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EP04机电安装工程油漆防腐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分公司2019年10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施工前准备工作 (4)四、金属表面处理 (4)五、油漆涂层施工 (5)六、管道、钢结构油漆防腐施工的其他要求 (9)七、质量检验 (10)八、成品保护 (12)九、质量保证措施 (12)十、风险源辨析(JHA) (14)一、工程概况根据图纸工作量统计油漆防腐工作量如下:1.1 管道油漆防腐工作量1.2 钢结构防腐工作量钢结构防腐做法二、编制依据1.《涂漆工程设计规定》 ED-960-PIP-SPC-0006(Ver.0E)2.《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T8923-2008;3.《涂覆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 GB8923.1-2011;4.《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规定》 SH/T 3022-2011;5.《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 HG/T20679-1990;6.《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7231-2003;7.《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HGJ229-91;8.《石油化工设备管道钢结构表面色和标致规定》 SH 3042-2003;9.《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 50212-2002;三、施工前准备工作防腐蚀工程的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方可进行:3.1 设计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施工图纸业经会审,WMS审核完成;3.2 完成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了安全技术教育和必要的技术培训;3.3 设备、管子及管件应具备出厂合格证或工序交接证书;3.4 材料报验合格、机具报验合格,电动工具报验合格并贴标、检测仪器有鉴定标签且有鉴定报告,标签在有效期、施工设施及场地已齐备;3.5 防护设施安全可靠,施工用水、电、气、汽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四、金属表面处理4.1 所有钢材的表面首先要清理干净并且检验以确保所有焊接无飞溅、无焊渣、无油脂并且其它外来物都已经清除干净。
4.2 原有涂漆的表面的处理对于原有涂漆的表面,必须要除去所有的铁锈和有腐蚀的,起鳞皮的,过厚的,发脆的,有裂缝的油漆。
必须要除去在边角上的所有原有油漆,直到所有的表面与漆膜完全接触并且没有部没有任何铁锈和起泡。
牢固附着与边角的原有涂漆应打薄,这样在复涂会有一个光滑的表面。
残留油漆有着很强的附着力,所以不大可能用刀片或油灰刀来撬起漆层。
喷砂处理可以得到所希望的表面要求。
4.3 表面处理要求所有碳钢管材、型材外表面需在预制厂或加工间进行Sa2.5等级的喷砂除锈,现场焊缝及底漆破损处采用St3级的动力工具的除锈方法。
详见下表:4.4 喷射除锈要求4.4.1 采用喷射处理时,作业区域采取围挡保护,防止粉尘扩散。
4.4.2 压缩空气应干燥洁净,不得含有水分和油污,要求空气压缩设备配备油水分离设备。
空气过滤器的填料应定期更换,空气缓冲罐的积液应及时排放。
4.4.3 磨料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冲击韧性,磨料必须净化,使用前应经筛选,不得含有油污。
天然砂应选用质坚有棱的金刚砂、石英砂、硅质河砂等,其含水量不应大于1%。
