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卷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 号
姓 名
班 级
农十二师电大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2011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期中试卷A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班级:09(1) 制卷人:颜川山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1、 “完整儿童”: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
3、操作法:
4、集合
1、以下选项中,属于小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 )。

A 、探索物体的特征,学习讲述物体的异同
B 、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C 、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
D 、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2、下列选项中不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依据的是( )。

A 、儿童的发展 B 、社会的要求 C 、学科的特性 D 、儿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 3、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 、集体活动形式 B 、小组活动形式
C 、个人活动形式
D 、集体与小组活动结合的形
4、下列不是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正式数学活动)的特点的是( ) A 、事先经过缜密的筹划 B 、教师是活动的主体 C 、内容是专门指向数学的 D 、形式一般以集体活动的方式
5、列乌申娜明确指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离不开( ) A 、周围的生活环境和客观现实 B 、游戏 C 、操作 D 、小实验
6、不是皮亚杰认为的儿童守恒概念掌握的标志的是( )
A 、恒同性
B 、可逆性 C、补偿性 D、系统性 7、两个集合间存在 关系和 关系。

A 、包含、相等 B 、包含于、相等
C 、包含、不相等
D 、包含于、不相等 8、感知集合元素的阶段在 。

A 、3岁前
B 、3岁后
C 、4岁左右
D 、5岁以后 9、 是幼儿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感性基础。

A 、感知集合
B 、笼统感知
C 、计数
D 、认数 10、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分类的教育,可安排在( )进行。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小班、中班、大班
1、常见的分类形式(8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12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38分)
得 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每题3分,计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10分)
3、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10分)
4、什么是“教有法而无定法”?(10分)
结合某一主体内容,设计一则渗透的数学活动案例。

得 分 评卷人
四、分析题(共2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