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基本情况介绍
中印友好的发展前景
• 中印经贸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 驱动力。印度工商界人士改变了观念,中国不再是威胁, 而是机遇。他们纷纷到中国进行调查研究,开拓市场。 确实,中印两国互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经贸合作可以取 得双赢的结果。当然市场经济的规律免不了要竞争,正 当的竞争,或者如同瓦杰帕伊总理所说“健康的竞争”, 它可以提高双方企业的效益和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各 自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 过去,中印双方对两国经济的互补性认识不足。通过近年 来的交流,双方企业家都增加了相互了解,例如信息产业, 存在优势互补的巨大潜力。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这种互 补性会越来越大。
中印巴的三角关系
中国与巴基斯坦有着十分友好的传统关系在政治、经济 和国际问题上进行过长期有效的合作。中国高度重视巴 基斯坦这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每当巴基斯坦遇到困难的 时侯中国总是给予有力的支持 而在许多重大的国际 问题上 巴基斯坦对中国的立场总是表示支持。中巴关 系对我保持在南亚的政治影响力 防止伊斯兰原教旨主 义的蔓延意义重大。但是 印度对中巴友好关系耿耿于 怀抱怨中国对印度的“安全关切”缺乏“足够的感”。 尽管中国真诚希望中印巴三角关系呈现良性循环地同步 发展 真诚希望印巴之间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 解决边 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改变在克什米尔地区紧张态势 但 印度对中巴关系仍心存戒备。
司法机构
印度的司法机构采用英国司法形式,与政府 的行政和立法机构相对独立,最高法院是最 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 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 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 统委任。
对外关系
1.不结盟运动
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 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终于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25个国家的首脑参与了会 议并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反对任何形势的 “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 消除经济不平衡,废除国际贸易中心的不等价交换。同时宣言还明确 表态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突尼斯、古巴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 以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它不设总部及常设机构,起 初甚至没有定期的会议机制,直到后来才规定每3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 并由会议举办国担任主席国,任期也是3年。目前不结盟运动共有11 6个成员国、15个观察员国;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是 观察员组织。
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 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 口量的60%。印度有世界上第四大蕴藏 量的煤炭。但是,印度的资源利用率很 低,开发利用不高。据统计为15-30%左 右。
重要城市
班加罗尔——高科技公司在 班加罗尔的成功建立使其成 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 誉为“亚洲的硅谷”。班加 罗尔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枢纽, 其中的印度科学学院是印度 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和研究 所。
牧
印度水牛数量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大 的牛奶产出国。黄牛和山羊数量居世界第 二。绵羊第三,鸭第四,鸡第五。畜牧业 多为种植业的副业,缺乏饲料和较好的放 养环境,收益不高,
渔
印度拥有超过7000公里的海岸线,鱼类渔业全球第二。
制造业
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
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大力推进“印度制造”计划,其目的在 于实现印度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将制造业比重从目前的 15%提升至25%,进而消化每年新增上千万的就业人口。为 实现这一目标,印度政府正在加速引进海外投资,鼓励劳 动密集型企业在印度设厂。
国 徽
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 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 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 狮。雄狮下面中心处是具 有古老印度教色彩的法轮; 两边的守兽象征具有悠久 历史的农业以及坚定不移 的决心和毅力;图案下面 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 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 有真理得胜"。
政治体制
印度是一个西方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 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 实权由总理掌握。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 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 生。总统职位因去世、辞职或罢免等原因 而出缺,印度宪法第65条规定由副总统代 行总统职务。当新总统被选出及就职后, 副总统恢复原有职务。总统如果因疾病或 其它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副总统暂时 代理总统职能直至总统返回办公。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下游支流 胡格利河畔,离孟加拉湾有碍 138.4公里。加城 印度东部最大 的港口和铁路、航空枢纽,在印 度的工商业、金融、文化等方面 占有重要地位