本工程所有喷射磨料均采用石英砂。
4.4.4 加压式干喷射处理操作工艺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4.4.5 磨料需重复使用时,必须按4.4.3和4.4.4规定要求进行筛选。
4.4.6 磨料的堆放场地及施工现场应平整、坚实、防止磨料受潮、雨淋或混入杂质。
4.4.7 表面不作喷射处理的螺纹、密封面及光洁面应妥善保护,不得受损。
4.4.8干法喷射后的金属表面不得受潮。
当金属表面温度低于3℃环境露点温度时,喷射作业停止。
4.5 手工或动力工具处理4.5.1 动力工具采用电动刷轮,手工处理采用刮刀、铲刀、钢丝刷及砂布(纸)等。
4.5.3 采用手工或动力工具处理时,不得使用使金属表面受损或使之变形的工具和手段。
五、油漆涂层施工5.1 油漆的搬运和贮存5.1.1 油漆和油漆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应放在密封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在使用时也应该确认这些容器符合规.5.1.2 油漆材料应贮存在特殊的临时仓库或通风良好的地方,应时刻注意保持良好通风、防止日光直射。
5.1.3 库房在接收油漆时应对油漆的批号、日期做好记录,发料时要按照接收的顺序进行。
5.1.4 油漆为易燃物,存放时应注意安全,存放点应有足够的消防设备,消除火灾危险如禁止吸烟、明火等。
5.1.5 油漆严禁随意倾倒,如因意外情况发生倾倒应立即用易于吸收的材料清除干净,不要用抹布、木屑等易燃材料清除。
5.1.6 废旧油漆桶和空油漆桶应收集起来,集中堆放在一合适的地方,进行适当地处理。
5.3 通用条件5.3.1 涂漆施工单位应保证在整个涂漆施工过程中,不会对任何设备、管道、墙壁、楼板造成损害和污染。
同时还要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保证所有的涂漆表面不受灰尘以及其它污染物的污染。
5.3.2 在任何表面涂漆前,要仔细去除所有的灰尘、污渍、油脂、铁锈、鳞片,并且应按本方案第四章规定和油漆制造商的建议。
5.3.3 油漆不应涂在潮湿的表面。
5.3.4 所有的油漆应由熟练的操作工进行并由专人检验。
5.3.5 工作环境应按如下要求:a 适合的温度为 13~30℃,但不要低于 5℃。
b 相对湿度小于 85% 。
c 雨、雪、雾和大风天气不适合室外工作。
d 避免在强烈阳光下工作e 金属表面温度最少在3℃环境结露温度以上。
5.3 油漆喷涂施工要求5.3.1 应在喷砂处理的表面在重新生锈之前或在喷砂处理4小时之刷涂底漆。
5.3.2 经过喷砂处理的表面用抹布、钢丝刷清除干净或采用无油压缩空气吹扫。
5.3.3 现场不允许使用喷砂处理,焊缝和其它小区域的表面可以用动力或手工除锈或二者方法的结合。
5.3.4 在预制厂的管道和型钢表面在热影响区50mm采用适合的可拆卸带子保护(如纸胶带)不予喷漆。
焊缝和其他小区域的表面油漆经热处理、无损检测和压力试验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
管道支架和型钢在预制厂完成全部的底漆施工。
5.3.5油漆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充分地混合,混合比例按照油漆制造商的要求。
5.3.6 稀释剂的加入严格按照油漆制造商的说明。
5.3.7 油漆的颜色和干膜厚度要均匀一致,符合规要求。
油漆的选型和干膜厚度参照附表(1). 5.3.8 当气温<10℃或湿度>85%时,不要进行表面处理和油漆施工。
当4小时之的天气变化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时,也不要进行表面处理和油漆施工。
油漆表面不得有雨、雾、冰、雪、霜覆盖。
5.3.9 喷漆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机。
高压无气喷涂机利用高压柱塞泵将油漆增压至3000PSI(210kg/cm),获得高压的涂料通过高压软管送至喷枪,经由喷嘴释放压力形成雾化,从而在物体表面形成致密的涂层。
