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研究范围是()A 0—6岁B 3—6岁C 2—7岁2、对于学前阶段的数学启蒙教育而言,其首要任务是()A、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为幼儿提供和创造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C、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D、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3、初步认识10以内数的守恒属于以下哪个年龄段教学内容()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4、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是以下哪种方法()A 游戏法B 发现法C寻找法 D 操作法5、把蜡笔、铅画纸、手工剪刀归成一类都是学习用品;把毛巾、茶杯、牙刷归成一类都是生活用品,属于以下哪种分类()A 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B 按物件的材料分类C 按物件的外部特征分类D 按物件的用途分类6、请说出下面阴影的序数位置()C7、判断学前儿童是否具有最初的数概念的指标是()A 理解数的实际意义B 会数数C 认识数字D 会写数字8、儿童学习按物件的数量进行分类一般从()A 2—3岁开始B 3—4岁开始C 4—5岁开始D 5—6岁开始9、对应比较的形式之一为()A 横排比较B 竖排比较C 单排比较D 并放比较10、下面各种数量关系中,不宜作为小班数学教育内容的是()A 对应关系B 守恒关系C 大小关系D 多少关系11、在下列四种平面图行中,学前儿童最容易认识的是()A 圆形B 三角形C 梯形D 长方形12、“学习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这仪内容的安排在()A 小班B 中班C 大班D 各班13、为了让幼儿对某一数学概念有所感受和体验,最佳的教学方法是()A 操作法B 讲解演示法C 谈话法D 观察、比较法14、教师让幼儿自己进行排序活动,不仅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其()A 合作意识B 主动意识C 守恒意识D 规则意识15、感知、体验“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是()A 能区分1个事物和许多个事物B 会说出一个兔妈妈和许多兔宝宝C 能知识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许多个可以分成1个、1个……D 能辨别一个红珠子和许多绿珠子16、下面不适合作为小班数学内容的是()A 认识三角形B 认识数字C 按用途分类D 感知5以内数量17、在进行某一数学活动之前,教师对幼儿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评价,这种评价()A 宏观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终结性评价18、几何形体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A 分析与比较B 抽象与概括C 归纳与综合D 描述与反映19、下列不属于空间方位特点的是()A 相对性B 连续性C 对称性D 可变性20、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A直觉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21、智力的核心部分是()A 想象力B 感知力C 思维能力D 言语能力22、以下不连续量是()A 重量B 容积C 时间D 玩具个数23、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包括()A 数、量、形B数、量、形、时间和空间C 感知集合、数、形、量D感知集合、数、形、量、时间和空间24、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立体图形包括()A 球体、正方形、圆柱体、长方体B 球体、正方形、圆锥体、长方体C 圆柱体、正方体、球体、椭圆体D 长方体、圆柱体、正方体、半圆体25、现有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有利幼儿思维发展的因素是()A 感知集合B 数的组成C 口述应用题D 数量关系26、由A﹥B和B﹥C,推理出A﹥C是数量的()A 传递关系B 互换关系C 包含关系D 可逆关系27、幼儿数学教学使用的比较法中“连续比较”通常是指()A 简单比较B 复杂比较C 对应比较D 非对应比较28、正方体有()个角和()个边A 6 8B 6 10C 8 10D 8 1229、自然数28的组成的全部形式有()种A 27B 28C 14D 1330、幼儿说:“我家有3张大床,1张小床,一共有4张床”是()A 解答应用题B 描述应用题C 模仿口述应用题31、在幼儿园认识量的教学中,学习量的守恒,属于()教学要求A 小班B 中班C 大班32、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自然测量属于()A 直接测量B 间接测量C 仪器测量D 其他测量33、认识平面图形的难易顺序,据我国的一些研究比较一致的看法()A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B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梯形C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梯形D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34、认识立体图形的难易顺序一般是()A 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球体和圆锥体B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C球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D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35、并集的表示符号是()A M∩NB M∪NC M/ND M=N36、下面关于三角形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有一个角小于90°的叫做锐角三角形B有一个角等于90°的叫做直角三角形C有一个角大于90°的叫做钝角三角形37、以下表示时间阶段的是()A 上午B 从前C 同时D 已经38、认识几何体的教学应在()进行A 小班B 中班C 大班D 学前班39、有四组等差圆柱体,每组若干个,按不同的变化排序,其中哪种是逆比例变化()A 高度递减的同时直径递减B 高度递增C 高度递减的同时直径递增D 直径递增40、当整体分为两部分时,部分之间存在着消长,增减关系,数的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着()即一个部分数减1,另一个部分数加1,而总数不变。
