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
[1] 信息资源管理
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
[2] 信息技术
答: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3] 组织战略
答:是指根据企业总体经营战略要求、经营环境、方针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模式的发展变动所作的长期性策划。
[4] SWOT矩阵法
答: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组织战略分析方法,是全面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寻找满意战略组合的分析工具。
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 (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按照组织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组织“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5] 信息系统
答:简单地说信息系统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
现代信息系统特指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密集型、人机交互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6] 信息需求
答:信息需求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不同的问题所产生的对信息的需求。
[7] 知识管理
答: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
[8] 标准
答: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9] 信息法
答:是调整信息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里所说的信息活动包括各种法律主体从事的、与信息的生产、采集、获取、加工处理、传播、利用、保存等事务相关的一切活动。
[10] 来普斯曲线
答:以科学文献累积量为纵轴,以历史年代为横轴,把各个年代的科学文献量在坐标图上逐点描绘出来,然后以一条光滑曲线连接各点,就十分近似的表征了科学文献随时间增长的规律,这就是著名的来普斯曲线。
[11]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答:是以企业战略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企业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企业信息资源,提高企业各种业务和管理活动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12] 政府信息资源
答:政府信息资源是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信息。
[13] 信息化战略
答:描述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方向、重点、步骤和措施等的策略称为信息化战略,是组织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思路与指导体系。
[14] 信息系统审计
答: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通过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对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护资产的安全、维护数据的完整、使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使组织的资源得到高效地使用等方面作出判断的过程。
[15] CIO
答: CIO即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缩写,译为首席信息官,也称为信息主管,即专门负责组织信息化建设、实施和运作的管理者,通常是组织决策层的成员。
简答
[16] 多角度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答:从管理对象看,是对信息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要素进行管理;从管理过程看,是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从管理手段看,包括技术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从管理层次看,分为宏观和微观层次;从应用领域看,分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和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17] 简述信息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的主要特点或趋势。
答:数字化,各种信息被进行二进制编码;小型化,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高;网络化,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智能化,用职能技术开发的软件硬件和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系统化,将分散的产品有机的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产品,提高效率,消除信息孤岛。
[18] 简述信息的性质。
答:信息是普遍的和无限的;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于源事物;信息可以共享;信息可以变换;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信息是动态且有实效的;信息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
[19] 简述信息化和组织战略的关系。
答:信息化是组织战略制定的工具;信息化是实现组织战略的重要保证。
[20] 简述信息化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能。
答:(1)信息化战略制定及管理工作的组织。
(2)信息系统研发与管理。
(3)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4)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
[21] 信息系统资源观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1)信息系统资源系统观。
(2)信息系统资源辩证观。
(3)信息系统资源层次观。
(4)信息系统资源开放观。
[22]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答:答案:内容: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人员组织;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过程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管理的质量监控。
意义:可以进行系统的思考,进行切合实际的全局性安排;可以为项目人力资源的需求提供确切的依据;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对项目进行最优化控制;能够提供准确、一致、标准的文档数据。
[23] 什么是信息需求和信息用户?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信息需求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不同的问题所产生的对信息的需求。
具备信息需求又具有信息行为的人称为信息用户。
信息需求是信息用户最本质的特征,如果只具备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而未形成实际的行动,则为潜在的信息用户。
[24] 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
答: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计划性原则;可靠性原则;预见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25] 简述信息存储的主要技术。
答:缩微存储技术;声像存储技术;计算机存储技术;光盘存储技术;网络存储技术。
[26] 简述信息筛选和判别过程中应关注的内容。
答:应关注的内容有:虚构信息、添剥信息、拼凑信息、夸张信息、偏颇信息、残缺信息;模糊信息;走样信息。
[27] 简述组织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共享管理;知识应用管理;学习型组织;知识资产管理;知识管理的激励系统;知识管理的技术与工具;知识产品的定价与版本;知识员工的管理;学习与创新训练。
[28] 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
答:语言、报刊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报电话、计算机网络、通信卫星、激光通信、光线通信、电传。
[29] 简述ISO 9000系列标准的构成。
答:从概念体系上讲,ISO 9000系列原则上由5个标准构成: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选择和使用指南,ISO 9001: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2: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3:最终检验和实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的指南。
[30] 简述信息法的特点和作用。
答:特点:普遍约束力、明确性、稳定性和执行的强制性;法律的规定性;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稳定性。
作用:为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和支持;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排除障碍;建立有利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秩序。
[31] 简述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
答:(1)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信息资源可用,使信息和信息系统在任何时候可被合法用户使用。
(2)采用数据和加密技术,使信息在处理过程中,内容不被非法者获得。
(3)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用户否认其行为。
(4)建立可审查机制,实现责任追究性。
[32] 阐述密码学基本模型。
答:首先,在密码学中信息分为明文和密文两种,明文是人人可以理解读懂的,而密文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读懂的。
其次,人们为了达到信息机密性的目的,把明文通过一定手段变成密文,这一过程称为加密。
第三,因为密文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语言,所以信息所有者要使用它时,必须将其还原为明文,这一过程称为解密,即破解密码。
[33] 简述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
答: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化项目实施;信息系统应用。
[34] 简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答:从当前政府部门的实际情况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管理目标的多样性,比如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树立政府形象,实现办公自动化等;管理模式的灵活性,这一点要注意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管理手段的多维性,如政府手段、法律手段等。
[35] 简述信息与物质、能量的相互关系。
答: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组成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三者中物质是基础,能量和信息都源于物质。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既相关联又有区别。
信息来源的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它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又可以脱离源物质而寄生于另外的物质中,相对独立地存在。
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获取、传输、处理信息总需要一定
的能量来支持,而控制和利用能量总需要信息来引导。
但信息与能量又有本质的区别,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方式,能量是事物做功的本领,提供的是动力。
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物质、能量、时间和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