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测井原理3
(2) 复合线圈系的特点 0.8 米的六线圈系
R2 0.6 T0 0.2 T1 0.4 R1 0.2 R0 0.6 T2 -7 100 -25 -25 100 -7
上面的数字表示线圈的圈数,而负 号表示绕向与主线圈相反.
T0 R0 围岩补偿线圈
T1 R1目的: 改善径向探测特性、减小泥浆的影响。
T2 R2目的:改善纵向探测特性。
复合线圈系的优点: 改善了径向和纵向探测特性, 把涡流聚焦到所探测的地层 中,使分层能力和探测半径
四 感应测井曲线的特点 1: 在上下的
S相同的情况下,对称于地层
的中部,低电导率地层
a
a低,反之亦然。
H
2 :当上下围岩的电导率不同时,曲线不对
一 问题 的提出 特殊钻井: 空气钻井 非导电泥浆钻井(油基泥浆) 如果在这类井中想用电极系向地层注入电流,造 成人工电场来测量电阻率是不可能的。
因此就提出用电磁感应的方法,在地层中建 立电场测量地层的导电特性,即感应测井
随着技术的发展,感应测井不仅能用在非导电泥浆 井中还可用在淡水泥浆(Rmf>Rw) Rt=0.2∼ 200 的裸眼井中,其资料比其它电 阻率曲线更优越 二 电导与电导率
S
当上下的S不相同时,可分别读取,取其平 均值
S =(S上+ S下)/2 S上
S下
当有侧向和感应测井时,应如何选择测井资 料呢? 优先用感应
Rw Rmf/Rw 2.5 交点落在RW的外边, 同时也在Rmf/Rw=2.5的 左边,优先用侧向。 用侧向和感应
4 双感应测井直观显示油气水层 - SP + RILD 油气 RILM
定义
单位
三 线圈系的探测特性 1 双线圈系的感应测井原理
R 接收探头 有用信号 ER
EX
I 产生的一次磁通 I’产生的二次磁通
Ø`
I’
感应电流
T 发射探头
通以20千周/ 秒的交流电 I:交流电
Ø
双线圈系图
涡流:在电动势的推动下,导电环中将有交
变的电流I`,它是以仪器轴为中心的
环流,称为涡流。
它与地层的电导率成正比
在无限均匀的情况下有:
ER=K •
K为常数(仪器常数)
在均匀介质情况下求电导率的公式为:
ER K
ER K
在非均匀介质情况下:
此时电导率不等于地层的电导率,而是仪器探测 周围泥浆、侵入带、地层和围岩的综合反映, 即为:视电导率a
ER a K
2 复合线圈系的特点
由于双线圈系仅有理论意义,无实用 价值,因此提出了复合线圈系。
a值的选取
曲线对称于地层中部,此时读极值
目的层的
a值
目的层中有薄的泥质或钙质夹层,应 去掉夹层读数。 微电极 a
曲线起伏变化时,读其平均值
a
(2) 读取围岩的视电导率
S
S相同且岩性均匀、岩层 很厚,可任取上或下的S作为围岩 的S。
当上下的
S
围岩的岩性不均匀时,应取靠近目的层的值。
涡流I`又在介质中激起二次交变磁通 磁通量的变化能引起感应电动势:
Ø`,
e
d dt
Ex ER
Ex
ER
I`
t
t I t
e
d dt
90
发射电流I
EX(无用信号)
e
I`(正比于)
90
` 90
ER(有用信号)
由此可知:ER滞后EX 90,滞后发射 电流180 。
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信号:
S 上>S下> S a
称地层的中部,呈倾斜状。
H
3 :岩层厚度<2米,则H H>2米,没有此特征.
曲线的幅度
a
H
五:感应测井资料的应用 1. 确定层界面
当H>2米时,可用半副点来确定层界面 层界面
层界面
只有电导率曲线时,才能用该方法确定层界面
2 .合理地选择感应测井资料的读数
(1) 目的层的
P83图 RLL8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