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
《消费心理学》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方向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国家职业考试助理营销经理、商务策划师资格证、市场营销师资格证等证书考试的内容之一。

对于每个从事营销或销售的人而言,拥有足够的消费心理学知识和经验是这个职业的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的、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独立学科,学科以消费者行为、行为原因及规律为主线贯穿始终。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职业技能。

本课程着重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融合,从研究方法上融合大量成功的案例,对理论进行阐述和解释。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挑选案例,通过分析案例或课件演示,从动态中把握消费者心理学的综合运用,注意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的实际能力。

同时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课程价值与功能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四、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课程开发思路上,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讲消费心理学中知识与营销活动联系起来,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讨论式”、“研究式”、“问题式”等多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变“灌输”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

变“讲解”为“应用”,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上“精讲少讲”,课下要求“巧练多练”。

变“教学”为“研究”,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勤动手、善思考、敢创新的良好习惯。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和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时间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

五、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掌握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因素,掌握如何利用营销工具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等。

从而提高学生在未来营销或销售岗位上职业化定位,达到商务设计与管理专业对学生的技能与职业的要求。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生,提高学生在营销和销售实践中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营销能力,学会如何辨识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心理因素的方法,并学会通过对消费者
心理分析以提高营销技巧与技能的方法。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引导学生形成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

为培养一名高素质的从业者奠定基础。

六、课程内容模块
七、课程课时分配表
八、课程的重点、难点及建议
模块一消费心理学基础
教学重点:
(1)心理的表现形式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3)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对象
(4)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1)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
(2)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模块二消费者的知觉
教学重点:
(1)注意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2)感觉、知觉的特性及知觉风险
教学难点:
掌握消费者感觉的基本规律;掌握消费者知觉的特性以及消费者的错觉倾向;利
用消费者的感知觉特点,学会如何提高营销工作效率
模块三消费者的记忆与学习
教学重点:
消费者的记忆;消费者的学习;消费者的记忆与学习和营销实践
教学难点:
掌握消费者的记忆、遗忘规律及影响因素;掌握消费者学习的特点及消费者学习特点;利用消费者的记忆与学习特点,学会如何提高营销工作效率
模块四消费者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
(1)个性的含义及特征
(2)气质、性格、能力的含义及特征
(3)消费者的气质、性格、能力等对营销的影响
(4)态度的概念
(5)态度的特征和功能
(6)态度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个性与气质、性格、能力间关系
(2)消费者态度的改变的条件
模块五消费者的需要与购买决策
教学重点:
(1)需要的定义及特征
(2)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
(3)消费兴趣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需要、动机、购买行为三者间的关系
模块六消费者的个性与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
(1)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程序
(2)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3)决策原则或标准
教学难点:
(1)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
(2)消费者的卷入理论
(3)边际效用理论
模块七社会群体与消费心理
教学重点:
(1)消费者群体的研究意义
(2)少年儿童群体的消费心理行为特征
(3)青年群体的消费心理行为特征
(4)女性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行为特征
教学难点:
(1)消费流行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模块八文化、时尚与消费
教学重点:
(1)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消费的亚文化特征;(2)时尚的特征以及如何影响消费行为;
教学难点:
(1)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消费的亚文化特征;(2)时尚的特征以及如何影响消费行为;
模块九购买情境与消费
教学重点:
(1)商品命名的心理策略
(2)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
(3)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及消费者的价格心理特征(4)调价的心理策略
教学难点:
(1)包装的心理要求
(2)商品名称与商标的区别与联系
(3)商品价格的心理特征
模块十营销活动与消费心理
教学重点:
(1)广告的心理功能
(2)增强广告效果心理策略
(3)广告媒体的影响
(4)店外环境设计的基本内容
(5)店堂布局设计的基本内容
(6)营业现场设计的心理效应
教学难点:
(1)广告定位
(2)创意诉求
(3)运用购物环境的变化诱导消费行为的策略
九、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过程考核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能力、课堂讨论、作业等情况进行的评价;目标考核是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掌握情况的评价。

以公平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也使学生更注重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过程考核占学生总成绩的40%,其中课堂表现占40%,包括参与角色扮演,讨论发言情况进行评价;课后参与占60%,包括各学习情境单元模块的作品(自我个性与自我意识与自我消费行为分析报告、分析我国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差异、家庭不同形态消费行为差异、我国区域文化对消费行为影响以及区域消费行为差异、分析一则广告心理作用过程等)。

目标考核占学生成绩的60%,以试卷考核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并能做到灵活运用;以及消费心理研究与分析的基本方法的掌握,达到能独立开展消费心理研究和灵活运用消费者心理学促进市场营销活动良性发展的水
平。

十、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料说明
消费心理学王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消费心理学齐常华,林楠,岳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消费心理学刘鲁蓉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消费心理学申纲领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消费者心理学罗子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