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现代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一、现代物流1.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现代物流(modern times Logistics)指的是将信息、运输、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则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
2.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而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
具体地说,就是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
可以这样讲,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全过程。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4)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5)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6)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优化3.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起步。
近几年来,特别是加入WTO 以来,我国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物流产业作为服务经济中一个新兴的产业,也一同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1)我国物流需求市场不断增长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从行业结构来看,重化工业发展时期,生产、流通和消费结构拥有倾向物流的自身特点,从经济流向来看,我国外向型经济有较强竞争力,呈扩大趋势;从生产效率来看,经济整体运行效率随技术更新、管理科学而不断提高,以上均从各方面加强了对物流经济市场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根据有关部门预测,2011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将达到53亿美元。
2)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且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从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与增加值的比率)来看,物流投资率在“八五”时期平均为24.1%,低于国民经济投资率8.8个百分点;到“九五” 时期上升到39.9%,已经高于国民经济投资率4.4个百分点;进入“十五”时期,这一比率已经达到50%,高于国民经济投资率。
这些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物流发展仍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
目前,我国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信、货物包装与搬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近期,中央提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十项措施,预计到2010年底要投资4万亿元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投向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其中占到了18000亿元,交通基础建设将在“十一五”、“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间内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另外,现代包装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货物搬运技术已在我国广泛应用,改善了我国物流活动中货物运输的散乱现象和人背肩扛的手工搬运方式。
同时我国已自主开发和研制了各类包装和搬运机械设备,这为先进机械的投产使用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同时也降低了本行业应用新技术的资金成本。
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类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经改造转型的传统仓储运输企业。
这类企业如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对外运输集团总公司及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市场、经营网络、设施及企业规模等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
如中海物流公司等已从仓储发展为向国际跨国公司提供仓储、运输、配送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物流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施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
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加大并购力度、高密度宣传等多种方式,外资物流企业逐步完善其服务网络、扩大市场影响力,渐进式地向中国市场渗透。
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日本近铁物流公司等在继续为原有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的同时,以其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四是民营物流企业。
因其机智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富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4)物流业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提升了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近几年来,物流增加值约占第三产业值20%的比重,“八五”时期以来,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约9个百分点,其中,物流产业贡献了2.2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物流产业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作用显著。
4.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经济增长对物流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一方面物流业面临着大好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也面临着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方式等一系列陈旧模式,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产生和发展。
综合现实,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1)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了多元化的物流格局。
除了新型的外资及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储运企业转型而来,规模偏小、经营业务单一、效率低、损耗大,且条块分割严重,集中度不够。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统计,我国1700万流通企业中,93%为单体经营户,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仅占1%。
2)我国物流企业增值服务弱尽管我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多数物流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业务领域较少涉及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及全程物流等增值服务上较弱,使物流的速度降低而成本上升。
3)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尚未广泛应用现代物流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支持,需要和所服务的客户进行实时对接。
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采用传统的运作方式,现代物流企业要求的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尚未广泛应用,因而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得不到较大提高,同时单据处理成本、库存成本、差错成本、人事成本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这大大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4)对物流行业的认识水平及政策透明度不够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晚,长期以来,发展物流业被理解为送货上门。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业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因为人们对其认识不够充分,现代物流产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有关物流政策措施缺乏系统性,透明度也不够,增加了物流市场的不稳定性。
5)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历史较短,各类院校物流专业的师资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所教授的专业知识与实际业务需要脱节明显。
因此,我国物流企业普遍感到物流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5.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措施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涉及众多行业、需要协调各方面利益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关政策措施,促使其稳步发展。
(1)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建立物流业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规范市场准入,改进市场监管,加强行业管理。
要引导物流企业增强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引入激励机制,按市场机制指导现代物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物流企业规范化运作。
近期,要重点抓好明确部门责任、细化规划内容、规划园区控制、突出重点任务、强化任务时限等工作,并对地方物流法规的制定进行尝试。
(2)加大现代物流业宣传力度。
通过开设专栏、举办讲座、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推介现代物流知识,树立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社会、有利企业的观念,建立社会各界入世后国际竞争加剧的紧迫感,树立和增强办好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信心。
(3)强化市场竞争主体。
深化物流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按照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标准,鼓励企业投资物流领域,通过市场运作,实现资本优化配置和制度创新,做强做大现代物流龙头企业集团。
对物流企业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在工商登记、办理证照、交通管理、查验通关等方面提供便利。
二、西安现代物流发展现状1.发展现状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地处我国中心位置,是东北、华北、中南、华东通往西北、西南的枢纽城市。
同时,居中的地理位置优势,使西安成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承接东西、交流南北、贯通各方”的重要作用。
目前已有两条国道主干线、三条西部大通道和五条国道在西安交汇。
加之,西安城市道路以“四纵、五横、一环”为主干道,与陕西省“三纵四横”公路主骨架相接,以西安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西安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运输中转站。
截止2005 年底,西安市共有货物运输经营业户1.1 万户,货运车辆51944 辆,总吨位12.68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长86.5% 和60%。
其中危险货物运输企业36 户,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1103 辆。
全市共有运输服务业户889,其中货运服务单位620 户,车辆服务单位148 户,搬运装卸服务单位121 户,大型搬运机具293 台套,从业人员4360 余人。
2005 年全市共完成货运量1.05 亿吨,货物周转量271.5亿吨公里,分别比“九五”末增长了36.48% 和112.97%,平均年增长6.42%和16.3%。
按照《西安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和“建设主枢纽,发展大物流”的总体思路,全市公路主枢纽及货运站场功能进一步完善,货运物流体系初具规模。
先后建成亚欧、贝斯特、华清路、三利4个货运市场;2 005 年,又新建了东盈、双生、聚通、西北物流4个货运市场。
全市8个货运市场总投资2.25 亿元,总面积达570 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可容纳经营业户1200 户,固定停车位1880 个,日均进出车辆5650辆,日均货物吞吐量5.95 万吨。
开辟零担运输线路546 条,其中跨省零担运输线路175 条,省内零担运输线路84 条,乡镇零担运输线路287 条,已辐射到全国大中城市及部分县乡。
由于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物流独具优势,既能加快物流扩展,又能使自身在物流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发展,因此,道路运输极易切入现代物流。
那么,要加快西安的物流业发展,就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促进作用,着力制定相应的政策,建设公路主枢纽,促进道路货运企业转型,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多式联运,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