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大纲30学时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大纲30学时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Basis of Mechan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学科大类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46学时
先行、后续课程情况:先行课:高等数学、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后续课:计算机
控制技术等
教材:《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董玉红,徐莉萍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06
参考书目:《自动控制理论》刘祖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年
《自动控制理论》邹伯敏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年
《自动控制理论》夏德钤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年
《自动控制理论》孙炳达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杨叔子,杨克冲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该课程是研究控制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一套较完整的分析,设计控制系统的方法,为其它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同时,也为以后从事机械工程的实际工作和科研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工程数学基础知识。

(2)掌握控制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分析方法
(3)理解判别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据。

(4)了解系统的综合方法。

(5)能对控制系统进行校正。

三、课程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基本要求: 了解各种典型机械工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

熟悉对控制性能的基本要求。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了解机械控制工程理论的由来和发展,了解其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作用。

熟悉有关“反馈与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

学习分析具体控制系统的组成环节,知道系统的被控对象、被控量、扰动量、控制量等,会画工作原理方框图。

基本知识点: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基本环节,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基本要求,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控制理论学科的发展概况,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教学重点与难点: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第2章系统的数学模型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基本要求:了解微分方程一般建立方法;熟悉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和化简规则
基本知识点: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拉普拉斯变换及应用,传递函数,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教学重点与难点:常用元部件传递函数的求取;系统传递函数的求取。

结构图等效变
换。

第3章时域分析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基本要求:了解典型输入信号,熟悉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掌握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基本知识点:控制系统的时域性指标,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2、教学重点与难点:二阶系统动态性能计算及劳斯判据,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第4章频域分析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基本要求:了解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熟悉频率特性分析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掌握系统和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和对数频率特性的画法。

基本知识点:频率特性,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控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控制系统的频域稳定性分析,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用闭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
2、教学重点与难点:系统稳定裕度的确定。

系统的开环幅相曲线、对数曲线的概略绘制。

第5章系统的稳定性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基本要求:了解系统稳定的定义及充要条件。

会用Routh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了解Nyquist判据的原理,会用Nyquist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了解Bode判据。

了解描述相对稳定性各参数的含义,会求系统的幅值裕度Kg和相位裕度γ。

基本知识点:系统稳定的定义及条件,劳斯(Routh)—胡尔维茨(Hurwitz)稳定判据,奈奎斯特(Nyquist)稳定判据,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及稳定性裕量,
2、教学重点与难点:劳斯稳定判据及对数稳定判据
第6章系统的校正设计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基本要求:了解反馈校正。

了解决定系统稳态误差的主要因素。

熟悉典型信号输入时不同类型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

了解系统校正的主要类型及其主要作用,熟悉基本的控制规律,掌握频率法校正的一般方法。

基本知识点: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反馈和顺馈校正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串联滞后-超前校正网络的设计及校正方法。

反馈校正方法。

四、课程学时数安排
课程学时数安排
五、教学大纲编制说明
本大纲依据本院“数控”专业教学计划编写。

制定人:审核人:院长签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