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如何防范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推出来的新型金融行业模式,相信也是投资者们非常关注的话题,那么互联网金融风险如何防范?下面律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结合的新兴领域,它的内涵之广,包括了网络支付、网络融资、网络投资等一切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将传统金融业带入一个更加拥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发展前景的新纪元。
然而,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存在着不成熟和欠缺,导致一些列特殊风险的存在。
本文从几个方面细致阐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并深入肌理,探求防范风险之道,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一、互联网金融概论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
狭义上的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计算机连接终端和网络服务平台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所形成的虚拟金融市场。
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则包括了一切依托互联网平台所进行的金融活动和金融服务,以及提供金融服务的的实体机构和约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活动的相关的法律、制度等。
互联网金融除了兼具有互联网平台所赋予它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全球性等特性,还具有高科技、高风险,监管难度大等特点。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形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以及互联网理财四类。
近年来,我国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逐步建立起来,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电子签名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的出台,互联网金融产业正朝着健康、法制化的轨道上飞速发展。
但由于互联网金融固有的特点,以及我国特殊国情下的社会环境,互联网金融风险仍不可小觑。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防范措施
互联网金融涉及政府、金融业、投资方等多个利益主体,要想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平稳健康发展,几个利益主体必须齐心协力为之做出努力:
1.政府方面。
第一、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起由互联网金融基础法和详细规章条纹的法规组成的完整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
着重关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第二、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制度。
一方面,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加强网络银行监管力度,细化监管制度条例,注重制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金融网络防护体系。
我国目前的加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都落后于网络金融发展的要求,增大了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的安全风
险和技术选择风险。
因此,迅速缩小在硬件设备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早日实现我国互联网金融技术上的独立,才能实现互联网金融的稳健持续发展。
除此,可以开拓思路,采用市场化的监管方式,从而打造专业化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互联网金融稳定出力。
2.金融业方面。
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自觉接受金融监督。
可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辅助银监会做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工作,在机关监督和自我监督的基础上再添行业监督,做到万无一失。
另一方面,基于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技术创新还很落后,互联网金融业要掌握防控金融风险的主动权就必须掌握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积极地与政府、科研机构、高校等发展各种研发合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探索更为便捷、可靠的互联网交互渠道,积极开发安全性好、保密性强的秘钥制度和id认证制度,尽快使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能力足够支撑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迅速发展。
3.投资者方面。
要做好一下几方面:一是要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警惕,防范互联网平台的虚假信息和非法交易的恶意欺骗,要注意保护好相关账户、个人资料等个人隐私。
二是要加强投资理财的专业素质,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水平。
三、结语
互联网金融是新兴、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业态,拥有不可限量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各种风险无处不在。
只有政府、金融业、投资者三房团结一致,共同探索互联网金融的运行规律,规避防范各种可能风险,才能推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长足、健康、跨越发展。
文章来源:律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