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信转型路径探讨

农信转型路径探讨

农信转型路径探讨
名山县前进分社周显君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新
轮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更是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实施战略转型、猛上台阶关键之年。

联社将2011 年确定为农村信用社的效益提升年,以战略转型为工作主干,以猛上台阶为工作基调,以利润增长为牵头指标,奋力推进全省农村信用社迈向建设现代新
型银行的新阶段。

笔者就转型路径进行简单探讨,以求农信发展越来越好。

1. 转型之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网点向中小城市延伸,市级金融机构网点又向县(区延伸,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扩展到边远乡镇,民间“草根银
行”如雨后春笋在部分行政村破土勃发。

作为扎根农村50 多年的农村信用社(下称农信社,2003 年以来通过明晰产权、统一县级法人改革运作,整体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但是,应该看到农信社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无论是管理、质量、规模、速度与之相
比存有偏差。

笔者认为农信社要消除偏差、稳固根基、加快发展,必须在“人”上面下工夫,以人为本通过建立建立一支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在经营上创新发展模式,做
大、做强经营规模,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农信又快又好转型发展。

2. 转型之路径探讨
2.1建优秀团队,促农信转型
农信要发展要转型,必须建立一支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

作为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农信社,面对不断增强的竞争压力,不是靠人海战术就就能取胜,关键要培养
一支有竞争力的团队。

一支有竞争力的团队,所有的员工都应该具有爱岗敬业、团
结奉献的精神面貌,都且有很强的战斗力。

如何让现有团队成为一支有竞争力的团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作手。

各级农信社要加强在职员工的培训学习,高度重视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进一步完善培训考试和平常考核机制 ,对考试、考核合格的员工实行颁证上岗 ;坚持 竞争上岗 ,按年 (季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 ,重点考核不良贷款收回化解、贷款收息率和 人均创利率 ;彻底转变乡下员工一心向往城里调 ,工作不安心搞走读 ,坐在营业室等客
上门的面貌 ;激发在岗员工学习工作热情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树立审慎经 营和风险管理理念 ,真正成为服务 “三农 ”和县域经济最有实力的农村金融机构 ;切实 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坚持“三会一课 ”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有机结合在一块 ,引导党
员自觉学习政治理论 ,不断提升农信社党员干部业务管理和经营水平 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 ;既要做好在一线年青员工中发展党员工作
社党员的党性修养 ,不断提高农信社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
平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 ,健全干部的考察制
度 ,做到岗位设置上
保持合理 ,采取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办法 ,进一步调动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 性。

2.2扩经营规模 ,推农信转型 俗语 “一只羊带领的狮子群斗不过一只狮子领导的羊群 ”作,为农信社的管理者 来讲 ,应该在思想上要有一个新观念 ,在肯定网点遍及县辖乡镇 ,占有点多面广无与伦 比的优势前提下 ,更加要认清形势 ,对激烈的金融竞争保持高度是敏感性 ,加速创新发 展模式 ,加快推进战略转型 ,防止经营有一点微利就产生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只顾眼
前利益而忽视资产质量。

其实 2010年9月 2日,银监会出台了《关于高风险农村信 用社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 ,给农信社管理者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警示。

对此 ,笔者认 为农信社要转型必须做大、做强规模。

高度重视存款立社工作 ,稳固农村阵地不动摇 ,充分发挥农信社网点多、人脉广 以及根基深的优势 ,狠抓组织资金不放松 ,深入动员 ,走街串巷,服务上门 ;抓住国家建 设、工业新区建设、交通建设等赔偿农民青苗补款动员存入信用社 ,抓住中小企 ,充分发挥农信 ,又要加强农信 ;在干部任用上 ,
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出售大宗农副产品收入等动员农信社存款,动员返乡农民工储蓄。

只有大力组织资金,才能增强资金的实力,提高市场金融竞争力,更好地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

准确定位,积极营销贷款,优化贷款质量,做到贷款风险可控。

在巩固农村传统市场的同时,结合我县地方经济增长比如茶业、工业园区、旅游业发展的特点,不断拓宽贷款业务领域,满
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尤其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为农信社赢得市场份额,取得较好较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遵循依法合规的竞争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加强成本核算,清理处置抵债(无形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减少非生息资金的占用,规范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为农信社转型奠定牢固基础。

在中间业务收
入、多元化收入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农村信用社收入多元化。

尽力争取政府偿债资金,迅速摆脱包袱,轻装前进。

2.3 创金融新品,助农信转型
创新信贷产品和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的新贷款产品,采取优先支持信誉好、金融生态环境好、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不断拓展信贷业务,比如现在正在开展的“惠农兴村”业务和小额信贷循环贷款产品;在业务创新中做到宣传到位,深入农户,充分发挥农民信贷协管员作用,让农民“识农信、信农信、用农
信”摒,除农村银行落后服务质量差的农户意识,尤其是在我们不断努力创新改变的现在,蜀信银联卡、短信通知、网上银行服务的开通,各种支付工具的使用, ATM
和EPOS 的推广应用,应该让更多的是农户尤其是让年轻的一代接受我们,代代
相传才能永葆奋进的势头;深入调查地方经济特色,支持龙头企业,支持基地农户,创
金融新产品,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2.4展服务新貌,让农信转型
支农服务上创新,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细处做
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大,处做到努力提高办理业务效率,积极开办电子化汇
兑、通存通兑以及大小额和农信银支付快捷业务,不断拓展银行卡业务和代理业
务。

在经
济活跃的乡镇安装ATM 机和EPOS 机,并落实专人进行管理,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
所需,在抓住大客户的同时,不忽视了抓小额储蓄,也就是抱西瓜不能忘掉拣芝麻。

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探究工作,狠抓内部管理,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做好
安全防
范工作,加大违规违制人员的处罚力度。

3. 转型之小结
在创新中推进战略转型,推进猛上台阶。

找对路子,事半功倍;路子错了,南辕北
辙。

今年以来,各地业务增长势头强劲,存款贷款增长迅猛,各自在“早”字上下
足了功夫,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市场空间大的优势,积少成多,把规模和
市场份额做
强做大;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抓住“人”这个最活跃、最根本的要素,狠下功夫,要
大胆思维,创新工作理念和举措,能用现有制度解决的问题要尽快解决,对现有制
度不能解
决的问题,要创新思路,制定相应办法,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深刻理解资本、市
场、成本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定能又快又好实现农信新转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