无气喷涂的一般要求空气管先接压缩风包再接喷涂设备,避免管脏物污染喷涂设备; 必须使用合适的油水分离器,避免压缩空气中的油水损害空气泵; 选择合适的压缩空气压力和出风量;确认喷涂机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泵能够连续地工作并在喷涂中能够保持连续、恒定的适当雾化;球阀和吸管密封严密,吸管密封严密;将喷涂机接地; 避免泵空吸;调整油漆到合适的黏度;喷涂前一定要试枪,调整压力,以确定合适的雾化油漆颗粒和扇形,喷涂中使用湿膜卡控制湿膜厚度,以便得到需要的干膜厚度;避免过度雾化、过远枪距等造成干喷以及雾化不够造成的流挂、拉丝、表面粗糙等漆病; 50%压枪以确保膜厚均匀;一般来说,空气喷涂的枪距在 350-450mm ; 避免枪距过近造成的流挂、表面桔皮等漆病; 可以适当的选用空气喷涂修补膜厚;5.3.11油漆完成后,要注意保护,不得刮伤、损坏以及沾上赃物。
5.3.12 管道的面漆在现场手工刷涂。
5.3.13 标示移植a. 管道在两遍底漆涂刷完毕并干透后应立即将管道的标示,包括:管道规格、材质、炉批号和油漆涂层系统号等。
标示位置在钢管两侧,采用蓝色油漆笔标示。
b. 管道在完成预制厂油漆涂刷完毕后,还应按《管道材料标识工程设计规定》ED-000-PIP-SPC-0011要求沿管子的轴向长度方向贯穿喷涂。
材质 辨识色 DN25及以下 2mm 或更宽 DN32-DN65 3mm 或更宽 DN80及以上 5mm 或更宽A333Gr.6 银—亮绿色 A335Gr.P12绿—天蓝色c. 在管道预制安装过程中,将管道切断,应立即将钢管上标示号标示于无标示管段处,如需再次切割相应执行。
5.4底漆施工5.4.1表面预处理完成后,必须在4小时之刷涂底漆,如果因为施工进度或天气情况无法在一天漆底漆,则无论表面是否生锈都应再次进行表面预处理.5.4.2 因为底漆的效果直接影响整个油漆效果的好坏,所以要注意在良好的状态下完成底漆这道工序。
5.5中层漆和面漆5.5.1底漆漆层不应有诸如隆起、刷刮等损伤.5.5.2底漆、中间漆和面漆的颜色各不相同,可明显予以区别(具体参照厂家提供资料),每层油漆涂刷后需进行漆膜厚度的检测,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补漆,喷漆工根据测量的结果来调整喷漆时的时间间隔,使其能满足要求。
5.5.3中层漆和面漆完全干燥或固化后才能漆下一层漆.附表1 涂漆系统选择表备注: 1:温度指工作温度。
2:补漆系统同上表,修补外表处理为St3.附表2 不同管道的基本色和面漆颜色附表3 不同钢结构的面漆颜色六、管道、钢结构油漆防腐施工的其他要求6.1 为保证防腐层有良好的附着性,本项目要求所有的碳钢管件法兰均需要进行喷刷处理,以达到表面的粗糙度,喷砂时法兰密封面要保护好,不得有磨损。
6.2 DN50以下的碳钢管件在喷砂完成后不应再喷涂油漆,但所有的法兰(盲法兰)必须在防腐厂完成底漆和中间漆的喷涂作业,注意:法兰的防腐围不仅为外表面,还应包括螺栓孔和密封面的外圈部分。
法兰在喷刷油漆时应用保护层将密封面进行保护,防止油漆喷涂在密封面上。
6.3钢结构无论甲供和乙供部分,均委托东钢钢铁进行预制,其钢材的除锈和油漆作业均由其在工厂完成,现场仅需进行焊缝处和破损处的补口补伤。
6.4钢结构现场焊缝和和破损处需进行机械除锈后方可进行底漆作业,除锈等级为St3级,具体见本方案4.3条相关规定。
6.5钢结构的补口补伤处的油漆作业采用人工刷涂,同一区域的油漆施工需同步进行,即统一刷每遍油漆,防止部分焊口的漏刷。
在涂刷每边油漆前、后需经相关责任人员的确认。
6.6管道焊缝的补口补伤与钢结构同样要求,但必须在管道试压结束后进行。
七、质量检验7.1涂层的厚度应均匀一致,涂层的层数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涂层厚度小于设计规定厚度的测量点数,不应大于10%。
且测点处实测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厚度的90%。
厚度测量采用磁性测厚仪。
7.2涂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应一致,并应无流挂、起皱、脱皮、返锈、漏涂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