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资料搜集方法Ⅱ:访谈法

第八章 资料搜集方法Ⅱ:访谈法

案例8.1:
案例:观看访谈录像节目
放映访谈录像节目。

讨论:
1、访谈实施的阶段?
2、访谈员在访谈过程中,语言表达上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3、访谈员的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的控制如何?
案例8.2:
案例:李红霞:我当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是“在学校环境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这个课题被滚动立项为区级课题,让我热衷于心理教育研究的缘由说来话长。

1、任性倔强的小男孩
我曾任教的四年级班里有个男孩小A,任性倔强、盲目冲动。

多次不写作业,我对他进行询问,小A竟歇斯底里地叫嚷:“我不愿意写!”随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众人劝说均无效。

当与同学课间游戏发生矛盾时,小A就会愤而冲过阻拦的人群翻墙离校扬长而去!一学期中类似情况有七、八次之多。

根据小A的个性特点,我对其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多次谈话但没有效果。

最后,我带他到我家里写作业,希望能够使他改变。

2、寻求专家的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后,小A的任性倔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

我找小A家长进行交流,小A 家长谈起曾经找过心理医生咨询,但是家长对心理医生采用维生素药片实施行为纠正与心
理暗示的诊治措施不以为然,却在孩子面前一语道破天机。

难怪小A认为自己的犟脾气和懒惰治不了(医生和老师都没法)。

为寻找帮助小A的良方,我向家长建议教师带孩子寻求“更高级”的专家咨询,家长欣然同意。

我向《半岛都市报》记者求助,记者向我推荐青岛市卫生理事、市立医院的心理科于国勤大夫,经专家当面咨询结果是:小A什么疾病也没有,是因家长管教方法不当而导致了小A种种不良行为习惯,同时对老师的教育意识和关心孩子成长的程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接诊以来唯一有老师陪同就诊的特例”。

这个结论让我们都看到了希望。

3、重新认识心理教育研究
咨询后再对小A实施个案干预效果非常显著。

此时,我才重新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对教育教学有着极大促进作用。

此后我努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的课题研究,争取机会参加了山东省心理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教师培训会,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讨论:在学校环境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访谈时应该如何与被访谈对象沟通交流?
案例来源:/neirong.aspid=1584
案例8.3:
案例:我们进行《长沙市低保户子女教育情况研究》课题的访问调查,为长沙市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救助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与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性建议,结合访问法的知识和技巧,该如何访问?
讨论:
1 、为什么要访问?
2 、采取什么方式访问?
3 、访谈些什么问题?
案例分析提示:
1 、为什么要访问?
⑴收集低保户子女教育的相关的资料;
⑵为描述低保户子女教育的状况、分析低保户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做铺垫;
⑶探求解决低保户子女教育困难的方法,
⑷为政府制定教育救助提供参考,争取实现公平的教育机会。

2 、采取什么方式访问?
⑴因为课题是长沙市低保户子女教育的研究,要能反映长沙市低保户子女教育的一般状况,采用定量研究较为合适,为定量研究积累资料适合用结构式访谈;当然,为了补充定量分析的不足,也可以做少量个案访谈作为补充。

⑵采用问卷访谈;或者问卷访谈为主,半结构式访谈为辅的访问方式。

3访谈些什么问题?
定量研究一般有研究假设的,比如该课题的研究假设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差与子女的教育问题紧密相关。

访问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证实或证伪假设,那么调查时,可以采取分两组进行调查(一般家庭和低保对象家庭),或调查低保家庭(与长沙市教育局最新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访问时就以下内容提问:
⑴家庭的基本生活情况,比如家庭成员、家长职业、家庭收支、教育开支、教育方法等;
⑵子女的教育情况,比如就读学校类型、学习成绩、学习年限、社会教育机会等;
⑶子女教育困难、现有的解决办法及期望
⑴问卷访谈:首先,设计问卷和访问计划;其次,招募并培训访问员;确定样本数、抽样方法并随机抽样,对样本进行访问(严格遵守访问规则);
⑵非结构式访问:首先,列出访问提纲;其次,招募具有相关知识并有一定经验的访问员进行培训(注意追问和访问控制技巧的训练);准备录音设备;选取少数典型的对象进行深度访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