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风险及其监管的探析
第一章络金融风险的种类及成因与传统的金融分类相对应,络金融一般被人们分成三类:上银行(络银行)、上证券、上保险。
本章在分析论述了络金融风险种类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其成因,为监督管理当局监督管理络金融风险奠定基础。
第二章络金融监管的一般论述由于运行机制和环境的不同,络金融活动与传统金融活动的监管依据和模式也有较大差异。
对于络金融而言,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失灵”,这是对络金融活动实施管制的首要原因。
在监管实施方面也还存在一些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同时,络金融活动蕴含的风险也与传统金融活动有较大的不同。
第三章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当局对络金融的监督 1996年6月中国银行在国内(不包括香港地区)率先设立站,拉开了我国银行业提供上银行服务的帷幕。
与美国银行业1995年10月开始推出上银行相比,我国似乎不晚,但由于我国基础薄弱,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速度仍然非常迟缓。
与上银行的发展相似,对上银行的监管也一直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体系和框架。
客观上说,发展上银行,是我国银行业实现“跳跃式”发展,赶上发达国家银行发展水平的良机。
但我国银行是否能跨越这—“数字鸿沟”,实现银行再造,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也是对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能力的巨大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当局,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采取措施,设计框架,对上银行实施适度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