A 包含关系B 互换关系C 互补关系D 守恒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1、思维按其抽象性可分为()A 直觉行动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C 抽象逻辑思维D 分析推理思维2、集合中元素的性质包括()A 互异性B 确定性C 无序性D 统一性3、集合的表示方法一般有()A 图表法B 列举法C 描述法D 文氏图法4、幼儿听鼓声跳跃,每响一下,跳一次,包括了感官的()A 听觉B 触觉C 视觉D 运动觉E重量感知觉5、教幼儿量的排序的方法一般包括()A 利用教学玩具学习排序B 按范例和口头指示排序C 引导幼儿自由排序D 指导幼儿寻找简便的排序方法6、量守恒包括()A 长度守恒B 面积守恒C 体积守恒D 容积守恒7、空间方位包括()A 上下B 前后C 里外D 向左向右8、时间的特点有()A 流动性B 不可逆性C 周期性D 没有直观形象9、在表示时间概念词汇的种类里,对幼儿认识时间的教育主要要求幼儿掌握()A 表示时间次序B 表示时间阶段C 表示动作时态D 表示速度10、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计划包括()A 学期计划B 课时计划C 周进度计划D 其他数学活动计划1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研究中的几个关系是指()A 心理与教育的关系B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C 教师与儿童的关系D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E 求实与创新的关系12、以下关于0的说法正确的是()A 0是空集合的标记B 0是一个数C 0是某些数量的界限D 0表示没有13、下列哪些计量方法属于自然测量()A 尺子B 小棒C 手指D 瓶子E 量杯14、正方体同时也是()A 矩形B 菱形C 梯形D 平行四边形15、按比较的排列形式课分为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非对应比较指()A 单排比较B 双排比较C 并放比较D 不同排列形式的比较16、关于空间方位认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国内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幼儿认识空间基本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左右,最后是前后B 幼儿辨别空间方位要经过以自身为中心的定向逐步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过程C 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区域是随着他的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扩展的D 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可变的和连续的三、判断题(请判断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面画√,错误的在括号里面画x)1、守恒是指个体能够不因物体的外在形状的变化或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正确地感知物体的数、量、形. ()2、集合的文氏图表示法也称韦恩图法.()3、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集合。
如听到的铃声,1下、2下、3下……6下就是“6下铃声的集合”. ()4、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数称为序数.()5、数的组成就是指数的组合.()6、序数的教学一般安排在学习基数之后进行,年龄段一般选择在大班.()7、相邻数是指数量相差为1的两个数. ()8、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让学前儿童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9、数学课是一种数学活动,但幼儿日常生活、游戏或其他教学活动中涉及到数学内容的活动也可称之为数学活动.()10、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即指教师教的方法.()11、游戏既是幼儿数学教学的途径,也是数学教学的方法。
()12、归纳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演绎法是从特殊但一般的过程。
()13、排序的双重性,指从两个方向排序的能力,也就是将物体按一定量的差异排列成递增或递减的顺序。
()14、由三条线段首尾顺序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15、等腰三角形因为三条边不相等,所以又叫不等边三角形。
()16、长方体又称平行六面体。
()17、对集合的笼统感知是指对一组物体不能精确地说出它的数量,只能辨别它的是多还是少。
()四、名词解释1、学前期的感知集合教育2、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3、操作法4、启发探索法5、测验法(测查法)6、表象思维7、空间方位8、映射9、射线10、连续量11、数学角12、数守恒五、简述题1、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2、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形体的年龄特点?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包括哪些方面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5、举例说明什么是集合?6、说明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
7、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具有哪些一般特点?8、幼儿园各年龄斑排序活动的教育要求?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一般包括哪些步骤?10、为什么在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要突出数量关系?11、幼儿数学教育有哪集中基本的方法?它们的含义和运用这些方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2、什么是计数活动的结构?13、试述口述应用题在幼儿学习加减中的作用,为什么?14、引导幼儿学习量的守恒的方法是什么?举例说明。
15、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进行认识时间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