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1. 时间序列是()。
a、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b、将一系列不同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c、将某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d、将一系列相同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2. 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平均数时间序列d、时间序列3. 时期数列中的每一指标数值是()。
a、定期统计一次b、连续不断统计而取得c、每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d、每隔一月统计一次4. 在时点序列中()。
a、各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b、各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称作“间隔”c、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称作“间隔”d、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5.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序列()。
a、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人数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形成的数列d、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6. 10年内每年年末国家黄金储备是()。
a、发展速度b、增长速度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7. 对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数据是()。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8. 由时期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计算。
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9. 由日期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计算。
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0. 由日期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1. 时间序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12. 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主要是因为()。
a、几何平均计算简便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c、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d、是因为它和社会现象平均速度形成的客观过程一致13. 平均增长速度是()。
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14. 累积增长量是()。
a、本期水平减固定基期水平b、本期水平减前期水平c、本期逐期增长量减前期增长量d、本期逐期增长量加前期逐期增长量15. 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数值是()。
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增长速度d、定基发展速度16. 某地区2003-2007年年底生猪存栏头数在2002的基础上分别增加20、30、40、30和50万头,则5年间平均生猪增长量()。
a、10万头b、34万头c、6万头d、13万头17.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3.42%、2.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8.12%×3.42%×2.91%×5.13%b、(8.12%×3.42%×2.91%×5.13%)-100%c、108.12%×103.42%×102.91%×105.13%d、(108.12%×103.42%×102.91%×105.13%)-100%18. 某种产品单位成本2007年比2006年下降7%,2006年比2005年下降5%,则2007年比2005年下降()。
a、7%×5%b、100%-(93%×95%)c、(93%+95%)-100%d、(107%+105%)-100%19.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20. 某地区工业总产值2002年为20亿元,2007年为30亿元,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7%b、10%c、8.3%d、8.4%21. 采用扩大时距法时,扩大后的时距()。
a、不等b、相等c、由小变大d、由大变小22. 移动平均的项数为四项时,先进行四项移动平均,然后再进行两项移动平均,()。
a、没有必要b、可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c、是为了使移动平均的结果和原来的时期相对应d、可有可无23. 如果时间数列逐期增长量大致相当,则适宜配合()。
a、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c、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24.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直线趋势方程yt、a+bt中参数b为负数,则这条直线呈()。
a、上升趋势b、不升趋势c、下降趋势d、无法确定25. 某现象动态序列发展趋势属于直线型,它所配合的方程为yt、a+bt ,参数a表示()。
a、年平均增长速度b、年平均增长量c、数列的平均水平d、t=0时的动态序列发展水平26. 直线趋势方程中的参数b是表示()。
a、趋势值b、趋势线的截距c、当x=0时的数值d、当t每变动一个单位时,平均增减的数值27.季节变动是指时间数列的指标数值按一定时间长度呈()。
a、周期性变动b、循环变动c、不规则变动d、长期变动28. 按月平均法求季节指数是()。
a、将若干年内同月的平均数与总的月平均数相比b、将若干年内各月的数字与总的月平均数相比c、将若干年内同月的数字总和与若干年内各月数字总和之比d、将若干年内同月的平均数与各月数字总和之比29. 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平均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30. 在时间数列中,作为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指标基础的是( )。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31. 已知各时期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初水平及期限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a、水平法b、累计法c、两种方法都能采用d、两种方法都不能采用32. 已知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时,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a、水平法b、累计法c、两种方法都采用d、两种方法都不能采用33.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
a、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减1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之和c、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平方根d、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34. 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
a、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定基增长速度b、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c、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减1d、二者无直接代数关系35. 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长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 )。
a、7%b、7.1%c、10%d、11%36. 总速度是( )。
a、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增长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37. 以1980年为基期,2004年为报告期,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应开( )次方。
a、26 b、25 c、24 d、23二、多项选择题。
1. 时间序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
a、时期序列b、相对数时间序列c、绝对数时间序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2. 编制时间序列的基本原则是()。
a、指标数值时间长短应该一致b、总体范围应该前后一致c、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当一致d、指标的经济内容应当一致3. 时期序列的特点是()。
a、数列中各项指标值不能相加b、数列中各项指标值可以相加c、数列中各项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所属时期的长短直接有关d、数列中各项指标值通常是采用连续登记取得的4. 以下各数列中属于时点序列的是()。
a、某企业的历年年末职工人数b、某商业企业的历年年末商品库存额c、某商店各月销售额d、某地各月储蓄存款余额5. 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序列的有()。
a、某工业企业历年产品产量b、某商店各月商品销售额c、某工业企业历年内部职工调动工种人次数d、某供销社某年各月末人数6.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有()。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增减量d、平均增减量7. 简单算术平均法适合于计算()。
a、时期数列的平均数b、连续时点数列的平均数c、间断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的平均数d、间断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的平均数8.相对数时间序列可以是()。
a、两个时期数列之比b、两个时点数列之比c、一个时期数列和一个时点数列之比d、两个单项数列之比9. 时间序列中的速度指标主要有()。
a、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b、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c、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d、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序时平均数10.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一致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11. 增长速度是()。
a、发展速度与1之差b、扣除基数之后的发展速度c、报告期比基期水平增长的相对程度d、报告期比基期水平之差同基期水平之比12.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1d、定基发展速度减113. 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一种()。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序时平均数d、动态平均数14. 下面各项中可以用做几何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的有()。
a、直接给定一段时期发展的总速度b、由逐期增长量组成的动态数列c、动态数列的最初、最末水平d、各年环比发展速度组成的动态数列15. 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数值是()。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发展总速度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d、基期发展水平与报告期发展水平之比16. 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
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量、17. 影响时间序列变化的因素有()。
a、长期因素b、循环变动因素c、偶然因素d、季节因素18. 直线趋势方程yt、a+bt中的参数b表示()。
a、趋势值b、趋势线的截距c、趋势线的斜率d、当x变动一个单位时平均增减的数值19. 反映季节变动的指标有()。
a、季节指数b、季节比率c、平均发展速度d、平均增减速度20. 采用移动平均法对时间序列修匀后得到一个新的时间序列,该数列()。
a、由序时平均数组成b、由一般平均数组成c、其项数比原数列少d、其发展趋势同原数列不一致21. 按月(季)季节指数法测定季节变动()。
a、一般要三年以上时间数列的资料b、各月的季节指数之和是1200%c、各季的季节指数之和是400%d、不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22. 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序列的是( )。
a、四次人口普查数b、近5年钢铁产量c、某商店1990—2004年商品销售额d、某商店各季末商品库存量23. 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