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小结
练习
作业
呈现问题:
1.什么叫稳态?
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补充:人和动物体内的血糖的含量,体液的pH、温度及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等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在变化中又可以维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复杂的调节实现的。20世纪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其实后来人们发现除了神经调节外,还有激素调节等其他调节方式。
回顾激素的发现过程,思考激素是如何运输的。
教师总结:激素除了可以通过血液运输外,还可以通过淋巴和组织液进行传递,因此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的。临床上也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你能不能举出实例?
教师补充举例:比如可以通过检查血液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分析是否患肝病;另外可以检测孕妇血液中有关激素的含量确定是否有流产的前兆,等等。
请同学说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并整理笔记。(见“知识内容分析”部分)
详见“目标参照试题”
课后题及练习册中相应习题
板书:(“知识内容分析”部分)
联系已有知识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说出沃泰默的实验过程
讨论并归纳: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有关,但与神经无关。
学生产生争议,并对沃泰默的解释做出评价:受当时权威观点的影响,囿于定论!
(2)图中甲、乙、丙、丁4种曲线能正确反映二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__________。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_________,而血糖浓度_________。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设计问题: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由此引出反馈调节的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应用: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想一想,这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没有关系?为什么?怎样防治糖尿病?
问题情境:
当你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你的机体为了抵御寒冷作了哪些反应?这些反应是通过怎样的调节机制实现的?
分析
1.知识内容分析:
(注:以上的知识内容分析,也是本节的主板书)
2.能力分析:
通过模拟血糖平衡调节的机制的活动,构建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
(1)通过对促胰液素的发现史的研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4.学生的起点分析:
教师引导,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多,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因为天气冷使甲亢病人增多,为什么?
教师强调:在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甲状腺,可见这是种分级调节机制。
教师举例:美国学者肯德尔从3 t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 g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的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4mg/mL,而1 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产热增加4200kJ。
学生回答: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根据活动中所理解的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解的机制,学生说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怎样调节血糖含量的。画出血糖调解的图解式模型。
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血糖上升,可能会引发糖尿病。
学生讨论,分析
学生分析:寒冷条件下,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应该增多。
学生的初中学习基础:初中已经学习过人体中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以及缺乏某种激素导致的病症等知识。
目标参照
试题
1.糖尿病、坏血病、侏儒症、呆小症、脚气病的致病原因,按顺序是()
A.缺乏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维生素C、维生素B1
B.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甲状腺激素、维生素B1、生长激素
C.缺乏维生素C、生长激素、胰岛素、维生素B1、甲状腺激素
C.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____________和肾上腺分泌____________,来提高血糖浓度。
(此题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以及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学程序
教学阶段(或内容)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意图
设问导入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大屏幕出示教材P26图2-10。设问:胰岛素的作用?
教师讲解: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下降。
胰高血糖素有什么作用?它可以调节哪些生理过程?
通过模拟通过模拟活动,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
通过模拟活动,教师介绍反馈调节的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C.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状腺的活动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3.让一位健康人和一位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1 kg体重1 g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两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
(1)两人血糖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___________。
结果: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结论:小肠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种物质被称为促胰液素。
简单介绍巴甫洛夫的感慨
讲述: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此人们也意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有有另一种调节方式——体液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引导: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人体主要的内分泌器官及其分泌的激素,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大屏幕出示教材P25图2-8)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提出:将小肠切下来一段。
学生完成讨论题
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分泌腺的名称及所分泌的激素。
学生讨论并归纳血糖的去向。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读题
联系数学知识,计算并回答。
讨论并回答
回答: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糖原分解和合成的快慢,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速率等。
学生回答:胰岛素有降血糖的作用。
树立严谨、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验的设计能力。
领略科学家严谨的思维品质。
联系已有知识,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
从生活的实例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已有知识,形成知识系统。
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学科间知识整合。
构建血糖来源及去向模式图。
利用已有知识及常识。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湘东中学生物组公开活动课教案
执教:贺桂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描述血糖调节。
能力目标
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2.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任务
设问:
1.众多的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是不是对所有细胞都起作用呢?
2.什么是靶器官,靶细胞?(大屏幕出示教材P29图2-13)
引导: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有人说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你赞成这一说法吗?
巩固、诊断、反馈、纠正学习结果
课后反思
模拟血糖平衡调节活动的方案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构建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模式图。
学生分析归纳:因为存在着反馈调节。
学生归纳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
学生回答:通过血液运输。
学生举例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28相关内容,并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并作出结论:激素是信息分子。
学生归纳知识点
完成目标试题
温故知新
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导入新课。
培养学生阅读以及对资料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过渡: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两个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设计问题情境,进行探究:
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的了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教师进行引导:
1.葡萄糖是单糖,那么动物体内的多糖主要是什么?
2.为什么有的人不敢多吃甜食?
大屏幕显示学生归纳的血糖去向示意图。
板书: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咱们得从第一种被发现的激素说起。
进入“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
提问:同学们屏幕展示教材P24“狗的胃、小肠和胰腺的位置”图片。
讲述:关于胰液分泌是如何调节的这个问题,在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是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法国学者沃泰默做过这样一组实验:
D.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B1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各种激素或维生素的作用以及缺乏导致的疾病。)
2.下面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3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 g/L左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
师生共同归纳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