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同时发工程院相关专业技术部进行备案,针对不需验证的项目,工艺技术科根据提交资料编制《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并于2个工作日批准下发。

7.车间/品检科根据《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开展实施工作,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进行指导,若出现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效率等问题,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有权立即停止临时工艺执行,同时反馈至工艺技术科,共同制定应对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