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网[目标定位]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
3.学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定方位及进行相关计算。
【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公里、赤道半径6378公里、平均半径6371公里。
3、其他常用数据:赤道的自转线速度——1670千米/小时;30°纬线自转线速度——1447千米/小时;60°纬线自转线速度——837千米/小时二、地球仪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纬度:以赤道为00,向南北两极度量到900,北极点为900N,南极点为900S。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为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对比:纬线经线形状圆半圆长度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相等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3、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向东、向西各分180°从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北纬的度数愈向北,南纬的度数愈向南划分半球20°W~0°~160°E为,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为东西经界线;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是温带、寒带界线4、经纬网及其意义(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地球的形状1.地球的形状:(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3)地球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2.如何证明地球是球体形状:(1) 环球航行;(2) 远航归来的轮船;(3) 站得高看得远;(4)不同纬度太阳高度角不同;(5)不同纬度任意恒星高度角不同。
3.地理意义:(1)昼夜的产生;(2)纬度地带性的产生:球体导致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
例1 如右图所示,N 为北极点,大圆为赤道,假如一架飞机分别沿ACB 、AMB 和ANB 路线超低空飞行,则飞行路线最短的是哪一条?探究点二 经线、纬线与经度与纬度1、经线:半圆,长度相等;相交于两极,指示南北;经线圈度数:东经度+西经度=180° 经度:纬线 平行赤道,指示东西;大小不等,自成圆圈;赤道最长,两极为点。
纬度:注意:1.经线0°和180°不标注东西经度,其余经线一律标注东西经;纬线0°不标注南北纬度,其余一律标注南北纬;2.、知经度和纬度写某地的地理坐标时,要经度在前纬度在后,并用括号括起来,逗号分开,如:(50°E ,45°N );3.东西半球的划分之所以选取20°W 和160°E ,是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海洋通过,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4.东西半球的判别技巧:经度值小于20°的为东半球;大于160°为西半球;经度值介于20°和160°时,东经度位于东半球,西经度位于西半球。
探究点三 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⑴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⑵若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之间的南北方向。
⑶判定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即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º),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与地球自转方向同向为东,背向为西。
※劣弧法判别东西方向:两地同在东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两地同在西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两地分别为东西经度,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
2.用经纬度法判断:⑴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
⑵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小的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南,减小的方向为北。
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为西。
※方向判别的几种题型:⑴直接给出两点的经纬度,判别方向,如A (30°E ,10°N )位于B (30°W ,80°S )的东北方向 ⑵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的两点判别方向⑶在两幅图中的判别方向,需求出两点点的经纬度 例2 读右图经纬网图,回答:(1)经纬度位置:甲 ,丙 。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位于寒带的是 ,位于温带的是 。
(3)甲位于乙的 方向,丙位于甲的 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 ,其最短距离应 (小于、等于、大于)2 222.2千米。
(4)丙、丁之间的距离 (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180° ===向西度数越来越大==西经 160°E ==向东度数越来越大=== 180°0°东经 20°W 东 半 球 西 半 球 西半球60°S 北极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极南极圈南回归线 赤 道90°N66°34′N 60°N 30°N23°26′N 90°S66°34′S 30°S 23°26′S 0° 北寒带 北温带 南寒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 半 球 北 半 球高纬度中纬度高纬度中纬度低纬度→← →← →←→←例3读右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⑵该国国土面积约为A.0.11万km2 B.1.1万km2 C.11万km2 D.110万km2(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 千米(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例4下图为某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后回答:(1)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 km/h的速度沿所在纬线飞行到N点,所用时间应为小时。
(2)若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 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40°N,60°E B.50°N,120°EC.40°N,100°E D.50°N,120°W[变式训练]读我国极地考察站资料,完成第(1)~(2)题。
极地考察站地理坐标建站时间长城站62°13′S,58°57′W 1985.2.20 中山站69°22′S,76°23′E 1989.2.26 黄河站78°55′N,11°56′E 2004.7.28 (1)黄河站到北极点的最短距离约为( )A.120 km B.1 000 km C.1 100Km D.1 200 km (2)在黄河站看北极星的仰角为( )A.11°5′B.11°56′C.78°55′D.90°探究点5 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对于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航向的判别可以分四部思考:第一步:先看所求的两点是否位于同一条经线或经线圈上。
若同一条经线上,直接沿这条经线运行即可;若分别位于同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上,则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过极点。
这类情况又可分为下面三类:(1)两点同位于北半球,则先向北走,过北极点后再向南。
如图a从A到B最短距离先向北过极点再向南。
个对应的“南”,即从A到B 点的最近航向为西北→西→西南,由于中间的“西”字仅仅是一瞬间的运行方向,有些题目删除了中间的“西”,直接写成先西北后西南。
第四步:若两点经度和不等于180°且两点也不同在赤道上和同一纬线上。
这类情况又可分为下面两类:(1)两点位于大圆与纬线切点的两侧。
最短航程需改变方向。
例如:A位于B的偏西方,从A到B最短航程:北半球先向东北过切点再向东南,如图e。
南半球从A到B先向东南过切点再向东北,如图六。
(2)两点位于大圆与纬线切点的同侧。
最短航程不需改变方向。
例如:图e中从B到C一直向东南,图f中从B到C一直向东北即可。
例5(2011·福州模拟)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
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飞机飞行航线()A.一直不变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北后向南⑵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A.8小时B.12小时C.16小时D.20小时例6 咸蛋超人住在30°S、59°W,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
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回答(1)~(2)题。
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最可能看到下列何种景观? ( )基础知识梳理一、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右东左西;(2)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3、地图上的图例与注记:“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注记。
二、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1、高度的表示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