孟买——它频临阿拉伯海,是个天然良港,被称为印度西部的 门户,也是印度海军的重要基地,在印度的政治、经济、金融、 军事、文化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经济
-----亚洲第三大经济体
印度始于4月1日开始的2016 财年经济增速为7%-7.75%, 在仍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为 增速放缓做准备。
农业
-----国民经济的主体
农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约占农业总产值的80%
林
印度木材消耗量很大,超过了 允许产材量的5倍,因此,造成 森林严重过伐。
安达曼群岛森林覆盖率高达89%
• 在养老方面,老人在印度享有特殊的地位,各种法 令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规定65岁以 上、生活贫困的老人,每月可从政府领到一定数量 的老年人津贴和免费的大米与面粉。60岁以上老人 还可享受出行上的优惠。在家庭中,立法规定遗弃 老年父母的子女,将被处以监禁和罚款。 • 促进就业被列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印度政 府在促进就业保障方面的主要举措,一是把充分就 业列为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目标。印度政府在每个 五年计划文件中,都把实现充分就业列为基本目标。
2.与中国的关系
尽管近年来中印关系得到不少改善,双方在边界实际控制 线地区也采取了建立信任措施的行动,但印度对中国仍存 在不少疑虑。印度的决策层认为,中国的强大和崛起可能 影响印度的国家利益,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严重威胁了 印度的战略安全。印度的核试验就是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 行。尽管一个时期以来这种论调有所缓和,其总统和外长 也都在公开场合申明“中国不是印度的威胁”,希望“寻 求同中国建立友好、合作、睦邻和互惠的外交关系”,但 其内心深处把中国视为“最大潜在威胁”的阴影一直挥之 不去。这种看法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使印度国内改 善对华关系的努力大为减弱,对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双边关 系带来消极影响。
目录
历史简介
自然地理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
文化环境
印度简史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哈拉帕文明
以 人 种 和 社 会 分 工 为 基 的 种 姓 制 度
雅利安人
婆罗门 (祭司)
贱民
人种 社会分工
吠舍(商 人,耕者)
首陀罗 (劳动者, 仆人)
王国变更历程
十六雄国 孔雀王朝 笈多王朝 莫卧儿帝国 殖民时期
民族 语言
• 民族语言可以分为五大语言族群:藏缅语族民族、印度语族民族、达罗毗
荼语民族、蒙达语族民族、孟高棉语民族。其他还有外来移民和侨民,华人 约有2万人’80%住在加尔各答。
宗教文化
• 印度的宗教多,教派复杂,宗教的节日也很多,每个月都 有正教的节日,有人说,印度人天天在过节。宗教在印度 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巨大作用,了解印度的宗教是 开启印度之门的钥匙。
耆那教
• 在公元前6~前5世纪兴起, 有古印度毗舍离城王族之 子筏驮摩那创立,是当时 反对婆罗门教的思潮之一, “耆那”意思是“胜利 者”,分为“天衣派”和 “白衣派”,主张五戒, 即不杀生、不妄语、不偷 盗、不奸淫 、无蓄财产,即正智、正信、 正行;主张和平主义和苦 行主义;主张原子论,是 彻底的素食主义,主要从 事工商业、文化产业和脑 力劳动。
四张图看懂印度科技发展
文化环境
民族文化
•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10大民族和众多的小民族,主 要的民族是印度斯坦族占46.3%、泰卢固族占8.6%、孟加 拉族占7.7%、马拉地族占7.6%、泰米尔族占7.4%、古吉拉 特族占4.6%、坎拿达族占3.9%、马拉雅拉姆族占3.9%、奥 里雅族占3.8%、旁遮普族占2.3%、比哈尔族占0.8%。此外, 还有印度宪法附表上列出的部落民族,称为“表列民族”。
印度总理,即印度政府拥有最高权 力的人,程序上由总统任免。由于 总统仅作为元首而出席各种重大的 国事活动,总理实际上承担政府的 各项职责。印度政府承袭英国议会 制,总理也是印度议会下院即人民 院多数党领袖
。
印度的政治党派
国大党(I.甘地派)、国大党(社会主义 派)、人民党、印度人民党、民众党、 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 义)。有26个邦一级政党,影响较大的 有:安德拉邦的泰卢固之乡党、泰米纳 杜邦的全印安纳德拉维达进步同盟 (1972年成立)、旁遮普邦的阿卡利党 (1920年成立)、阿萨姆邦的阿萨姆人 民联盟等。
印度教
印度教源于古印度的婆罗门 教 ,相信善恶有因果,人生轮 回的教义。印度教徒有早睡早起 的习惯每天清晨冲完凉后座祷告, 然后才开始工作。他们常在河水 特别是“圣河”恒河中沐浴,他 们相信入河沐浴可以洗刷过错。 牛被印度教徒称为“圣兽”, 他们认为牛既是繁衍后代的象征, 又是人类维持基本生存的保证, 印度教不准吃牛肉,印度拥有的 牛达到3亿多头,人均拥有量高 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僧侣每年还 要举行一次叫“高波”的仪式。
So……
社会环境
基本情况
社会保障
家庭与社会 组织形式
科技发展
基本情况
印度的家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 的进步与发展使核心家庭(夫妻与未 婚子女为核心的家庭)数量增多。但 是在印度“非核心家庭”的形式任然 比较普遍。
一夫多 妻制家 庭
一妻多 夫制家 庭 大家庭 制度 原始婚 姻家庭
印度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贫富差距悬殊,但印度社 会能基本保持多年来的和谐与稳定,其相对完善的 社会保障体制功不可没。印度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 公共分配系统、对农民的保障措施和社会保险措施 等三方面内容构成。 市民在政府医院看病基本是免费的,印度所有政 府医院对任何来看病的人,不论贫富,不论是否印 度国籍都一样免费,免费项目包括挂号费、检查费、 住院费、治疗费、急诊抢救的一切费用,甚至还有 住院病人的伙食费。公共医疗体系首先包括 :国家、 邦(省)、地区、县级和乡五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